台積電
台股盤勢
台股今 (29) 日早盤大漲逾 200 點,最高漲至 21605.26 點,不過適逢端午連假前夕,日 K 線出現連 7 黑,連續多日開高走低,市場擔憂端午過後,重演清明變盤,加上 MSCI 季度調整生效,尾盤甩尾收黑,終場跌 10.42 點或 0.05%,以 21347.30 點作收,挑戰 5 日線及 10 日線失利,不過月線連兩黑後收紅,成交量放大至 4555.39 億元。
基金
股神巴菲特曾說:人生就像滾雪球,只要找到濕的雪與夠長的坡道,雪球就會愈滾越大,投資更是如此,除了善用時間複利的威力,更要選對賽道,才能達成長期投資成果。野村投信延續第一檔主動式 ETF 00980A 的成功經驗,打造第二檔主動式 ETF 並昇華為市值型主動式 ETF,為 ETF 市場再創新局,台灣首檔市值型主動式 ETF 重磅登場!「野村臺灣增強 50 主動式 ETF」代號:00985A,已於 4 月 30 日取得核准函,預計 7 月 1 日至 7 月 4 日募集,預定 7 月 21 日掛牌上市, IPO 每股發行價 10 元,採年配息機制。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 2025/05/28)野村腳勤觀點:輝達在下一盤很大的棋COMPUTEX 2025 圓滿落幕,整體而言雖沒有太多的驚喜,但仍有一個時間和篇幅不長,卻意義重大的關鍵字:NVLink Fusion。
台股新聞
隨著美股期貨走強,台股今 (29) 日早盤強攻,一度大漲近 250 點,但適逢端午連假,買盤追價意願有限,再度上演開高走低,漲幅迅速收斂至不到百點,挑戰五日線與十日線失利,尤其 MSCI 季度調整將在今日盤後正式生效,須慎防尾盤變化。權值股普遍走強,台積電 (2330-TW)(TSM-US) 上漲 1%,最高達 986 元,持續往年線靠攏,鴻海 (2317-TW) 也大漲超過 2%,聯發科 (2454-TW) 小漲表態,廣達 (2382-TW)、台達電 (2308-TW)、聯電 (2303-TW)(UMC-US) 也都上漲 1% 左右。
台股新聞
台股連四天開高走低,籌碼面轉保守,限空令解除後借券賣壓攀升,外資調節高息權值股,盤勢靜待大戶回補訊號與族群領漲機會。〈軋空結束訊號已現,指數測試關卡支撐〉台股今日再度上演開高走低的劇本,早盤在美股反彈激勵下,一度大漲近 300 點,然而隨著連假將至、市場追價意願低迷,加上大戶調節壓力未減,最終僅小漲 21 點,連續第四個交易日出現高檔震盪,節前市場籌碼面持續鬆動,投資人更需理清盤面結構,辨識關鍵轉折訊號。
在全球高科技產業版圖中,從傳統的積體電路到前沿的人工智慧領域,華裔人才已然成為主導力量,甚至被形容為一場「華人內戰」的開啟。特別是在晶片產業,英特爾 (INTC-US) 新任 CEO 陳立武的走馬上任,象徵著博通 (AVGO-US) 、博通 (AVGO-US) 、博通 (AVGO-US) 、超微半導體 (AMD-US) 和台積電 (2330-TW) (TSM-US) 這五大巨頭,全部進入了由華人執掌的時代。
台股盤勢
台股今 (28) 日早盤開高,一度大漲近 300 點,但隨著端午連假即將到來,買盤追價意願有限,終場僅收在 21357.72 點,小漲 21.18 點,五日線與十日線得而復失,尋求月線支撐,單日成交 3213 億元,與昨日相當。權值股普遍走強,台積電 (2330-TW)(TSM-US) 小漲作收,收在 967 元,鴻海 (2317-TW)、聯發科 (2454-TW) 雙雙收在平盤,廣達 (2382-TW)、台達電 (2308-TW)、聯電 (2303-TW)(UMC-US) 都在平盤上表態,漲幅最高達 2%。
雜誌
台積電二奈米效能及功耗皆顯著提升,客戶採用度高,有望成為台積電最暢銷製程。隨下半年量產在即,相關供應鏈正蓄勢待發,有望挹注營運表現。【文/吳旻蓁】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先進製程發展備受矚目,其於五月十五日技術論壇上揭示包括二奈米、A16、A14 以及先進封裝如 InFo、CoWoS、SoW 系統級晶圓技術進展。
基金
隨著 7 月初關稅 90 天寬限期即將到來,美國與各國的關稅談判似乎停滯了下來,加上美債被降評、Fed 6 月可能不降息等消息,都令投資人觀望,因此美股反彈漲多後陷入僵局,台股開始呈現箱型整理格局。目前經濟基本面處在重要的分歧的十字路口,一方面軟性數據(如企業預期與消費者信心等調查指標)明顯轉弱,另一方面硬性數據(如就業成長與消費支出)卻依然穩健。
台股新聞
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回升、川普延後對歐盟加徵高額關稅,雙重利多激勵美股周二大漲,台股今 (28) 日開盤同步走強,跳空開高漲近 300 點,一度站回 5、10 日短均線之上,盤面上以記憶體、網通族群表現較為亮眼。台積電 (2330-TW) 今日開盤漲約 2%,以 984 元開出,鴻海 (2317-TW) 漲逾 1%,聯發科 (2454-TW)、廣達 (2382-TW)、台達電 (2308-TW)、聯電 (2303-TW) 等均走揚、日月光投控 (3711-TW)、華碩 (2357-TW) 漲 1-2%。
台股新聞
受端午連假前、關稅政策未定及權值科技股表現疲弱,台股今 (27) 日開低震盪,盤中跌幅加劇,終場下跌 200.03 點或 0.93%,收 21,336.54 點,成交量小增至 3,116.4 億元,三大法人賣超 192.21 億元。外資更反手賣超 102.7 億元,並買進台 50 反 1(00632R-TW)9.26 萬張。
台股新聞
據《路透》報導,台積電 (2330-TW)(TSM-US) 宣布在德國慕尼黑設立歐洲晶片設計中心,預計 2025 年第三季啟用。據報導,台積電歐洲總裁 Paul de Bot 在公司 2025 年技術研討會上表示,公司計畫在德國慕尼黑設立一個晶片設計中心,並將於 2025 年第三季啟用。
台股新聞
台股連三天開高走低,指數回測 21000 點關卡,隨限空令解除後盤面震盪加劇,智霖老師上週直播即預告減碼避險,現階段關鍵在於電子三大族群是否能成為回穩主力,本文解析短線支撐位置與潛力個股,協助投資人掌握佈局節奏。〈軋空結束訊號已現,指數測試關卡支撐〉上週智霖老師在直播中提醒:軋空格局已出現反轉訊號,連三日的開高走低型態,證實多方動能明顯轉弱,上週老師已帶領會員大幅減碼持股,採取保守防禦策略,目前大盤回測 21000 點選擇權支撐關卡,對於手上保有現金的投資人而言,正是重新布局的關鍵機會。
小米近期宣布,推出首款客製化 3nm 系統單晶片玄戒 01,意味著該公司在設計和製造客製化晶片組方面已做好充分準備。這是小米達成的新里程碑,使其成為第一家成功將 3nm SoC 商業化的中國企業。據科技媒體 Wccftech 報導,玄戒 01 晶片採用了台積電 (2330-TW)(TSM-US) 的第二代 3 奈米製程,這項技術也被稱為「N3E」。
台股新聞
美國昨天休市,台股今 (27) 日面臨端午連假前漲多賣壓沉重,加上美國川普關稅政策反覆不定,市場投資人觀望氣氛濃厚,加上盤面上缺乏上攻主流股,僅化工、玻璃、ABF 載板受惠日廠供貨拉警報,股價受激勵上揚,終場收 21,336.54 點、跌逾 200.03 或 0.92%,無力上攻 5、10 日線後,反而向下靠攏月線,成交量小增至 3,116 億元。
台股新聞
台幣飆破 30 元大關後,今 (27) 日早盤持續升值近 1 角,持續引發外銷廠商匯損擔憂,台股以 21491.65 點開出,下跌 44.92 點,儘管早盤一度翻紅,但台積電等電子權值股壓盤,無力收復 5、10 日線,最低來到 21482.62 點,玻陶、化工、生技、塑化股則表現強勢,早盤估量 2777 億元,較前一日量縮。
台股新聞
大魯閣 (1432-TW) 今 (26) 日召開股東常會,展望 2025 年,大魯閣表示,樂觀看待台灣市場可穩定成長,同時,也將聚焦大魯閣美國公司棒壘球打擊中心的持續展店及營運,6 月、7 月分別將在鳳凰城開出 2 家新據點,提前卡位台積電投資鳳凰城帶動的消費大商機。
台股新聞
端午連假前夕,市場資金動能明顯趨緩,大戶操作策略也悄悄轉向,在川普關稅言論與美股震盪背景下,台股出現輪動整理格局,其中台積電概念股成為關鍵觀察焦點。本文解析三大族群與個股的技術與籌碼變化,協助投資人掌握資金布局方向。〈歐盟關稅 50% 引發市場短線波動,川普 48 小時急轉彎〉本週末市場極度擔心川普揚言要對歐盟課徵 50% 關稅,智霖老師在星期六的直播立即分析說明此為談判手段,果然不到 48 小時,川普即改口暫緩 50% 關稅到 7 月 9 號,台股開盤前美股期貨電子盤上漲 1%,回到上週四下跌之前的價位,不過台北股市依舊連續兩天開高走低,老師最近分享大戶的行為就是邊拉邊出,連續兩天明顯看到本波上漲的熱門股都已出現回檔,而端午假期將至,市場買盤也明顯縮手,個股陷入輪動,你會需要老師的獨家數據來幫你。
基金
市場持續響應中美互降關稅後的利好消息,加上本周 Computex 展會開幕以及 520 行情,投資氣氛偏向樂觀。外資近期持續回補台股,近四周累積買超逾新台幣 2400 億元,推動大盤量能回溫,有利短線多頭格局。然而,投資者仍需注意半導體晶片關稅細節公布的風險,以及此波反彈幅度已逾兩成,隨著指數接近台股年線,獲利調整賣壓預期將加大,區間震盪行情機率高。
台股盤勢
限空令退場首日,再度面對關稅戰,台股今 (26) 日開低震盪,雖一度翻紅漲至 21688.45 點,不過隨後再度走低翻黑,終場跌 115.67 點,收在今天最低點 21536.57 點,失守 5 日線,成交量 2952.27 億元。 金管會指出,鑒於近期國內外股市已逐步回穩,宣布限空令退場,每日盤中借券賣出委託數量、最低融券保證金成數 2 項配套措施回復以往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