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企業營收增長顯示市場信心,科技與資源股成投資新寵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灣企業營收增長顯示市場信心,科技與資源股受青睞
聯華 (1229-TW) 9月營收達12.35億元,年增34.75%,顯示出其在食品工業中的強勁表現,尤其在外資買超的推動下,股價表現優於市場指數[1]。同時,OpenAI的低價AI訂閱服務ChatGPT Go擴展至16個亞洲國家,月費約5美元,意在搶佔谷歌AI Plus的市場份額,顯示出AI服務的競爭日益激烈,並可能影響相關科技股的投資動向[2]。這些趨勢反映出市場對於食品及科技產業的不同需求與成長潛力,值得投資者密切關注。
致伸 (4915-TW) 9月營收達54.3億元,因B2B及AIoT專案持續增長,顯示出穩健的市場需求,尤其在公共安全與車隊管理領域的推動下,第三季合併營收158.8億元,季增8.8%[3]。另一方面,國泰金控 (2882-TW) 前9月稅後純益達748億元,每股稅後純益4.83元,顯示銀行、產險及投信業務均創新高,特別是國泰人壽及國泰世華銀行的表現,反映出其靈活的資產配置策略在不確定的金融環境中仍能維持穩健成長[4]。這些數據顯示,台灣企業在多元化業務及創新技術的推動下,正逐步適應市場變化,並展現出強勁的成長潛力。
輝達 (NVDA-US) 獲得美方批准向阿聯出口AI晶片,標誌著美國對該國的科技合作新篇章,並在雙方AI協議下推動1.4兆美元的互惠投資,這將促進阿聯在數據中心建設上的發展[5]。同時,大立光 (3008-TW) 雖然在10月創下營收高峰,但預計11月出貨將下滑,顯示出蘋果供應鏈的需求波動,並反映出市場對於高端鏡頭的需求仍然強勁,尤其是在潛望式和可變光圈鏡頭的生產上[6]。這些動態顯示出科技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中的複雜性與不確定性,未來市場需密切關注各國政策及需求變化對企業營運的影響。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近日表示,與英特爾 (INTC-US) 的競爭歷史已轉為合作,雙方將共同開發晶片,輝達更以50億美元入股英特爾,顯示出在AI硬體市場的潛力[7]。此外,香港股市在北水回流的推動下,成交額激增至3868億港元,恒生指數雖然震盪收跌,但有色金屬及基建股表現強勁,顯示市場對科技及消費行業的信心仍在增強[8]。這一系列動態反映出科技股在全球市場中的重要性及其潛在的增長動能。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