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巴隆:川普和陳立武的衝突是英特爾的政治危機 也可以是轉機?

鉅亨網編譯余曉惠


巴隆周刊 (Barron’s) 周五 (8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點名英特爾 (INTC-US) 執行長陳立武 (Lip-Bu Tan) 應「立即下台」,不只是政治問題,更是美國晶片製造業的關鍵考驗。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巴隆:川普和陳立武的衝突是英特爾的政治危機 也可以是轉機 (圖:Reuters/TPG)

川普周四要求陳立武立即辭職,似乎和前一日川普盟友、共和黨參議員 Tom Cotton 質疑陳立武與中國企業的深厚關係有關。Cotton 在致英特爾董事會主席 Frank Yeary 信中詢問,董事會在聘用陳立武之前,是否知悉他在擔任益華 (Cadence)(-US) 執行長期間接到傳票,而董事會將採取哪些措施化解疑慮。


信中指的是益華因遭指控出售晶片設計商品給中國軍事大學,所捲入的官司,益華已在 7 月底同意認罪,並支付逾 1.4 億美元和解。出售案發生在陳立武擔任益華執行長期間。

巴隆指出,從表面來看,英特爾應該是很吸引川普的公司,因為晶片製造領域正由台灣的台積電 (2330-TW) 主導,輝達 (NVDA-US) 等半導體巨擘都需向台積電採購。即使英特爾近年逐漸失去技術競爭優勢,但和其他決定外包的業者相比,直到前陣子為止,英特爾仍是一家重視美國本土晶片製造的公司。

但英特爾 7 月底暗示可能放棄追求被視為追趕台積電之路關鍵的下一代晶片技術,該公司表示,「如果無法找到足夠的外部客戶支持,可能會暫停或終止 14A 製程及後續先進製程的研發」。

Bernstein 表示,這代表英特爾可能成為一家「無晶圓廠」,不再在美國或海外生產晶片,這恐怕是讓川普惱火的導火線之一。

英特爾的俄亥俄州廠計畫進度已經落後,華爾街日報 (WSJ) 報導,該廠目前預定 2030 年到 2031 年完工,比原先的 2025 年到 2026 年落後許多。如果製造計畫再縮編,俄亥俄州廠的未來堪慮。

根據 WSJ 報導,和英特爾其他頗具影響力的高層相比,陳立武更支持代工業務,這個觀點和董事會主席 Yeary 產生衝突,後者曾經計劃退出代工業務。

英特爾股價表現低迷已久,過去兩年來共下跌 43%,而標普 500 指數同期則是上漲超過 40%,這與華府為英特爾描繪的「國家冠軍」形象並不相符。

Bernstein 分析師指出,「川普喜歡贏家」,他們也在猜,「川普恐怕不認為英特爾經過連連失誤之後仍深具吸引力」。

Bernstein 團隊進一步指出,和其他科技業領袖不同,陳立武並未尋求與川普建立私人關係,讓川普的態度軟化。

但也有一派認為政治危機就是轉機,Gabelli Funds 投資組合經理人 Hendi Susanto 說,英特爾可以重新把自己定位成美國的「國家安全資產」,爭取美國的主權投資,以重建國內晶片主導地位。

換句話說,英特爾可以試圖讓自己和美國變成某種「共生 (symbiotic) 關係」。

英特爾周四罕見發布聲明,強調英特爾、董事會和執行長陳立武都堅定致力於推動美國的國家與經濟安全利益,與總統「美國優先」目標一致。

陳立武也透過致全體員工信,澄清他在 Walden 和益華任職期間的「錯誤」訊息。他表示,自己在產業超過 40 年的時間裡,建立了遍布全球及多元生態系的合作關係,始終遵循最高的法律和道德標準,而他個人的聲譽建立在信任上——說到做到,且以正確的方式去做。這也是他帶領英特爾的方式。

陳立武說:「美國已經是我超過 40 年的家。我熱愛這個國家,並深深感激它給予我的機會。我同樣熱愛這家公司,能在這個關鍵時刻領導英特爾,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種榮譽。」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