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A
美股雷達
彭博報導,英特爾 (INTC-US) 周四 (4 日) 在一場科技會議中向投資人表示,2026 年將是製造技術發展的關鍵一年,將向大家展示是否已準備好進入 14A 先進製程。這家目前由美國政府持有部分股權的晶片先驅表示,到了明年,將能知道 14A(1.4 奈米) 製程是否已經準備就緒。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週五(22 日)宣布,將向晶片製造商英特爾 (INTC-US) 注資近 90 億美元,以換取其 9.9% 的股權。然而,分析師指出,這筆資金可能不足以讓英特爾的晶圓代工業務蓬勃發展。根據《路透》報導,分析師認為,英特爾真正需要的是其所謂的尖端 14A 製造工藝的外部客戶,但這在短期內將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美股雷達
巴隆周刊 (Barron’s) 周五 (8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點名英特爾 (INTC-US) 執行長陳立武 (Lip-Bu Tan) 應「立即下台」,不只是政治問題,更是美國晶片製造業的關鍵考驗。川普周四要求陳立武立即辭職,似乎和前一日川普盟友、共和黨參議員 Tom Cotton 質疑陳立武與中國企業的深厚關係有關。
美股雷達
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報導,英特爾 (INTC-US) 製造業務部門的三位高階主管即將退休,這是新任執行長陳立武(Lip-Bu Tan)為振興這家陷入困境的美國晶片製造商所推動的重大改革之一。英特爾於週二通知員工,技術開發部門的兩位公司副總裁 Kaizad Mistry 和 Ryan Russell 將退休,設計技術平台部門的公司副總裁兼前 IBM 高層 Gary Patton 也將退休。
科技
隨著 1.4 奈米晶圓代工競賽進入關鍵階段,台積電 (2330-TW) 、英特爾 (INTC-US) 與三星三大晶圓巨頭正展開不同戰略布局。台積電穩步推進 1.4 奈米製程,預計 2028 年量產;英特爾則將重心從 18A 轉向 14A,調整戰略搶市;而三星則因財務壓力宣布延後 1.4 奈米量產至 2029 年,各家企業選擇揭示晶圓代工格局正在重塑。
美股雷達
據《Investing.com》,英特爾 (Intel)(INTC-US) 股價周三 (2 日) 收跌逾 4%,而台積電 (TSM-US) 股價上漲近 4%,原因是有報導指出,英特爾新任執行長正考慮對該公司的代工策略進行重大調整。此前《路透》報導指出,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 (Lip-Bu Tan) 正評估是否將重心從 18A 製程轉向下一代的 14A 技術。
美股雷達
根據兩名知情人士透露,英特爾 (INTC-US) 新任執行長陳立武(Lip-Bu Tan)正考慮對代工業務進行重大改革,以吸引大型客戶。此策略若實施,將可能與前任執行長的規劃背道而馳,帶來高昂代價。《路透》報導指出,知情人士表示,如果實施,英特爾所謂的「代工」業務的新策略將不再向外部客戶推銷公司長期開發的某些晶片製造技術,包括 18A 及其變體 18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