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經濟面臨挑戰,美國AI市場主導地位及貿易格局變化加劇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5-05 17:40
亞洲經濟面臨挑戰與機遇,美國主導AI市場,貿易格局變化加劇
馬來西亞總理安華表示,透過與美國的進一步談判,該國有望降低高達24%的關稅。儘管預測經濟成長將低於4.5%至5.5%的目標,這顯示出外部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與此同時,台灣央行總裁楊金龍強調,台灣經濟基本面穩健,第一季GDP成長率達5.37%。不過,由於外資流入影響新台幣匯率波動,他呼籲市場理性看待匯市動態,避免因臆測而造成不必要的市場波動。兩國的經濟政策動向反映出在全球貿易環境變遷下,亞洲市場面臨的挑戰與機遇,特別是在尋求新市場及穩定匯率方面的努力。 [1][2]
隨著全球AI超級電腦的快速增長,美國在此領域仍然保持主導地位,預計到2025年將擁有75%的計算效能,顯示出其在科技創新上的強大實力。根據報告,企業對AI超級電腦的需求日益增加,私營部門的增長速度更是公共部門的1.4倍,這反映出市場對高效能計算的迫切需求與投資潛力。同時,非洲貿易商逐漸拋棄美元,轉向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形成非正式的人民幣支付網絡,顯示出地緣政治影響下的貨幣結算模式變化。這一趨勢可能會在全非洲擴展,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更多靈活的金融選擇。這些現象不僅顯示出全球科技與金融格局的變遷,也預示著未來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將進一步加劇。[3][4]
馬來西亞計劃於今年開通吉隆坡與曼谷之間的直達鐵路貨運服務,旨在促進雙邊及區域貿易。這一舉措將改善與寮國和中國的連結性,並可能成為東南亞貿易的重要樞紐。然而,全球經濟正受到美國關稅政策的壓力,特別是針對特定行業的高額關稅,導致企業下調銷售目標並可能裁員,這使得市場對未來經濟增長的信心受到影響。隨著美國取消低價電子商務包裹的小額豁免,印度等新興市場或將成為供應鏈的替代選擇,這一變化可能會在短期內改變全球貿易格局。 [5][6]
美日貿易談判因關稅政策未達共識而陷入僵局,特別是日本對美方強硬立場的強烈反對,顯示出雙方在汽車產業等關鍵領域的深層矛盾,這可能影響到其他貿易夥伴的談判策略。與此同時,新台幣對美元的急劇升值,創下1988年以來的最高漲幅,反映出市場對於台灣與美國貿易談判的高度關注。出口商面臨的「恐慌」狀態也突顯了匯率波動對經濟的潛在影響。專家分析,這一波匯率變化可能是政策調整的結果,且台灣央行未見介入,暗示其可能容忍台幣快速升值以應對貿易壓力,未來市場動向值得密切關注。[7][8]
台股今日下跌254點,外資回補台積電,金融股承壓,鴻海營收強勁引關注
今日台股表現不佳,收盤下跌254點至20532點,然而外資持續回補台積電 (2330-TW)(TSM-US),連續第八日累計回補超過10萬張,顯示外資對其長期成長潛力的信心。與此同時,金融股表現疲弱,外資大幅賣出金控雙雄達3.7萬張,反映市場對金融業未來展望的謹慎態度。另一方面,鴻海 (2317-TW) 公布4月營收6413億元,月增16%及年增25.5%,顯示其在雲端網路及AI產品需求上持續強勁,預期第二季仍將保持成長,儘管面臨全球政經不確定性。整體而言,市場情緒分歧,科技股仍是資金流入的重點,而金融股則需警惕外部風險的影響。[9][10]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營收獲利增加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