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韌性顯現,新台幣升值與中美貿易影響市場信心,外資看好台積電未來增長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5-05 19:55
台灣經濟韌性顯現 新台幣升值與中美貿易影響市場信心
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台灣總統賴清德針對新台幣升值及匯率操縱的傳言發表了五點說明,強調匯率波動主要源於市場預期及外資對台股的買超,並重申台美貿易談判未觸及匯率議題,顯示出台灣經濟的韌性和成長潛力,預期今年經濟成長可達5.37%。同時,在中美貿易戰持續影響下,專家指出關稅議題漸成市場的「背景音」,儘管雙方需調降關稅或擴大豁免,但缺乏實質進展,然而對中國經濟的正面評價仍然存在,特別是在銀行、科技及運動品牌等領域,顯示出市場對中美關係改善的期待。這些因素共同影響著投資者的信心,未來市場動向值得密切關注。 [1][2]
五一長假期間,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上升至約7.20,創六個月新高,顯示出市場對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緩解的期待,並受到美元指數下跌及強勁旅遊數據的支撐。此外,台灣央行總裁楊金龍對新台幣近期升值的現象表示關注,指出出現禿鷹炒匯的跡象,並強調央行將依據職責進行匯率調節,以防範潛在的金融風險。這些動態反映出全球貨幣市場的複雜性及各國央行在應對外部壓力時的策略調整。 [3][4]
台灣匯市的波動持續,新台幣升值至29.59元,央行總裁楊金龍指出,這主要是因為出口商拋匯力道強勁,並強調央行的調節行動不會改變市場趨勢,反映出當前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此外,傳統的「五月賣股走人」策略在今年面臨挑戰,許多策略師認為,基於當前市場情況,投資者應避免因季節性因素而輕易退場,尤其在經濟與貿易談判影響下,持續投資的策略可能更具優勢,顯示出市場對於長期投資的信心仍然存在。 [5][6]
馬來西亞總理安華指出,隨著美國同意進一步談判,馬來西亞有望降低面臨的24%關稅,然而預測經濟成長將低於4.5%至5.5%的目標,顯示出外部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與此同時,中國電商零售商Temu則因應美國新關稅政策,停止從中國直接發貨,轉而銷售美國倉庫的商品,這一策略不僅是為了避稅,也反映出企業在面對貿易壁壘時的靈活應對。馬來西亞計畫加強與中國及歐盟的貿易合作,並積極開拓新市場,顯示出在全球貿易格局變化下,各國企業和政府都在尋求新的增長動能。[7][8]
廣運與BP結盟推動AI液冷解決方案,美國加強晶片監管影響市場動向,台股表現分化外資持續看好台積電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