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股
台股新聞
隨著陸股評價逐步回升至歷史平均水平,資訊科技類股估值明顯提升,市場氛圍逐漸轉趨樂觀。法人指出,中國大陸市場正處於「政策托底 + 產業突圍」的關鍵階段,儘管短期中美互動可能對市場造成擾動,但雙方持續談判仍為市場注入信心。整體而言,陸股牛市基礎仍在,建議投資人可逢低布局,掌握長期成長機會。
基金
看到台股加權指數從今年4月低點到9月底V轉反彈近五成,讓你捶心肝嗎?更懊惱是,自己不僅沒買在低點,還殺在最低點?其實,在投資市場,追高殺低是投資人最常見地雷。不過今年底,基金投資圈出現一檔重磅全新 APP,幫助大家一舉破除人性魔咒,幕後推手,是在台深耕 20 餘年的外商:野村投信。
台股
金融債近期表現出色,主要受惠於美降息循環展開、財報亮眼以及監管放寬等利多加持。根據統計,自 2023 年 10 月 19 日全球金融債殖利率走低以來,全球金融債指數與全球金融次順位債指數分別上漲 23% 與 27%(請參考下方圖表),表現優於全球投資級公司債,目前金融債與金融次順位債到期殖利率分別為 4.15% 與 4.53%,仍處於長期的相對高檔,且美債殖利率未來有望進一步走低,金融債持續看好。
台股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川習會」,上周四在韓國圓滿落幕,市場普遍解讀談判結果趨於中性,沒有驚嚇也無驚喜,專家指出,市場對美國科技巨頭 AI 投資持續增加產生疑慮,在股市創下新高後,預估短線轉趨震盪,投資人宜保持審慎態度。中國信託投信指出,上周新興亞洲資金流向並未沒有出現劇烈變化,新興亞洲整體呈現淨流入,外資買超最多區域為印度、南韓,分別為 7.6 億美元、4.2 億美元,買超印尼 3.3 億美元。
基金
全球經濟正邁入由高利率周期轉向資金再配置的新階段,美國經濟呈現「通膨趨緩、成長放慢、製造收縮」的複雜局面。勞工統計局基準調整顯示,上半年非農就業恐遭高估逾 90 萬人,暗示勞動市場降溫快於預期。在此背景下,美國政府暫時關門導致官方數據延宕,聯準會在十月底決策前更僅能倚賴民間調查與金融條件指標,使政策路徑不確定性升高。
基金
東京股市 10 月 27 日開盤後狂漲逾 800 點,日經 225 指數史上首次突破 5 萬點大關,寫下新紀錄,涵蓋範圍最廣的東證指數也同創歷史新高。根據彭博資料,截至 10 月 26 日,2025 年累計外資買超日股金額已超過 5 兆日圓,僅 10 月 17 日當週就達 7,526 億日圓,顯示國際資金持續看好日本市場。
A股
中國股市三大指數周二(28 日)衝高回落,上證指數盤中睽違十年再度站上 4,000 點,寫下 2015 年 8 月 19 日以來新高。滬指周二收盤跌 0.22% 報 3,988.22 點,深證成指跌 0.44% 報 13,430.1 點,創業板指跌 0.15% 報 3,229.58 點,滬深北三市成交額合計人民幣 2.1656 兆元。
A股
據《財聯社》報導,中國 A 股持續走高,上證指數周二(28 日)盤中睽違十年再度站上 4,000 點,寫下 2015 年 8 月 19 日以來新高。回顧歷史,2015 年 6 月 A 股經歷劇烈調整後,滬指長期徘徊在 3,000 點附近。2024 年 9 月 24 日,政策組合拳帶動市場啟動牛市,上證指數從 2,800 點附近起步,歷經一年多時間實現多級跳。
A股
週五(24 日),隨著中共中央舉行新聞發布會,對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進行解讀與說明,在科技股的帶動下,A 股主要指數高開高走,市場熱點紛呈,個股漲多跌少。港股方面,恆生指數收盤上漲 0.74%,恆生科技指數則上漲 1.82%。截至收盤,滬指上漲 0.71%,報 3950 點,再創十年新高;深證成指上漲 2.02%,創業板指漲 3.57%,科創 50 指數大漲 4.35%。
基金
近期美中貿易戰再度升溫,全球金融市場再現震盪陰霾。國際資金在避險與收益間尋求平衡,投資焦點轉向兼具穩健體質與收益潛力的「金融債」。從台積電、挪威主權基金等專業投資人紛紛加碼金融債,甚至台股大戶也超愛買金融債 ETF。富蘭克林華美投信將募集發行 FT 金融債 10+(00986B),為投資人開啟升級版金融債收益新選擇。
ETF
美國聯準會(Fed)重新啟動降息循環,如何卡位債市成為最新課題。台灣「護國神山」台積電最新年報揭露重押金融債券,全球最大主權基金─挪威主權基金前十大持債也全數鎖定金融龍頭債券,從台灣到挪威的護國神山財報來看,均顯示「金融債」是降息首選標的。富蘭克林華美投信 10 月 20 日最新推出的升級版金融債 ETF 「FT 金融債 10+」(00986B),正是這波降息行情中結合收益率、穩健性與全球龍頭信評力的全新選擇。
一手情報
OpenAI 宣布入股 AMD 並展開 AI 基礎設施合作,激勵市場對 AI 需求的樂觀情緒延續,上周 (10/9) 加權指數創歷史新高並站上 27,300 點。台股由台積電領軍的半導體族群強勢表現,AI 伺服器相關產業鏈持續受惠。不過,美股因甲骨文雲業務表現不如預期,導致大型科技與消費股承壓,一度拖累四大指數同步下跌。
基金
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於 10 月 4 日落幕,前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高市早苗勝出,預料將成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高市在五位候選人中以最寬鬆的財政與貨幣政策立場受到市場矚目,被視為「安倍經濟學」的延續者,其勝選引發市場強烈反應,形成所謂的「高市交易」。
A股
節後首個交易日,中國 A 股三大指數周四(9 日)集體高開,上證指數盤中震盪上行,成功突破 3,900 點關口,創下近十年以來新高。據《財聯社》報導,回溯這十年,A 股市場在規模、交易、投資者結構等多維度實現深刻變革。十年間,A 股體量大幅擴容,總市值從 2015 年最高約人民幣(下同)62.75 兆元增至 2025 年的 107.19 兆元;上市公司數量更是從 2,808 家增至 5,167 家。
在經歷十一長假之後,陸股周四 (9 日) 迎來「開門紅」,主要股指強勁攀升,創下超過十年的新高,表現出顯著的補漲行情。儘管假期期間中國國內跨區域客運量達到創紀錄的 24.3 億人次,但市場焦點主要集中在成長與周期板塊,特別是貴金屬、有色金屬以及人工智慧 (AI) 相關的科技股。
港股
受陸股下跌拖累,港股周五 (26 日) 走勢低迷,主要股指開低走低,午後跌幅進一步擴大。截至收盤,恒生指數下跌 1.35%,收報 26128.20 點,全日下跌 356 點。恒生科技指數重挫 2.89%,國企指數則下跌 1.49%。今日恒指大市成交額高達 3236.74 億港元。
A股
中國股市三大指數周四(25 日)收盤漲跌互見,創業板指、科創 50 指數較為強勢,場內近 3,900 股飄綠。滬指周四收盤跌 0.01% 報 3,853.3 點,深證成指漲 0.67% 報 13,445.9 點,創業板指漲 1.58% 報 3,235.76 點,科創 50 指數漲 1.24%。
ETF
知名基金經理人「木頭姐」Cathie Wood 旗下《方舟投資》(Ark Invest) 近日罕見地重啟對中國科技巨頭阿里巴巴的投資,引發市場高度關注,此舉被視為對中國科技股估值修復的強烈看好訊號。中國信託投信分析,陸港股市場正受惠於政策、資金與基本面三大動能驅動,後市潛力不容小覷,建議投資人可透過相關 ETF,掌握這波陸港股回升契機。
台股
日本 ETF 龍頭品牌野村帶路!勢不可檔,大者恆大,直達日股全產業009812 連結日本規模第一 *、亞洲稱霸 *「日本國民 ETF - 1306JP」野村投信持續掌握市場趨勢,站在趨勢浪頭前,攜手最大股東、日本 ETF 領導品牌「野村資產管理」,於 9 月 18 日舉行台日跨境 ETF 雙掛牌揭牌儀式。
基金
野村投信旗下「00935 野村臺灣創新科技 50 ETF(本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收益平準金) 」於 9 月 18 日正式透過連結方式於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TSE)掛牌上市,與「009812 野村日本東證 ETF」同步在台登場,展現台日資本市場深化合作的具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