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成長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四 (30 日) 報導,高盛 (GS-US) 執行長蘇德巍 (David Solomon) 警告,若經濟成長未提升,美國債務持續攀升將引發「清算」。他表示,西方民主國家財政刺激已成常態,且過去五年明顯加速,唯有成長才是出路。蘇德巍指出,若美國繼續維持目前債務成長速度且不提高經濟成長水準,將面臨清算。
歐亞股
歐洲央行 (ECB) 周四 (30 日) 如市場預期按兵不動,連續第三次維持主要隔夜存款利率在 2% 不變。通膨已回落至目標區間附近,且經濟未如先前擔憂般陷入衰退,讓決策者選擇延續觀望模式,以「逐次會議、依據數據」方式審慎推進貨幣政策方向。市場普遍預期,ECB 目前暫無急迫理由進一步調整利率,但在外部風險仍高、政策方向未明的背景下,市場對未來訊號反而更加敏感。
美股雷達
聯準會本周料降息一碼,但市場疑慮重重。《CNBC》周二 (28 日) 公布的十月調查顯示,近 80% 受訪者認為 AI 相關股票估值過高逾 20%,且擔心政府停擺導致數據不足、通膨偏高,甚至質疑政治因素影響聯準會決策。調查顯示,92% 受訪者預期聯準會本周降息一碼,且可能在接下來兩次會議繼續降息。
歐亞股
南韓財政部於周二 (28 日) 表示,可能會將今年的經濟成長預期,從原先的 0.9% 上調 0.1 個百分點至 1%。此一暗示的背景是,中央銀行數據顯示,南韓經濟在第 3 季以 6 季以來最快的速度增長。南韓銀行同日公布,第三季的實際 GDP 季成長率 (初步數字) 為 1.2%。
美股雷達
新加坡官方數據顯示,9 月份的核心通膨率與整體通膨率均超出市場預期,反映出物價上漲速度加快。同時,新加坡第三季的經濟成長也表現強勁,優於預期。新加坡 9 月的核心通膨率年增率上升至 0.4%,高於 8 月的 0.3%,也高於《路透》調查經濟學家預測的中位數 0.2%。
國際政經
《路透》周五 (17 日) 報導,世界貿易組織 (WTO) 總幹事伊衛拉 (Ngozi Okonjo-Iweala) 警告,美中兩大經濟體若持續升高貿易衝突或進一步脫鉤,恐在長期內使全球經濟產出減少多達 7%。她呼籲雙方「立即降溫」,並透過對話化解緊張,避免對全球經濟造成持續衝擊。
美股雷達
聯準會理事華勒 (Christopher Waller) 周三表示,他期待 AI 能帶動持續的生產力提升,在不引發通膨的情況下提高生活水準。他指出,任何超過 2% 的持續生產力成長,都有助於支撐實質所得和生活水準提升,且不會造成通膨壓力。華勒周三發表演說時表示,他「毫不懷疑」AI 將提振美國經濟。
美股雷達
根據《巴隆周刊》周二 (14 日) 報導,在 AI 成為全球焦點的此刻,將最新諾貝爾獎頒給研究技術變革的學者,時機恰到好處。周一,瑞典皇家科學院將 2025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 Joel Mokyr、Philippe Aghion 和 Peter Howitt。
美股雷達
據《彭博》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周二 (14 日) 警告,美國關稅與保護主義政策正對全球經濟造成壓力。IMF 雖然將今年全球成長率預測上調至 3.2%,但首席經濟學家直言短期與長期前景均「黯淡」,預期下半年將放緩。IMF 周二發布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上調至 3.2%,高於 7 月預估的 3%。
台股新聞
今年關稅戰引發金融市場動盪,近期美中貿易戰再度升溫,玉山金控 (2884-TW) 是唯一一家前 9 月賺贏去年一整年的金控公司,對於第四季與 2026 年展望,董事長黃男州樂觀看待玉山全年持續締造佳績,預期銀行及證券表現不錯,惟壽險業在接軌會計新制下挑戰較大,但主管機關已推出協助措施,有助保險業財報走向穩定化與健康化;他也認同保險業保單費率應有合理調整的機制,且必須透明化,如同銀行業浮動利率概念,「假設授信利率綁死會很可怕」。
國際政經
越南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高達 8.23%,遠高於市場預期的 7.15%,創三年來最快增速,不僅大幅領先全球主要經濟體,更超越了中國(上半年年增 5.3%)與印度(上半年年增 7.6%),成為全球經濟成長的焦點,展現出強勁韌性與動能越南將 2025 年全年經濟成長目標設定為「至少 8%」,從前三季的數據來看,目標達成有望。
國際政經
瑞典皇家科學院周一 (13 日) 宣布,2025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將授予 Joel Mokyr、Philippe Aghion 以及 Peter Howitt 3 位學者。他們獲獎的原因是「解釋了創新驅動的經濟成長」。這項享有盛譽的獎項是今年最後頒發的諾貝爾獎項,獎金總額為 1100 萬瑞典克朗 (約合 120 萬美元)。
美股雷達
據《CNBC》周四 (2 日) 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警告,政府關門可能衝擊美國經濟成長與 GDP 表現。他表示,關閉政府並非討論問題的適當方式。目前華府兩黨尚未就持續決議達成共識。貝森特在接受《CNBC》節目《Squawk Box》訪問時指出,政府關門可能對美國經濟成長造成負面影響。
歐亞股
歐洲央行 (ECB) 總裁拉加德周二 (30 日) 表示,歐元區的通膨風險在各方向上都「相當可控」,雖然必須保持警覺,但目前並未看到嚴重威脅。她指出,歐洲經濟在美國貿易壓力下的表現好於先前預期,顯示歐元區並未面臨典型的「停滯成長與通膨上升」兩難局面。
美股雷達
美國聯準會 (Fed) 內部官員對利率前景看法再度分歧。監管副主席鮑曼 (Michelle Bowman) 周四 (25 日) 表示,就業市場比預期更「脆弱」,加上通膨已接近目標,支持進一步降息;相較之下,堪薩斯聯準銀行總裁施密德 (Jeff Schmid) 則認為當前政策立場已合適,短期內或不需再降息,凸顯決策層內部歧見。
美股雷達
美國最新經濟數據顯示就業市場依舊韌性,帶動美債殖利率周四 (25 日) 升抵三周高點,投資人對聯準會 (Fed) 今年進一步降息的押注略有降溫。市場觀察人士指出,近期數據讓衰退風險降低,反而推升對終點利率的重新定價。勞動數據推升殖利率根據美國勞工部 (DOL) 數據,上周初領失業金人數低於預期,加上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 (GDP) 季增年率上修至近兩年最快的 3.8%,顯示企業仍不願裁員,經濟成長韌性超乎預期。
國際政經
根據《彭博》報導,國際信評機構惠譽 (Fitch Ratings) 周三 (24 日) 將泰國的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等 (IDR) 展望由「穩定」下調至「負向」,理由是長期的政治不確定性與經濟成長前景疲弱,恐進一步侵蝕公共財政。泰國的主權評等則維持在「BBB+」。
國際政經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 周二 (23 日) 發布最新預測,將 2025 年全球與美國經濟成長率上修,反映出各主要經濟體表現比預期更具韌性。不過,隨著美國總統川普推動大規模關稅政策,未來一年貿易衝擊恐逐步浮現,2026 年全球景氣成長動能仍可能受阻。
台股新聞
聯準會重新啟動降息循環,台股第三季屢創歷史新高,但面對川普政府關稅、貿易政策等雜音尚未消除,市場關注資金動能是否能延續,國泰投信今 (22) 日舉行「2025 年 Q4 投資展望記者會」,總經理張雍川表示,看好第四季股債齊揚,資產配置上建議採股債雙多策略,且股優於債,並利用核心、衛星 ETF 資產進行靈活配置,有效進行風險控管並提升資金效率,預期 2026 年中之前,全球經濟迎來同步復甦。
台股新聞
國泰金 (2882-TW) 今 (22) 日發布 2025 年 9 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顯示民眾景氣展望樂觀指數轉佳,大額消費意願同步上揚,隨著國際股市震盪走高,股市樂觀情緒與風險偏好皆呈上揚。台灣 GDP 表現方面,調查顯示,60% 民眾預期 2025 年經濟成長率高於 3%,59% 民眾則預期通膨高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