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小米汽車





    2025-09-26
  • 港股

    小米 (01810-HK)周四 (25 日) 宣布旗下大家電產品正式登陸歐洲市場,空調、冰箱、洗衣機等核心類別將透過線上線下管道進入當地消費者視野,小米集團大家電部負責人單聯瑜稱此舉是希望實踐「讓全球每個人享受科技美好生活」的概念,進一步完善歐洲市場佈局。






  • 2025-09-19
  • 港股

    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周五 (19 日) 發布公告,小米 (01810-HK) 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因其 L2 高速領航輔助駕駛功能存在安全隱憂,決定自即日起召回共計 116,887 輛 SU7 標準版電動汽車。此消息一出,不僅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榜首,也對小米集團在港股的股價造成衝擊,盤中一度下跌超過 2%。






  • 2025-09-08
  • 8 月底一則由汽車博主「小馬甲不小」爆料的消息,稱小米 (01800-HK) 已向比亞迪 (002594-CN)(01211-HK) 下達高達 20 萬輛車的電池訂單,引發市場的討論與質疑聲,小米與比亞迪均未對這一訂單消息予以官方回應。對這一消息,有網友直言「還有誰相信小馬甲?20 萬輛訂單說下就下,連個官方消息都沒有,怕不是為了博眼球吧?」。






  • 2025-08-25
  • A股港股

    網路上近日流傳一組疑似小米新車的諜照,引起業界廣泛關注。這些照片顯示一輛車身比標準版小米 SU7 更長的車型,其大燈和整體造型與 SU7 如出一轍,車身編碼方式也與小米一貫做法相似,因此業界普遍推測這正是小米 SU7 的衍生版本,可能命名為小米 SU7 L。






  • 2025-08-19
  • 港股

    小米集團 (01810-HK) 周二 (19 日) 公布第二季財報,營收與獲利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大幅超出市場預期。這份強勁的成績單,主要歸功於其智能電動車業務的迅速崛起,以及物聯網 (IoT) 和互聯網服務板塊的穩健成長。財報顯示,小米第二季營收達 1,160 億元人民幣,年增 30.5%,高於市場預期的 1,150 億元。






  • 2025-08-12
  • 近日,小米創始人、董事長兼 CEO 雷軍再度化身「產品經理」,在社群媒體上發起一場關於小米 YU7 標準版命名的公開投票,試圖扭轉其被貼上「丐版」(乞丐版)標籤的負面認知。此舉引發全網熱議,然而,在這場看似尋常的行銷活動背後,小米汽車正深陷交付困難與消費者信任危機的泥沼。






  • 2025-08-04
  • A股港股

    近期多名小米汽車車主在網上抱怨,在車輛尚未交付或驗收前,即遭要求提前支付購車尾款,若拒絕則面臨訂單取消且訂金不退的風險。此舉引發消費者強烈不滿,質疑其為「霸王條款」。許多車主表示,訂單顯示交付期尚遠,卻突然收到通知要求七日內支付尾款。有車主甚至在車輛未下線時就被催促付款。






  • 港股

    最新數據顯示,小米 (01810-HK) 汽車上月交付輛首度突破 3 萬輛大關,引發業界熱議,小米 YU7 實現了令人矚目的逆襲曲線,單周銷量從起步階段的 336 輛迅速攀升至 1628 輛,最終以 4380 輛的月銷量強勢躋身第四名。中國騰訊新聞汽車自媒體「象視汽車」今 (4) 日刊文指出,當科技圈的流量焦點雷軍近月鮮少公開露面,外界紛紛猜測這位小米集團創辦人是否正在醞釀新的風暴。






  • 2025-07-17
  • 科技

    北京 7 月熱浪翻湧,一場牽動全球科技神經的對話在鏈博會現場展開。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身著標誌性黑色皮衣現身媒體交流會,這場持續兩小時的對話不僅揭秘了這位科技領袖第三次訪中的深層思考,更折射出全球智慧產業格局的激烈重建。從供應鏈韌性到晶片戰爭,從 AI 倫理到人形機器人,黃仁勳的每個觀點都如同投入深潭的巨石,在太平洋兩岸激起層層漣漪。






  • 美股雷達

    本周一 (14 日),一張拍攝於北京街頭的合照在社群平台掀起波瀾,輝達 (NVDA-US) 創辦人黃仁勳身穿標誌性黑色皮衣,與小米集團 (01810-HK) 董事長雷軍並肩站立在一輛小米 SU7 旁,兩人面帶笑意豎起大拇指,北京當天氣溫高達攝氏 35 度,黃仁勳的皮衣成為網友調侃焦點,但陸媒指出,這場看似輕鬆的老友重逢,卻暗藏全球智能汽車產業鏈的博弈密碼。






  • 2025-07-04
  • 港股

    中國小鵬汽車 (09868-HK)(XPEV-US) 周四 (3 日) 晚間正式推出全新車型-小鵬 G7,這款被官方稱為「全球首款 L3 級算力的超級 AI 汽車」標誌著小鵬在智慧汽車領域邁出重要一步。G7 共推出三種版本,包括 602 長續航 Max 版、702 超長續航 Max 版和 702 超長續航 Ultra 版,售價分別為 19.58 萬元 (人民幣,下同)(約 80 萬台幣)、20.58 萬元和 22.58 萬元,較此前 23.58 萬元預售價有明顯下調。






  • 2025-07-03
  • 港股

    一周前正式上市的小米 (01810-HK) 首款 SUV 車型 YU7,在開賣第一個小時創下近 29 萬輛大定訂單的驚人成績,這個數字不僅刷新行業紀錄,更引發市場對其真實性的廣泛質疑,小米集團創辦人、董事長兼執行長雷軍周三 (2 日) 晚間 8 點現身直播間首度披露 YU7 上市背後的故事,並集中回應關於訂單數據、產能分配及產品戰略的諸多爭議。






  • 2025-07-02
  • 港股

    中國智慧手機大廠小米 (01810-HK) 周三 (2 日) 表示,旗下電動車最快要到 2027 年才會考慮進軍海外市場。小米創辦人暨執行長雷軍在當天的直播中表示,目前公司將專注於中國內需市場,原因是 SU7 與新推出的 YU7 車型訂單相當強勁。






  • 2025-06-27
  • 港股

    小米 (01810-HK) 創辦人雷軍在周四 (26 日) 晚間 YU7 發布會後受訪時難掩興奮說:「拿到這麼多訂單,我的心情很激動,遠超過此前想像。」這位以「務實」著稱的企業家,在談及小米汽車首款 SUV 的預售數據時,罕見流露出感性情緒。






  • 2025-06-17
  • 港股

    隨著在港上市造車新勢力今年首季財報陸續公布,獲利成為業界共同關注的核心議題。蔚來 (09866-HK) 、小鵬 (09868-HK) 、零跑 (09863-HK) 、小米 (01810-HK) 等車廠今年集體錨定獲利時間表,在價格戰持續、產業滲透率放緩的背景下,生存壓力倒逼企業加速向「自我造血」轉型。






  • 2025-05-28
  • 中國科技大廠小米 (01810-HK) 周二 (27 日) 發表的今年首季財報引發市場震動。數據顯示,這家科技公司當季實現總營收 1113 億元(人民幣,下同),年增 47.4%,經調整淨利 107 億元,年增 64.5%,兩項指標皆創歷史新高。






  • 2025-05-27
  • 根據 KERUI 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5 年 4 月份的電池企業裝機量中,寧德時代 (300750-CN) 以 44.7% 的市場份額位居榜首。 比亞迪 (01211-HK) 弗迪電池以 23.3% 的份額排名第二。 這兩家主要的電池廠商合計佔據了高達 68% 的市場份額。






  • 2025-05-02
  • 港股

    中國多家新能源車廠周四 (1 日) 集中發表 4 月銷售數據,市場呈現「新舊交替、冰火兩重天」的格局。儘管部分車廠受車型迭代影響出現短暫波動,但在上海車展新車密集發表和消費需求持續釋放的雙重驅動下,新能源車市仍展現出強勁韌性。比亞迪(002594-CN)(01211-HK) 以逾 38 萬輛的銷量穩居榜首,零跑汽車 (09863-HK) 則以 4 萬 1039 輛的成績刷新自主新勢力紀錄。






  • 2025-03-24
  • 港股

    小米集團 (01810-HK)2024 年表現出色。根據其公佈的財報顯示,全年總收入達到人民幣 3659 億元,年增 35.0%;經調整淨利潤達到人民幣 272 億元,年增 41.3%,遠超市場預期。尤其在第四季,單季營收首次突破千億人民幣,達到 1090 億元,年增 48.8%,創下自 2021 年第二季以來最快的同比增長。






  • 2025-03-17
  • 港股

    小米 (01810-HK) 汽車正加快海外擴張速度,日前傳出在德國慕尼黑建設研發中心,正在當地狂招高級經理、營運、整車 / 底盤工程師等人才,為海外市場做當地語系化適配,為研發中心的建造提供保障。此前,小米還低調挖來兩位德國汽車業老將,分別是曾任法拉利空氣動力學工程師 Ricard Aiguabella Macau、BMW 前工程師 Rudolf Dittr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