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財報〉小米Q2表現亮眼:電動車銷售發威 營收獲利雙創新高

鉅亨網編譯劉祥航 綜合報導


小米集團 (01810-HK) 周二 (19 日) 公布第二季財報,營收與獲利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大幅超出市場預期。這份強勁的成績單,主要歸功於其智能電動車業務的迅速崛起,以及物聯網 (IoT) 和互聯網服務板塊的穩健成長。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小米Q2表現亮眼:電動車銷售發威 營收獲利雙創新高(圖:shutterstock)

財報顯示,小米第二季營收達 1,160 億元人民幣,年增 30.5%,高於市場預期的 1,150 億元。淨利潤年增翻倍至 119 億元,經調整淨利潤更高達 108 億元,年增 75.4%,刷新歷史紀錄。


智能電動車業務成為小米最引人注目的增長引擎。第二季共交付新車 81,302 輛,上半年累計交付量已突破 15.7 萬輛。新款 YU7 運動型多用途車自 6 月底上市以來需求旺盛,帶動智能電動汽車收入達 206 億元,汽車及 AI 等創新業務整體收入達到 213 億元。

公司預計汽車業務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實現盈利。然而,YU7 的交付等待期已超過一年,顯示產能爬坡仍是當前挑戰。

在核心業務方面,物聯網與互聯網服務持續支撐整體增長。截至 6 月底,小米 AIoT 平台已連接設備數 (不含手機、平板和筆記本) 達到 9.89 億台,年增 20.3%。IoT 業務在白電市場份額擴張及政府補貼推動下,季度收入實現 30% 至 40% 的增長。互聯網服務收入為 91 億元,年增 10.1%,毛利率高達 75.4%。

相比之下,智能手機業務表現趨緩。這一板塊收入為 455 億元,毛利率 11.5%,全球出貨量為 4,240 萬台,年增 0.6%。面對消費疲軟和市場競爭,小米與蘋果、華為等競爭對手在「6·18」購物節期間採取降價促銷,對利潤空間造成壓力。

小米在研發投入上創下新紀錄。第二季研發開支達 78 億元,年增 41.2%,研發人員規模增至 22,641 人,均刷新歷史新高。小米同時加碼半導體布局,發表了 3 奈米製程的 Xring O1 晶片,並計劃在未來十年投入 70 億美元,推動晶片與 AI 戰略。

彭博情報分析師指出,小米整體毛利率年增擴大至 22.5%,主要受益於電動車規模效應及 IoT 產品組合優化。儘管在今年 3 月發生過涉及 SU7 車型的自動駕駛事故,小米已重新贏得市場信心,過去一年市值已增加約 1,200 億美元。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