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權基金
科技
全球私募股權巨擘黑石集團(Blackstone)與貝萊德正與沙烏地阿拉伯新創人工智慧公司 Humain 進行深度洽談,爭取對其資料中心及相關基礎設施進行高達數十億美元的巨額投資,凸顯了中東主權財富基金在全球 AI 產業中的關鍵地位。外電報導指出,黑石執行長蘇世民(Stephen Schwarzman)已親自參與相關談判,顯示這項合作對黑石集團的重要性。
台灣政經
近期總統賴清德接受媒體專訪時,提到台美關稅談判的進度,強調若向阿拉斯加購買天然氣也是基於國安需要,前往投資也在此次關稅談判策略中。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今 (9) 日受訪時回應,阿拉斯加州州長先前曾來台訪問,另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也曾到國外參加相關論壇,這部分潘孟安也已經公開向國人報告。
歐亞股
中東正加速布局人工智慧(AI)產業,成為全球科技投資的新核心。2025 年初,OpenAI 首席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在阿布達比與 AI 基金 MGX 會面,揭示全球科技資本正快速流向中東及 AI 領域。MGX 由阿布達比科技投資公司 G42 與主權財富基金穆巴達拉聯合成立,並與貝萊德 (BLK-US) 及微軟 (MSFT-US) 合作發起「全球人工智慧基礎設施投資夥伴關係」,聚焦 AI 基礎設施、核心技術及供應鏈。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周一 (25 日) 在社群媒體平台 Truth Social 表示,政府入股英特爾 (INTC-US) 的舉措將為美國帶來更多資金與就業,他並強調未來將持續推動類似交易。他寫道:「我一毛錢都沒花,這筆投資價值約 110 億美元,全數屬於美國。
雜誌
文.洪崇晏在台股站上歷史新高之際,不是拉「積 (台積電)」造成的結果,而是中小型股全面上攻的效果。8 月 18 日台股終場收在 24482 點,大漲 148 點,漲幅 0.61%,成交量放大至 4,435 億元,再度改寫歷史新高。近期受市場資金追逐的族群以 PCB 與銅箔基板 (CCL) 為主。
歐亞股
全球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之一挪威主權財富基金(NBIM)周一 (11 日) 突然宣布出售其所持有的 11 家以色列公司的股票,並終止與所有以色列外部資產管理機構的合約,引發全球各界關注。NBIM 執行長尼古唐根(Nicolai Tangen)對外強調,這項撤資決定是「在特殊衝突背景下的必要措施」,旨在遵循挪威政府關於排除參與佔領或衝突企業的指令。
美股雷達
前 Intel 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周二(15 日)在《華爾街日報》投書中力挺川普政府設立美國主權財富基金的提案,認為這是美國在量子運算、AI 和先進晶片等關鍵技術領域保持領先地位的最佳工具,以對抗中國大規模國家投資造成的市場扭曲。
國際政經
全球主權財富投資者正日益看好中國科技產業,深怕錯失新一波創新浪潮。根據景順 (Invesco) 年度調查顯示,59% 受訪者視中國為未來 5 年高或中等配置優先級,較去年 44% 顯著增加。景順官方機構主管 Rod Ringrow 指出,這反映了對中國科技熱潮如同多年前矽谷般的「錯失恐懼」(FOMO) 效應,且普遍預期中國科技將在全球具備競爭力。
美股雷達
根據《商業內幕》周二 (8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希望設立美國主權基金以增強經濟實力並減稅,但掌管全球最大主權基金的挪威基金執行長 Nicolai Tangen 警告,複製挪威模式並非易事,需要政治穩定、明確資金來源和長期承諾,美國目前缺乏這些條件。
大陸政經
時隔兩年,又稱「明珠債」的自貿區債券有望重啟發行。中國央行總裁潘功勝上周三 (18 日) 在 2025 陸家嘴論壇開幕式宣布八項金融開放舉措,其中第五項明確提出「發展自貿離岸債」,將遵循「兩頭在外」原則和國際通行規則,拓寬「走出去」企業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優質企業融資渠道。
台股新聞
5 月起因台幣持續強勢升值,讓台灣外銷產業大吃不消。三三企業交流會理事長林伯豐今 (18) 日受訪時表示,新台幣匯率每升值 1%,對台灣科技產業每股盈餘下滑約 1.5%,特別對製造、工具機產業或金融產業,影響甚鉅,算是「滿嚴重的」,目前央行穩定在 29.5 元,工商界普遍希望回到 30 元左右。
台灣政經
新台幣近期強勢升值,預期衝擊國內出口商獲利,三三企業交流會理事長林伯豐今 (28) 日出席三三會 5 月例會前表示,目前台幣兌美元升值幅度過大,已大於其他國家升值,目前工商業界希望穩定的外匯,盼上下波動不要太大,相信我國央行可以穩匯。近期台幣狂升猛進,甚至升值至 2 字頭大關,讓相當多的外銷企業大感吃不消,光是匯兌損益的部分,預期將讓財報變「財爆」。
美股雷達
美國財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周五 (23 日) 表示,川普政府已暫緩創立主權基金的計畫,轉而把償還政府債務列為優先事項。貝森特接受彭博電視訪問時說:「在我們努力推動其他正在做的事情之際,我想總統已經決定暫停 (成立主權基金)。
台股新聞
台灣央行前總裁彭淮南遭平面媒體撰文指反對設立主權基金,彭淮南今 (22) 日發出聲明稿表示,自卸任總裁後,謹守分寸,從未輕易對外發言,也從未反對此事。彭淮南在聲明稿中說明,某平面媒體 A2 版「曾 XX 台北報導」「馬、蔡曾提主權基金,卡在央行」「彭准南時代一直站在反對面.……」,因無法聯繫撰稿記者,乃致電該報舊識資深記者黃君,請轉告撰稿記者曾君:「本人從未反對成立主權基金」,而黃君問可否具名,本人同意。
台股
總統賴清德於就職一週年 20 日的談話中宣布將成立國家主權基金,外界猜測主權基金未來是否「重押」美國?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今(22)日上午表示,成立主權基金不是「髮夾彎」,目的是要強化台灣產業競爭力,也並非為了扶植任何國家。她並指出,若行政院指定由國發會負責,國發會「責無旁貸」,至於財源,她強調:一定會設法,並考量整體財政狀況、總體政經情勢後決定,及尊重總統和院長指示。
台灣政經
總統賴清德 520 就職滿周年演說表示,我國將成立主權基金,對此,台灣央行副總裁嚴宗大今 (21) 日赴立法院備詢指出,央行對成立主權基金抱持正面態度,但不應由央行主導,且央行立場是不宜由外匯存底直接無償撥用。嚴宗大表態,主權基金不應由央行主導,因管理外匯存底和管理主權基金完全是個不同的事情,至於立委問及,央行是否願意投資主權基金,他則說,不宜由外匯存底直接無償撥用。
台灣政經
總統賴清德今 (20) 日就職屆滿一周年,他也在總統府以「迎風轉型,穩健前行」為題發表演說。賴清德表示,台灣的經濟體質必須調整,必須兼顧出口與內需,對外政府將成立主權基金,打造國家級投資平台,對內則需深耕在地供應鏈,強化產業因應變局的能力,政府將提升國發基金功能,達到產業再造的目標。
台股新聞
台灣央行總裁楊金龍明 (8) 日將赴立院進行我國若設立主權基金的相關報告,楊金龍直指,我國主權基金管理機構的設立資本及其投資資金來源,可借鏡亞洲鄰近國家經驗,但不宜由外匯存底直接無償撥用,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也才得以維持。楊金龍說,參考亞洲鄰近國家如新加坡、韓國主權基金的創設經驗,其首批資金來源有以下幾種方式,包括 (1) 財政部發債:如新加坡財政部是將發行特別公債 (SpecialSingapore Government Securities,SSGS) 的本幣所得向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MAS) 買匯,再將此外幣資金委託 GIC 管理及投資,投資海外資產。
台股新聞
台灣央行總裁楊金龍明 (8) 日將赴立法院備詢,在最新出爐的書面報告中,對於我國設立國家主權基金,楊金龍再度主張,宜訂立專法、設立獨立專責的主權基金管理機構。楊金龍將進行的專題報告為「我國如果要設立國家主權基金,中央銀行與政府相關基金 (如四大基金等) 所扮演的角色為何?」。
美股雷達
操盤規模約 1.8 兆美元的全球最大主權財富基金掌舵者坦根 (Nicolai Tangen) 在達沃斯論壇接受採訪時表示:「最明智的做法往往是與他人對作。」他說,「當前最明智的做法是什麼呢?如果打算逆流而動,那就減碼美國科技股,買入中國股票,拋售私人信貸,只買那些過時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