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晶片
美股雷達
輝達 (NVDA-US) 週一(19 日)表示,計畫出售一項將晶片連接在一起的技術,以加快建置和部署人工智慧(AI)晶片間的通訊速度。根據《路透》報導,輝達推出了全新版本的 NVLink 技術「NVLink Fusion」,專為串聯多顆 AI 晶片設計,顯著提升晶片間的資料交換效率。
台股新聞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昨晚再度磚窯舉辦「兆元宴」宴請供應鏈,包括台積電 (2330-TW)(TSM-US)、聯發科 (2454-TW)、廣達 (2382-TW)、華碩 (2357-TW)、和碩 (4938-TW) 等科技巨頭齊聚一堂。
台股新聞
美中關稅互降,加上美國撤銷 AI 晶片限制,輝達 (NVDA-US) 更拿下沙烏地阿拉伯 GB300 大單,激勵美國科技股大漲,也同步帶動台股今 (14) 日開盤即飛躍季線,在台積電領漲下,終場大漲 452.87 點或 2.12%,收在今日最高點 21782.87 點,成交量放大至 4093.33 億元。
台股盤勢
美中貿易談判互降關稅,加上美國撤銷 AI 晶片禁令,美股四大指數昨 (13) 日多收高,台積電 ADR 也漲逾 3%,激勵台股大盤今 (14) 日開高後續揚,一度漲逾 300 點,漲至 21620.95 點,站穩季線,預估成交量較昨天放大至 4400 億元。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正展開上任以來的首次國際訪問,中東國家卡達、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是此行的目的地。美媒報導,除了既定的貿易、投資、政策和安全議題外,人工智慧 (AI) 和科技投資在此次訪問議程中占據了重要位置。波斯灣國家領導人尋求獲得美國人工智慧技術的保障、夥伴關係和投資,而川普總統則將此作為籌碼,以協商其他交易。
根據《彭博》報導,蘋果 (AAPL-US) 正在開發以資料中心為導向的高效能處理器,主要用於支援其人工智慧(AI)服務,此專案代號為 Baltra,是蘋果與博通 (AVGO-US) 公司合作開發的成果,預計 2027 年完成。Baltra 處理器的開發顯示蘋果在資料中心硬體領域的雄心壯志,不僅限於支援其 AI 服務,還可能擴展到更廣泛的資料中心應用。
據《路透》報導,美國人工智慧晶片巨頭輝達 (NVDA-US) 正在重新設計其用於中國市場的 H20 人工智慧晶片,以應對美國最新的出口限制措施。輝達計畫最快在今年 7 月推出這款經過修改的新版本晶片。此舉是因為美國政府在上個月告知輝達,原版 H20 晶片需要出口許可證才能在中國銷售,這項要求等同於在收緊的國家安全規定下對該晶片實施了有效的銷售禁令。
台股新聞
隨著 AI (人工智慧) 應用的蓬勃發展,相較於通用處理器 (CPU、GPU),ASIC(特定應用積體電路) 能提供更高的計算效能、更低的功耗與更好的成本效益。越來越多企業開始尋求客製化的 AI 晶片,以提高運算效能並降低能耗,使得 ASIC 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美國眾議員佛斯特 (Bill Foste) 準備在未來幾周內提出一項立法,要求驗證人工智慧 AI 晶片,如輝達 (NVDA-US) 製造的晶片的最終目的地。這項措施旨在遏止這些晶片大規模走私到中國,因其違反了美國的出口管制法規。此項法案已獲得兩黨支持。
科技
根據一份分析 2019 年至 2025 年全球 500 台 AI 超級電腦的新報告,推動前沿 AI 發展的 AI 超級電腦,正經歷爆炸性增長。報告指出,AI 超級電腦的計算效能平均每九個月翻一倍,而硬體採購成本和電力需求則平均每年翻一番。報告指出,到 2025 年 3 月,領先的系統——xAI 的 Colossus——使用了 20 萬片 AI 晶片,硬體成本高達 70 億美元,所需電力高達 300 兆瓦,相當於 25 萬戶家庭的用電量。
歐亞股
南韓三星電子今 (30) 日公佈今年首季財報成績單,營業獲利與營收雙雙優於預期,淨利更年增至少兩成,主要受惠於旗艦產品 Galaxy S25 智慧手機和記憶體晶片銷量上漲,但未發布本季財測數字,稱「近期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和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導致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增加」。
美股雷達
在美國持續加大管制 AI 晶片出口的背景下,中國科技企業正加快國產替代步伐,華為近日發表新一代 AI 晶片「昇騰 920」,並計畫於下半年正式投產,且去年推出的「昇騰 910C」也將在下月開始大規模量產,專家最新指出,隨著美國政府近期叫停 H20 晶片對中出口,華為新一代 AI 晶片的推出可望在中國市場上實現對輝達 (NVDA-US) 的全面替代。
A股港股
據日媒報導,中國主要的網路科技公司,包括字節跳動、阿里巴巴 (09988-HK)(BABA-US) 和騰訊 (00700-HK),在美國宣布新的 AI 晶片出口限制生效之前,大量囤積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輝達 (NVDA-US)H20 人工智慧晶片。
美股雷達
美國 AI 晶片大廠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上周結束訪中行,此行被視為輝達應對中國市場多重挑戰的關鍵舉措。面對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客戶自研晶片趨勢上升及核心產品 Thor 智駕晶片持續跳票等多重壓力,輝達在中國市場的策略佈局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
科技
美國 AI 晶片巨擘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周四 (17 日) 時隔 3 個月再次到訪北京,先與中國貿促會會長任鴻斌舉行會談,之後還跟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在人民大會堂見面,期間還傳出跟 DeeSeek 創辦人梁文鋒會面,但未獲官方證實,但同日傳出美國政府計畫對 DeepSeek 實施全面技術封鎖。
美股雷達
美國商務部再擴大晶片管制,針對出口至中國的輝達 (NVDA-US)H20 發出新的出口許可要求,輝達本季將因此提列 55 億美元費用,周三 (16 日) 股價收跌 6.87% 至每股 104.49 美元,而面對這項最新禁令,專家認為,中國 AI 產業鏈將透過三條核心路徑展開突圍。
A股港股
據陸媒《財經》雜誌報導,IDC 2024 年中國區伺服器市場報告顯示,鯕鵬系市場份額超過 20%。國產替代加速背景下的發展根據國際市場調研機構 IDC 數據顯示,2024 年搭載鯤鵬 CPU 的伺服器在中國伺服器市場(包括 x86 伺服器和 Arm 伺服器)份額突破 20%。
科技
近日,矽谷知名投資人 Tom Davidson 及其合作夥伴發表一篇具深遠影響力的長文,預測全栈 AI 大爆炸可能率先在中國發生,文中細究智慧爆炸 (IE) 類型與發生機率,並提出當晶片規模擴大 1 萬倍時,AI 將逼近物理極限的驚人結論。Davidson 等人指出,智慧爆炸 (IE) 可分為軟體智慧爆炸、AI 技術智慧爆炸和全端智慧爆炸,這些爆炸類型由不同的回饋循環驅動,包括軟體、晶片技術和晶片生產。
科技
AI 晶片巨擘輝達 (NVDA-US) 的執行長黃仁勳最新表示,該公司正建立美國供應鏈並計劃未來四年採購千億美元的美國生產的晶片和電子產品,他還讚賞中國科技大廠華為的持續成功,並認為美國帶頭限制華為的努力「效果不佳」。在《金融時報》周四 (20 日) 刊出的專訪內容中,黃仁勳相信川普政府可加速美國 AI 產業的發展。
美股雷達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周二 (18 日) 在年度 AI 盛會 GTC 2025 上發表主題演講,內容涵蓋 AI 科技演進及計算需求、即 AI 擴展定律的預測,同時公佈輝達 Blackwell 架構最新一代產品、此後幾代產品的出貨時間計畫,以及該公司在機器人領域合作研發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