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面板





    2025-11-22
  • 根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南韓經濟人協會最新調查顯示,南韓的 10 大出口產業中已有一半被中國企業超越。報告指出,如果目前的趨勢持續,未來五年南韓的 10 大產業競爭力可能全面失守。調查涵蓋 200 多家南韓企業,其中 62% 的企業認為,中國是南韓產業的最強競爭對手,並預期中國在未來數年的發展中將持續擴大優勢。






  • 2025-11-20
  • 台股新聞

    研調機構集邦 (TrendForce) 今 (20) 日發布 11 月下旬面板價格預測評論,雖然第四季是電視面板需求的傳統淡季,但部分品牌客戶仍積極衝刺年底目標、部分品牌客戶則開始提前備貨,帶動第四季電視面板需求不減反增。而面板廠在持續有訂單的狀態下,也積極滿足客戶需求,但因為時序接近年底,除了衝刺出貨的考量,也需與客戶商定明年需求規劃,因此在面板價格上的姿態較低,甚至採用專案價格方式鼓勵客戶增加拉貨。






  • 2025-11-19
  • 台股新聞

    研調機構 TrendForce 最新研究,2025 年第三季全球 OLED 顯示器 (monitor) 出貨總量約為 64.4 萬台,季增 12%,年成長率則高達 65%。OLED 顯示器具備高畫質、廣色域、高對比、反應速度快等特性,且多數產品的刷新率高達 240Hz 以上,成功於高階電競市場引爆需求;加上面板廠、品牌廠積極行銷,預估 2025 全年出貨量將上看 262 萬台,年增率可望衝上 84%。






  • 2025-11-14
  • 台股新聞

    面板大廠友達 (2409-TW) 今 (14) 日公告,出售竹科 L3C 廠房予封測廠力成(6239-TW),交易金額 68.98 億元(含稅),預計處分利益 38.5 億元(已扣除相關處理費用及預估稅費)。友達此次出售的 L3C 廠為 3.5 代廠,自 1997 年 7 月開始生產,建物面積 10.79 萬平方公尺 (約 3.26 萬坪)。






  • 2025-11-10
  • 台股新聞

    面板雙虎今 (10) 日公告 10 月營收,雙雙呈現月減但年增,友達 (2409-TW)209.15 億元,月減 14.4%、年增 0.3%;群創 (3481-TW) 營收 182.07 億元,月減 8.3%、年增 7.7%。累計友達前 10 月營收 2321.62 億元,年減幅收斂到 0.1%;展望第四季,友達預估,由於進入淡季,顯示相關估呈現季節性衰退、垂直場域則估持穩至小幅季減,但智慧移動可望季增中高個位數百分比。






  • 2025-11-07
  • 台股新聞

    面板大廠群創 (3481-TW) 今 (7) 日公告第三季財報,每股純益 0.01 元,較上季轉盈,前三季每股純益 0.03 元;展望第四季,群創預估,顯示器及非顯示器事業都會季減低個位數百分比。群創表示,第四季時序進入面板傳統淡季,受整體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影響,面板需求將走緩,業界也持續採「按需生產」策略,面板價格可望持穩,預期面板整體供需維持平衡。






  • 台股新聞

    敦泰 (3545-TW) 今 (7) 日召開法說會,董事長胡正大表示,第四季儘管公司出貨維持成長,但因平均售價 (ASP) 下降,營收可能與第三季持平或呈現小幅下滑,而手機 OLED 驅動 IC 預計在明年第二季、第三季進入量產。胡正大說,大陸消費性電子市場持續低迷,加上整體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影響,終端需求表現疲弱,且雙 11 等促銷檔期效應逐漸減弱,品牌客戶的拉貨動能相對保守。






  • 2025-11-06
  • 台股新聞

    觸控面板廠 TPK-KY 宸鴻 (3673-TW) 今(6)日宣布重大轉型布局,董事會通過簽訂股權轉讓契約,將以總交易金額 58.07 億元,取得 ITH 奕力科技 (6962-TW) 的 23.83% 股權。此交易將使宸鴻成為奕力最大股東,並取得三席董事席位。






  • 2025-11-05
  • 科技

    研調機構集邦 (TrendForce) 今 (5) 日發布 11 月上旬面板價格預測評論,電視面板跌勢擴大、全尺寸下跌 1-3 美元不等;顯示器主流尺寸大致持平,僅 23.8 吋 VA Open Cell 面板下跌 0.1 美元,筆電 IPS 面板同樣也下跌 0.1 美元。






  • 2025-10-30
  • 科技

    隨著近期 TCL CSOT 正式宣布 t8 項目 OLED 8.6 代線開工,全球 IT OLED 面板大世代投資計畫正式進入百花齊放局面。TrendForce 表示,韓系面板廠 SDC 為市場先行者,最早啟動 8.6 代線大世代 OLED 產線投資,陸系廠商如 BOE、Visionox、TCL CSOT 也相繼啟動 8.6 代 OLED 產線投資。






  • 台股新聞

    面板廠友達 (2409-TW) 今 (30) 日召開法說,公司認為,明年大型運動賽事登場、電視平均尺寸提升、筆電換機潮顯現,加上供給端沒有新產能開出,面板供需持續正向發展,智慧移動及垂直場域也可望向上,資本支出則估大幅下降。友達表示,雖然第三季電視產品終端需求微幅衰退 2-3%,但大尺寸尤其 85 吋以上強勁成長,目前電視尺寸平均增加 1 吋,因此雖然量可能成長持平,但面積需求提升 3-5%,加上明年世界盃足球賽、冬季奧運登場,均帶動需求。






  • 台股新聞

    面板大廠友達 (2409-TW) 今 (30) 日召開法說,公告第三季財報,受匯率及面板價格之不利影響,單季轉虧、每股損失 0.17 元;累計前三季每股純益 0.52 元;第四季三大事業展望來看,顯示科技、垂直場域營收估季減,智慧移動則可望成長。






  • 2025-10-21
  • 台股新聞

    台股今 (21) 日闖關 2 萬 8 千點,但在創高賣壓湧現下,終場漲幅收斂,僅小漲 63 點,收在 27752 點,三大法人僅自營商買超,外資則轉為賣超,除了減碼面板雙虎近 7 萬張,也瞄準記憶體族群進行提款,賣超旺宏、華邦電共 3.3 萬張,買超則青睞金控股與高股息 ETF。






  • 2025-10-20
  • 台股新聞

    研調機構集邦 (TrendForce) 今 (20) 日發布 10 月下旬面板價格預測評論,電視面板因品牌在中國雙十一長假銷售不如預期、整體需求明顯降溫,大尺寸電視面板下跌 1-2 美元、筆電 IPS 面板大部分機種也跌 0.1 美元。集邦表示,電視面板因品牌客戶旺季備貨需求告一段落,整體採購動能開始走弱,加上中國十一長假促銷結果表現不佳,且國補政策已接近尾聲,品牌廠對「雙十一」的銷售前景轉趨保守,導致整體需求明顯降溫。






  • 2025-10-16
  • 台股新聞

    研調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高階 IT 顯示面板出貨報告》指出,2025 年全球筆電顯示面板出貨量預計將較去年同期成長 4%,主要受企業汰換升級需求、AI 應用導入,以及新產品推出帶動整體市場動能。在市場結構中,搭載 OLED 與 MiniLED 技術的高階筆電面板預計 2025 年將年增 9%,市佔達 8%。






  • 2025-10-09
  • 台股新聞

    面板雙虎今 (9) 日公告 9 月營收,友達 (2409-TW) 營收 244.5 億元,月、年雙減、群創 (3481-TW) 營收 199 億元則繳雙增,呈現不同調,不過,雙虎第三季營收均優於上季。友達 9 月營收 244.5 億元,月減 0.4%、年減 5.5%;第三季營收 699.1 億元,季增 1%、年減 10.1%;累計前 9 月營收 2112.46 億元,年減 0.1%,轉為衰退。






  • 2025-10-07
  • 台股新聞

    研調機構集邦 (TrendForce) 今 (7) 日發布 10 月上旬面板價格預測評論,第四季電視、顯示器、筆電面板需求走弱,不過,電視及顯示器面板透過產能調控,價格可望持穩,但部分筆電面板價格估走跌 0.1 美元。集邦表示,第四季電視年末的旺季促銷備貨趨於尾聲,部分品牌也開始陸續調節庫存之下,電視面板需求預計將開始逐漸放緩。






  • 2025-09-22
  • 台股新聞

    研調機構集邦 (TrendForce) 今 (22) 日發布 9 月下旬面板價格預測評論,預估電視及顯示器面板可望維持持平趨勢,但筆電面板進入第四季後,因應需求可能明顯下滑,跌價壓力有可能將開始浮現。集邦表示,電視面板進入第三季後,一方面品牌客戶開始針對年末促銷預作準備,另一方面部分代理商也開始增強備貨,帶動整體電視面板需求動能轉強。






  • 2025-09-17
  • 台股新聞

    市場靜待聯準會 FOMC 利率決議,觀望氣氛濃厚,台股今 (17) 日開低以 25543.91 點開出,下跌 85.73 點,儘管塑化、面板以及碳化矽族群走強,不過在台積電等電子權值股並無表現下,指數一路走低,跌近 150 點。早盤估量 4951 億元。






  • 2025-09-12
  • 台股新聞

    觸控模組廠 GIS-KY(6454-TW)(業成) 今 (12) 日召開法說會,財務長林原平表示,針對媒體報導與蘋果摺疊 iPhone 及 Vision 產品合作傳聞表示,公司立場不對單一客戶單一產品評論,不過 AR、VR 頭戴式產品確實受到多家客戶關注,公司正積極投入相關研發及量產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