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中國企業衝擊南韓出口產業!韓經濟人協會:10大出口產業5年後將被全面追趕

鉅亨網新聞中心

根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南韓經濟人協會最新調查顯示,南韓的 10 大出口產業中已有一半被中國企業超越。報告指出,如果目前的趨勢持續,未來五年南韓的 10 大產業競爭力可能全面失守。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南韓10大出口產業中一半被中國企業超越!經濟人協會:5年後將被全面追趕。(圖:Shutterstock)

調查涵蓋 200 多家南韓企業,其中 62% 的企業認為,中國是南韓產業的最強競爭對手,並預期中國在未來數年的發展中將持續擴大優勢。


南韓的 10 大出口產業包括鋼鐵、通用機械、電池、顯示面板、汽車及零部件、半導體、電子電機、船舶、石油化學及生物健康。

然而,中國企業已經在前 5 項產業的競爭力上領先韓國企業,後 5 項韓國企業暫時領先。

雖然南韓仍能依靠三星、SK 海力士等企業在半導體與電子技術領域保持優勢,但中國企業已對半導體領域展開技術追逐,正快速縮小差距。

南韓在半導體、顯示面板及動力電池等領域仍具明顯優勢,三星、SK 海力士、LG 是南韓的科技支柱。

三星同時也掌握記憶體晶片、邏輯晶片、顯示面板及動力電池四大業務,SK 海力士專注記憶體晶片與動力電池,LG 則在動力電池與顯示面板領域具國際影響力。

不過,由三星與 LG 長期主導、曾經是南韓王牌產業的顯示面板產業,隨著京東方 (000725-CN) 等中國企業持續發力,已經對南韓企業形成明顯衝擊。

在京東方 LCD 面板的衝擊下,南韓企業已基本停產 LCD 面板,轉而專注 OLED 領域以避開與中國企業直接競爭。

在 OLED 領域,京東方、TCL 科技 (000100-CN) 、華星光電也對南韓企業展開追擊,尤其在柔性 OLED 技術上,中韓企業呈現互有勝負的局面。

在動力電池領域,寧德時代 (03750-HK) 與比亞迪 (002594-CN) 已對南韓企業形成包圍式競爭,分別在磷酸鐵鋰與三元鋰技術上發展。

中國品牌動力電池大量裝載於新能源車,依靠規模化效應,競爭力持續提升。

至於鋼鐵和通用機械這兩大工業板塊,根據世界鋼協 2025 年《世界鋼鐵統計數據》,2024 年全球粗鋼總產量達 18.85 億噸,其中中國粗鋼產量占比 53.3%,表觀消費量占比 49.2%,仍穩居世界第一。

在半導體產業上,南韓憑藉三星電子,擁有先進製造設備與晶片生產線,仍領先中國企業。但若中國企業能順利取得國際先進設備,這一優勢將面臨挑戰。

南韓經濟人協會的報告指出,中國在價格、產能與政策扶持上具有優勢;美國在品牌、專業人才與核心技術專利方面占優;南韓目前僅在品牌競爭力上保持一定優勢。

儘管三星、SK 海力士、LG、現代等企業為南韓打下技術基礎,但中美兩國的衝擊仍在持續。

三星在中國市場產品銷量多年下滑,但在國際市場仍是全球銷量最高手機品牌。此外,三星製造的 OLED 顯示面板,也被中國品牌手機採用,面向海外市場銷售。

2025 年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期間,中國贈送給南韓總統的兩台小米 15 Ultra 手機,就採用南韓三星螢幕與 HP9 鏡頭,展現了中韓企業合作的全球化成功案例。

總的來說,南韓技術產業正處於中美科技戰尖端,既面臨風險,也存在合作機遇。

美國拉攏韓日企業合作抵制中國市場,而中國市場仍是國際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單一市場,與中國企業合作對南韓產業具經濟與技術雙重價值。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