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
最新數據顯示,挪威燃油車正以驚人的速度退出歷史舞台。根據挪威公路聯合會統計數據,2024 年挪威新車銷售中電動車佔比高達 88.9%,而今年 6 月更是突破 97%,創下歷史新高。作為全球重要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國,挪威 2024 年油氣總產量達 2.4 億標準立方公尺原油當量,創 2009 年來新高,其中絕大部分用於出口。
歐亞股
日產汽車計劃於 2027 財年年底(即 2028 年 3 月)停止其位於神奈川縣追濱工廠的汽車生產。此舉是日產「Re:Nissan」重組計畫的關鍵一步,旨在降低成本、縮減產能,並全面提升企業的財務與營運效率。本月月初傳出,日產與鴻海 (2317-TW) 洽談合作生產電動車,讓追濱工廠能繼續運作,日產對此否認,但不排除轉售資產或重新利用土地。
港股
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小鵬汽車 (XPEV-US) (09868-HK) 創辦人何小鵬表示,該公司今年的招聘計劃已從 6,000 人上調至 8,000 人,重點聚焦智能駕駛、AI 大模型等核心領域。何小鵬表示,隨著新增崗位的出現,小鵬汽車的員工人數今年將接近 3 萬人。
《華爾街日報》(WSJ)周二 (15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美國電動車龍頭特斯拉 (TSLA-US) 在銷售表現低迷之際,再傳高層出走。據悉,特斯拉北美區副總裁、負責銷售、服務與交付業務的 Troy Jones 已於近期離職,結束其在該公司長達 15 年的任職生涯。
美股雷達
特斯拉 (TSLA-US) 將於 23 日美股收盤後公佈第二季財報,瑞銀分析師 14 日表示,這家美國電動車製造商的股票仍然「從根本上被高估」。瑞銀析師在一份針對整個汽車產業財報的前瞻報告中寫道:「我們看到汽車業務的基本面正在惡化,100% 保證金信用收入不復存在、業績預估可能遭下修,以及一位被認為可能無心於業務的執行長,或者至少不像投資人期望的那樣專注於公司。
美股雷達
市場研究公司 Rho Motion 週二表示,6 月份全球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銷量年增 24%,顯示中國與歐洲轉向電動車的趨勢仍持續成長。Rho Motion 的數據經理查爾斯 · 萊斯特(Charles Lester)表示,儘管如此,美國電動車的銷量本月下降了 1%,在總統川普的支出法案比預期更早削減稅收抵免後,預計今年的銷量將難以回升。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汽車製造商通用汽車 (GM-US) 與南韓 LG 能源解決方案 (LG Energy Solution) 合資的 Ultium Cells 周一 (14 日) 宣布,將擴建位於田納西州 Spring Hill 的電池工廠,預計 2027 年底啟動低成本 LFP(磷酸鐵鋰)電池的商業化生產,以降低電動車成本,對抗市況轉弱的美國電動車市場。
在 2025 中國汽車論壇上,華為智慧駕駛方案產品線總裁李文廣公開表示,華為將加快實現 L3 與 L4 級自動駕駛技術的落地,並訂下明確時間表,展現挑戰國際巨頭特斯拉 (TSLA-US) 的雄心。根據李文廣的時間規劃,華為計畫在 2025 年率先推動高速 L3 級自動駕駛的試點商用,並同步展開城市道路場景下的 L4 級自駕測試。
華為與上汽集團 (600104-CN) 聯手打造的全新智選車品牌「尚界」,即將推出首款車型,主打低價家庭用車市場,價格甚至可能低至 15 萬人民幣。近日,尚界汽車在微博官宣「尚界上場!」,華為終端 BG 董事長余承東也轉發並表示:「尚界上場!今秋敬請期待!」進一步證實,代表尚界即將正式進入電動車戰局,擔任打入低價市場的重要角色。
中國廣汽集團 (601238-CN) 旗下 Jeep 品牌廣汽菲克管理人近日公告,因公司已無重整可能,經債權人委員會同意,已向長沙中院申請破產。這也代表大指揮官、指南者、自由光、自由俠等 Jeep 將全面停產,宣告中國國產 Jeep 時代正式結束。
儘管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高關稅政策成為全球經濟關注核心,歐盟與中國之間緊張的貿易關係卻沒有像專家預期的會降溫,而是持續升溫。根據《CNBC》報導,雙方近期互相指控不公平貿易行為,並採取報復性關稅措施,使歐中貿易局勢陷入近年最嚴重的對立。近日歐盟禁止中國企業參與公共醫療設備標案,而中國也隨即對歐洲相關產品祭出進口限制。
特斯拉 (TSLA-US) 周五 (11 日) 以股價上漲為艱難的一周劃下句點,除了執行長馬斯克與美國總統川普再次隔空互罵拖累本周走勢之外,電池供應鏈也傳出利空消息。在此同時,投資人靜待 7 月 23 日的第 2 季財報公布。日經新聞周五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由於特斯拉電動車銷售下滑,電池供應商 Panasonic 將延後美國電池廠全面投產的時間表。
美股雷達
《彭博》周五 (11 日) 引述知情人士說法稱,特斯拉 (TSLA-US) 將於下周二在印度孟買開設首家展示間,最快 8 月開始交車。面對全球銷售放緩,馬斯克領導的電動車製造商寄望開拓全球第三大汽車市場,以刺激新需求。首家展示間開幕象徵特斯拉正式進軍印度市場,潛在消費者將可在實體門市了解車款定價、選項和配備資訊。
台股新聞
裕慶 - KY(6965-TW) 今 (10) 日公布最新營收資訊,裕慶 - KY2025 年 6 月營收達 3.16 億元,月增 22.64%、年增 20.24%,創歷年同期次高;2025 年第二季營收 8.14 億元,季增 3.89%,年減 3.26;除商用貨架業務之外,裕慶 - KY 自 6 月起開始正式交付中國地區電動車引擎生產治具架新訂單。
美股雷達
特斯拉 (TSLA-US) 執行長馬斯克周四 (10 日) 在社群平台 X 發文表示,旗下人工智慧 (AI) 聊天機器人「Grok AI」將於「最慢下周」在特斯拉車輛中上線。這是馬斯克近期推動 AI 整合的一大進展,也代表他創辦的新創公司 xAI 與特斯拉的產品生態進一步接軌。
特斯拉 (TSLA-US) 董事會周四 (10 日) 宣布,公司年度股東大會將於 11 月 6 日舉行,並將提交股東提案以納入委託書的截止日期訂為 7 月 31 日。這項決定是在 27 位大型股東聯名施壓後作出的,他們要求公司在 7 月 13 日前確定會議日期,否則將違反德州公司法相關規定。
保時捷在中國市場的銷量進一步承壓,保時捷周二(8 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球市場銷量為 14.6 萬輛,較一年前降 6%,中國市場的銷量銳減 28%。據《第一財經》報導,保時捷於 2001 年進入中國市場,此後銷量不斷攀升,2015 年中國成為保時捷全球最大單一市場,在 2021 年銷量巔峰期,保時捷在華銷量接近 10 萬輛。
美股雷達
電動車新創業者 Lucid 集團 (LCID-US) 周二 (8 日) 宣布,旗下 Air Grand Touring 以單次充電行駛 749 英里 (1205 公里) 的成績,刷新電動車單次充電可行駛最長距離的金氏世界紀錄,股價一度大漲逾 10%。
台股新聞
汽車零組件廠精確 (3162-TW) 公布 6 月營收為 5.66 億元,月減 11.44%,年增 58.82%,為去年 11 月以來相對低點,仍創下同期新高紀錄,精確表示,即將進入傳統旺季,再加上近期精確塞爾維亞廠接獲英國電動車新勢力 Forseven 10 年人民幣 3.7 億元新訂單,短中長線成長動能均無虞。
美股雷達
全球首富馬斯克與美國總統川普鬧翻後宣布成立「美國黨」,長期看多特斯拉 (TSLA-US) 的知名科技分析師 Dan Ives 在 X 平台上向董事會提出三個建議,包括監督這位執行長的政治活動,卻遭馬斯克回嗆,要他「閉嘴」。在 Wedbush 證券任職的 Ives 是華爾街最看好特斯拉的分析師,他目前對特斯拉目標價是每股 500 美元,高居 FactSet 追蹤所有分析師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