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電動車





    2025-05-08
  • 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 (01211-HK) 正悄悄向投資人釋出長期擴張藍圖。根據《路透》周四 (8 日) 引述多位知情人士報導,比亞迪目標在 2030 年前,實現其全球銷售中「一半來自中國以外市場」,意味著該公司將與豐田汽車 (Toyota) 與福斯汽車 (Volkswagen) 等傳統汽車巨頭直接競爭全球市占。






  • 南韓電池製造商 LG 新能源 (LGES) 今(8)日表示,已經用 3 兆韓元 (約 715 億台幣) 收購美國通用汽車在密西根州合資電池廠的全部股份。《韓聯社》報導,LGES 在新聞稿中表示,收購位於密西根州蘭辛的 Ultium Cells JV 3 號工廠是一項「戰略決策」,旨在減輕公司新設施投資的負擔,並提高其美國工廠的營運效率。






  • 2025-05-07
  • 台股新聞

    日本三菱汽車今 (7) 日宣布與鴻華先進簽署合作備忘錄,將藉此發展電動車,並由裕隆 (2201-TW) 負責生產,裕隆對此回應,此為台灣汽車打開國際市場機會,具指標意義,預計明年下半年在大洋洲地區 (澳洲與紐西蘭) 上市。日本三菱汽車與鴻華先進開發的電動車 (EV) 將進行供應和開展的進一步討論,此款供應給日本三菱汽車的 OEM 電動車型,由裕隆與鴻海合資的鴻華先進負責開發,並由裕隆負責生產,規劃於明年下半年在紐澳地區上市。






  • 美股雷達

    美國電動車製造商 Rivian(RIVN-US) 週二(6 日)公布 2025 年第一季財報,超出華爾街預期,然而,受川普政府關稅政策影響,該公司也調降了 2025 年的交車量和資本支出預測。Rivian 在 2025 年第一季毛利 2.06 億美元,是該公司連續第二個季度實現毛利。






  • 儘管英國和德國 4 月對電動車的需求有所上升,但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TSLA-US) 在這兩個國家的新車銷量仍降至兩年來新低,大約分別較一年前銳減 62% 和 46%。據《路透社》報導,德國聯邦汽車運輸管理局(KBA)周二(6 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特斯拉 4 月在德國僅售出 885 輛車,較去年同期驟降 45.9%,銷量連續第四個月下滑。






  • 2025-05-06
  • 歐洲最大道路救援組織德國汽車俱樂部 (ADAC) 最新研究指出,電動車故障率顯著低於傳統燃油車,這一趨勢隨車輛年齡增長愈發明顯。該機構基於 2020 至 2022 年註冊的 159 款車型、涵蓋 360 萬次救援數據的分析表明,電動車正逐步擺脫「脆弱科技產品」的偏見,展現出超越燃油車的可靠性。






  • 2025-05-05
  • 美國晶片製造商安森美半導體 (ON Semiconductor, Onsemi) 周一 (5 日) 美股盤前公布第一季財報,營收與調整後每股盈餘均優於市場預期,並上調第二季 (本季) 財測,即便受車市關稅與全球需求疲弱壓力,公司仍展現對電動車領域需求的信心。






  • 2025-05-02
  • 美股雷達

    中國電動車製造商蔚來汽車 (NIO-US)、小鵬 (XPEV-US) 以及理想汽車 (LI-US) 周四 (1 日) ADR 早盤股價因其強勁的交車數據而上漲。根據報導,這三家公司 4 月的交車量顯示出顯著的增長,這對於整個電動車市場來說是一大利多,但同時也意味特斯拉面臨著更加激烈的競爭。






  • 2025-05-01
  • 美股雷達

    日前,美國福特汽車 (F-US) 悄悄喊停其內部代號為 FNV4 的電氣架構開發計畫。這項被視為與特斯拉 (TSLA-US) 等電動車先驅競爭的關鍵專案,原本旨在打造福特新一代車輛的大腦,統一軟體平台、降低成本並提升品質,適用於燃油車與電動車。






  • 2025-04-30
  • 德國汽車大廠福斯汽車 (Volkswagen) 周三 (30 日) 公布第一季 (截至 3/31) 財報,稅後淨利年減近 41% 至 21.9 億歐元,不僅低於市場預期,也反映在電動車轉型壓力與美國貿易政策變動下的營運挑戰。公司警告,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加徵汽車關稅的政策走向仍難預測,可能拖累全年表現逼近財測下緣。






  • 2025-04-29
  • 台股新聞

    東元 (1504-TW) 今 (28) 日指出,首度攜手美國 2 家子公司,東元西屋馬達公司和充電樁解決方案銷售公司 NexE,以及新併購的電動車扁線馬達易唯科電機 (EVK Motor) 共同參展,展示用於電動車動力系統的電驅橋解決方案、高功率快速充電樁等產品與服務。






  • 美股雷達

    花旗預計,中國電動車廠蔚來汽車 (NIO-US) 股票很快就會迎來好消息。分析師 Jeff Chung 周日 (27 日) 將蔚來汽車股票標註 30 天的積極「催化劑觀察」。催化劑觀察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的,當花旗看到某些將在短期內影響股價的事件時,就會使用該觀察標註。






  • 歐亞股

    據《IT 之家》周一(28 日)報導,在 2025 年上海車展期間,保時捷執行長奧博穆透露一項重要消息:未來兩到三年內,保時捷可能停止在中國市場銷售電動車。據《界面新聞》報導,奧博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保時捷在中國的電動車銷量相對較低,但其並未透露具體銷售情況。






  • 2025-04-25
  • 港股

    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 (01211-HK) 於周五 (25 日) 公布最新財報,2025 年第一季淨利年增超過一倍,達人民幣 91.5 億元 (以下單位皆同),不僅符合先前財測區間 (85 億至 100 億元),更進一步突顯其在電動車市場對特斯拉的領先地位。






  • 美股雷達

    特斯拉 (TSLA-US) 及其他美國汽車製造商總算等來政策利多。美國交通部周四 (24 日) 表示,為了加速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計劃免除部分安全要求,並放寬事故報告的相關規則。交通部長 Sean Duffy 指出,政府意識到自動駕駛是一場風險極高的創新競賽,因此新的政策框架將顯著減少繁瑣的手續,並將產業置於統一的國家標準之下。






  • 2025-04-24
  • 美股雷達

    特斯拉周三 (23 日) 收盤大漲逾 5%,雖然第 1 季財報表現令人大失所望,但執行長馬斯克表示自 5 月起將大幅縮減在川普政府旗下「政府效率部」(DOGE) 的工作時間,讓投資人大為振奮。特斯拉大多頭、Wedbush 分析師 Dan Ives 表示,特斯拉即將「翻開新篇章」,「比數字更重要的是,這是馬斯克可以改變方向的時機,與股東 / 員工好好對話,遠離 DOGE 和川普白宮的話題,重新兌現擔任特斯拉執行長的承諾。






  • 2025-04-23
  • 港股

    中國電動車龍頭比亞迪 (01211-HK) 正全面重整其歐洲業務版圖,試圖扭轉在當地市場初期佈局失誤的局勢。路透周三 (23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比亞迪過去在經銷網路布局、當地高層任用與產品策略方面錯判情勢,如今正透過擴大通路、延攬歐洲汽車高管並加重插電式油電混合車 (PHEV) 布局,重新搶攻歐洲這一關鍵出口市場。






  • 台股新聞

    經濟部今 (23) 日說明,未來電力需求評估,資料中心及 AI 新興產業發展趨勢、電子大廠未來設廠新增用電需求、運具電動化政策目標等皆已納入考量,並逐年盤點電力需求,並強調綠電部分,在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審定會把關下,光電躉購費率已「便宜」很多,從 2010 年每度 11.76 元,下降至 2025 年每度 4.49 元,下降幅度約 6 成。






  • 台股新聞

    泓德能源 (6873-TW) 今 (23) 日出席「2025 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也攜手與士電 (1503-TW) 合資成立新星充電,並在會中亮相充電樁相關產品,並指出其符合多項充電協議,在士電湖口廠進行製造,為台灣製產品。泓德能源此次以雙展區規模聯合展出虛擬電廠概念下的多項智慧能源解決方案,包括「光儲充解決方案」、「充電站營運解決方案」、「智慧住宅解決方案」以及偕同策略夥伴台灣大哥大共同推出的「智慧能源管理解決方案」,和自有品牌 TITAN 全系列充電樁設備,完整呈現整合實力與應用落地能力。






  • 歐亞股

    日產汽車公司承諾,2026 年底前將在中國追加投資人民幣 100 億元 (約 14 億美元),並表示中國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是推動其電動車發展的肥沃土壤,而電動車正是日產為重振業務亟需加強的領域。日產中國區負責人馬智欣(Stephen Ma)週三 (23 日) 在上海車展表示,「中國發展如此迅速,我們希望留下來並參與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