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電動車





    2025-08-12
  • 美股雷達

    據《CNBC》周一 (11 日) 報導,福特汽車 (F-US) 宣布投資 20 億美元於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組裝廠,專門生產平價電動車。加上先前規劃的密西根州電池廠 30 億美元投資,將創造或保障近 4000 個就業機會。「我們採取激進做法來解決非常艱難的挑戰:創造能在各方面都讓顧客滿意的平價車款——設計、創新、靈活性、空間、駕駛樂趣和持有成本——並且由美國勞工製造,」福特執行長 Jim Farley 在新聞稿中表示。






  • 2025-08-11
  • 根據《彭博》周一 (11 日) 報導,福特汽車 (F-US) 宣布將投資 50 億美元打造全新「通用電動車平台」(universal EV platform),推出平價電動車產品線,試圖在虧損不斷的電動車業務中打入大眾市場,與比亞迪(01211-HK)、吉利等中國電動車巨擘正面競爭。






  • 美股雷達

    據《CNBC》周一 (11 日) 報導,全球電池龍頭寧德時代 (03750-HK) 因許可證到期,旗下中國重要鋰礦暫停營運,市場擔心供應短缺推升鋰價。美國鋰礦大廠雅保 (ALB-US) 應聲大漲 11%,鋰礦 ETF 也勁揚 6%。寧德時代證實,位於江西省的宜春項目因採礦許可證周六到期,已暫停生產作業。






  • 印度重工部日前發布聲明,將價值 1090 億盧比 (約 373 億台幣) 的電動車補貼實施期限從原定的 2026 年 3 月底延至 2028 年 3 月底。印度這項電動車補貼計畫於 2024 年 9 月正式啟動,目標是推動電動車在印度的快速普及。






  • 據美國《CNBC》上周五(8 日)報導,為了在最後期限前享受每輛 7,500 美元稅額抵免,美國消費者競相購買電動車,7 月電動車佔當月全部乘用車銷量的比重創下歷史新高。美國汽車咨詢公司 Cox Automotive 的數據顯示,7 月美國消費者共購買近 130,100 輛新電動車,較一年前激增近 20%,是有紀錄以來第二高月度銷量,僅次於去年 12 月的約 136,000 輛。






  • 2025-08-09
  • 美股雷達

    根據《CNBC》周五 (8 日) 報導,特斯拉 (TSLA-US) 獲得德州叫車服務營運執照,可在全州與 Uber(UBER-US)、Lyft(LYFT-US)等公司競爭。德州許可證有效至 2026 年 8 月,允許使用「自動駕駛車輛」且無需配置安全駕駛員。






  • 2025-08-08
  • 歐亞股

    中國汽車銷量成長放緩,7 月乘用車零售銷量年增率從 6 月的 18% 驟降至 6.3%,達 180 萬輛。《華爾街日報》周五 (8 日) 指出,這反映出北京遏制全球最大汽車市場價格戰的努力開始見效,車商減少促銷活動,消費者轉為觀望。根據中國乘用車市場協會 (CPCA) 公布的數據顯示,7 月乘用車零售銷量達 180 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 6.3%,增幅遠低於 6 月的 18%。






  • 2025-08-07
  • 本田汽車 (Honda Motor) 周三 (6 日) 公布截至 6 月底的 2025 會計年度第一季 (4-6 月) 財報,該季淨利年減 50%,不如市場預期,主因美國新關稅生效與電動車相關一次性損失。不過,公司也調升全年財測,指出關稅衝擊小於預期,且日元走貶有助出口與海外收益折算。






  • 2025-08-06
  • 美股雷達

    電動車製造商 Rivian(RVIN-US)、Lucid(LCID-US) 周二 (5 日) 雙雙公布令人失望的財報,對今年的展望也都萎靡不振,顯示電動車製造商正因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和取消購車抵稅等政策受重傷。Rivian 周二盤後下跌 4.6%,Lucid 重挫 8.3%。






  • 2025-08-05
  • 綜合外媒周二 (5 日) 報導,特斯拉 (TSLA-US) 在歐洲主要電動車市場的銷售持續低迷,市占進一步被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 (01211-HK) 蠶食。最新數據顯示,特斯拉 7 月在德國和英國的銷售分別年減逾 55%,而比亞迪同期銷量則呈現爆發式成長。






  • 台股新聞

    針對媒體關注中國電動車品牌比亞迪(BYD)透過代理商太古汽車積極引入台灣市場,經濟部今(5)日表示,政府將基於國家安全、車輛安全、資訊安全及產業發展等多重考量,嚴格防堵中國品牌車以各種形式進入台灣市場。經濟部表示,目前法規已禁止中國大陸製整車直接進口至台灣。






  • 2025-08-04
  • 美股雷達

    《路透》周一 (4 日) 獨家報導指出,研究機構標普全球汽車 (S&P Global Mobility) 的數據顯示,特斯拉 (TSLA-US) 在美國的品牌忠誠度自去年執行長馬斯克公開支持美國總統川普後大幅下滑,從去年 6 月的 73% 高峰一路降至今年 3 月的 49.9%,跌破產業平均水準,隨後雖回升至 5 月的 57.4%,但仍落後雪佛蘭與福特(F-US),與豐田大致相當。






  • 台股新聞

    安森美 (ON-US) 今 (4) 日宣佈,小米部分 YU7 電動 SUV 車型配備的 800V 驅動平臺,由安森美的 EliteSiC M3e 技術提供支援。EliteSiC M3e 平臺具有卓越的性能和效率,使汽車製造商能夠為電動汽車 (EV) 設計更小、更輕、更堅固的牽引系統。






  •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今 (4) 日公告,出售位於美國俄亥俄州的 Lordstown 部分土地及廠房、機器設備,總交易金額 3.75 億美元 (約新台幣 112 億元)、處分利益 1.69 億美元 (約新台幣 50 億元)。據了解,Lordstown 廠區面積達 620 萬平方英尺,是德州休士頓新廠用地的 6 倍,此次處分的部分為土地近 600 英畝、廠房 604 萬平方英尺,交易對象為 CRESCENT DUNE。






  • 2025-08-02
  • 美股雷達

    美國佛羅里達州一陪審團週五 (1 日) 裁定,特斯拉應對 2019 年發生的一起致命自動駕駛車禍負部分責任,並需支付總額達 2.425 億美元的賠償金予死者家屬與重傷倖存者,特斯拉隨後宣布將提起上訴。特斯拉 (TSLA-US) 股價週五 (1 日) 下挫 1.8%,年初至今跌幅擴大至 25%,成為科技巨頭中表現最疲弱的幾家公司之一。






  • 2025-07-31
  • 美股雷達

    福特汽車 (F-US) 第二季財報表現超出市場預期,然而卻也揭露了因關稅而承受的巨額成本衝擊。福特股價在財報發布後波動劇烈,盤後交易一度下跌逾 4%。公司預計將於 8 月 11 日舉辦活動,揭示在美國設計和製造突破性電動車的計畫。關稅影響與全年展望福特在第二季就已支付了 8 億美元的關稅費用。






  • 港股

    據《彭博》周三 (30 日) 報導,儘管全球電動車需求疲軟、電池價格下跌,中國電池巨頭寧德時代展現強大的獲利能力,第 2 季獲利大增 34%,達 166 億人民幣(23 億美元),優於分析師預期。根據彭博計算,寧德時代截至 6 月 30 日的 3 個月淨利達 166 億人民幣 (23 億美元),據該公司周三向港交所提交的文件顯示,上半年獲利成長 33% 至 305 億人民幣。






  • 2025-07-30
  • 歐亞股

    豐田汽車 2025 年上半年銷量超過 554 萬輛,時隔三年再度創下新高,主要受益於核心市場對油電混合車的強勁需求,抵消了川普對進口汽車加徵關稅所帶來的不利影響。豐田公司週三表示,包括旗下子公司大發工業公司與日野汽車公司的銷量在內,豐田在 1 月至 6 月間的全球銷量成長了 7.4%,達到為 5,544,880 輛。






  • 2025-07-29
  • 美股雷達

    據《CNBC》周二 (29 日) 報導,中國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成為中美貿易戰的強力武器,而美國正積極扭轉這一劣勢。7 月時,美國國防部宣布 4 億美元投資 MP Materials (MP-US)重建本土供應鏈,但專家認為短期內仍難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 美股雷達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 (TSLA-US) 執行長馬斯克週一 (28 日) 證實,已與三星簽署 165 億美元 (約新台幣 4,865 億元) 合約,最新一代車用 AI 晶片「AI6」將交由三星代工,對此,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給出五大分析。特斯拉與三星合作預計將持續至 2033 年底,預計將有助提振三星代工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