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
外匯
由於市場對日本央行 (BOJ) 升息的預期持續降溫,日元匯率近期呈現加速貶值態勢,兌美元(USDJPY)匯率表現在今 (16) 日亞洲匯市早盤貶破 149 大關,創 4 月初以來新低,這一走勢反映出多重利空因素正在對日元形成持續壓制。從宏觀政策面來看,BOJ 今年內升息機率正急劇降低。
日元兌美元匯率周二 (15 日) 徘徊在 147.6 左右,接近兩個月來的最弱,貿易緊張局勢持續打壓了市場情緒。不僅如此,日元近期兌其他主要貨幣也出現全面貶值,兌瑞士法郎跌至歷史新低,兌歐元則跌至 1 年來低點。日媒報導認為,市場對日本經濟減速的擔憂加劇,且日本央行早期升息的預期減退,是導致日元拋售的兩大主因。
據《彭博》引述知情人士透露,日本央行官員很可能在本月底的政策會議上,考慮至少上調一項通膨預測。此舉主要因應稻米和食品相關價格超預期上漲,以及油價走高。日本央行將在 7 月 31 日的會議結束時更新其季度展望報告。市場普遍預期,日本央行將在此次會議上維持基準利率在 0.5% 不變,並上修通膨預期。
高盛周五 (11 日) 表示,日本央行未來決定出售其持有的 ETF 時,將逐步在市場上出售,而不會選擇將其轉移給政府實體等其他方案。日本央行自 2010 年起,為刺激經濟而實施超寬鬆貨幣政策,期間共購入 37 兆日元的 ETF,目前市值約為 70 兆日元。
國際政經
今年夏天,全球金融市場最出人意料的「黑天鵝」事件,竟源自於日本的一碗米飯。這場看似普通的糧食危機,正演變成可能撼動全球金融體系的系統性風險。《華爾街見聞》報導,日本正面臨二戰過後最嚴重的稻米危機。過去一年,東京超市的米價飆漲近 100%,5 公斤裝的白米售價突破 4200 日元,創 30 年新高且儘管所費不貲,仍頻頻被搶購一空,限購措施成為常態。
歐亞股
日銀 (日本央行 / BOJ) 前副總裁中曾宏 (Hiroshi Nakaso) 周二 (8 日) 表示,日本通膨風險正逐漸上升,銀行仍有進一步升息的空間。他強調,儘管當前利率已兩度上調,但實質利率仍深陷負值,「再升息幾次,對日本寬鬆貨幣環境的實質影響也有限」。
國際政經
《彭博》周四 (3 日) 報導,日本 2025 年度的全國性薪資談判已落幕,根據全國最大勞工聯盟「連合」(Rengo)最新公布的最終結果,今年勞工平均獲得 5.25% 的加薪幅度,創下 34 年來最大漲幅。儘管低於 3 月公布的初步數據 (5.46%),仍顯示薪資與物價形成良性循環的跡象,為日銀(日本央行 / BOJ) 升息提供了進一步支撐。
歐亞股
日本企業在今年的年度勞資談判中,平均加薪幅度達到 5.25%,創下 34 年來最大的漲幅。擁有 700 萬會員的日本工會聯合會 (Rengo),周四 (3 日) 公布年度勞資談判最終統計結果,發布日本薪資連續第 3 年的強勁增長。在經歷了數十年停滯不前後,穩定的薪資增長正成為這個國家新的常態。
國際政經
日本央行政策委員高田創周四 (3 日) 發表演說,釋出明確訊息,暗示央行目前的利率升息周期僅是暫時性「暫停」,而非「停止」,並指出若美中貿易談判取得進展,日本央行應準備好重啟政策緊縮。高田創此番鷹派言論,即使在美國總統川普威脅對日本商品課徵更高關稅、經濟前景蒙上陰影之際,仍顯得強硬。
歐亞股
日本銀行 (日本央行 / BOJ) 總裁植田和男周二 (7/1) 表示,在考慮下一次升息前,仍需要取得更多有關通膨與經濟的數據,暗示央行短期內不急於再度調整利率政策。植田是在葡萄牙辛特拉出席歐洲央行 (ECB) 年度論壇時發表上述談話。他指出:「我們仍需要更多有關通膨的資訊才能做決定。
外匯
日元在 7 月的開局符合歷史規律,在過去的 5 年裡,日元每逢 7 月都上漲,依據今年以來的日元走勢,這一紀錄似乎有望延續。截至 6 月底,日元兌美元匯率在過去 6 個月內已累計上漲 9%,創下近年來最佳上半年表現。自 2020 年以來,日元每年 7 月都會攀升,兌美元的平均漲幅為 2.8%,是向來表現最強勁的 1 個月份。
歐亞股
日本 5 月工廠產出增長大幅放緩,遠遜於市場預期。日本政府周一 (30 日) 公布數據顯示,受美國對汽車徵收關稅等外部需求疲軟影響,工業活動承壓。經濟產業省的數據指出,5 月工業產出僅增長 0.5%,遠低於市場普遍預期的 3.4% 增幅,而上個月為下降 1.1%。
基金
日元持續維持低檔,臺銀今 (17) 日牌告匯價,日元兌台幣現金匯率賣出價來到 0.2076,買入價更是跌破 0.2 關卡的 0.1948,對於想囤日元到日本旅遊正是「甜甜價」,不只日元,日股表現也值得關注。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分析,邁入通膨環境經濟正常化、企業治理改革與評價低廉等日本獨有的三大結構性優勢,才是持續吸引資金進駐日股的關鍵。
歐亞股
日本央行 (日銀) 周二 (17 日) 維持利率不變,符合市場普遍預期,並表示將從下一個財政年度開始放緩縮減購債規模。日本央行繼 1 月升息 25 個基點後,連續第三次會議將基準政策利率維持在 0.5%。央行表示,已決定從明年開始放緩縮減購債規模。
外匯
日本央行即將召開貨幣政策會議,市場普遍預期其將維持 0.5% 的基準利率不變,而核心焦點將集中於央行更新的政府債券購買縮減計畫。這是日本央行首次將量化緊縮 (QT) 計畫延伸至新財年,全球債券市場正高度關注其「剎車」力度。自去年 3 月廢除負利率及殖利率曲線控制 (YCC) 後,日本央行於去年夏天開始縮減購債。
美股雷達
未來一週,全球金融市場的目光將聚焦於多場重要的央行會議,包括美國聯準會 (Fed)、英國央行和日本央行,同時英國和日本的通膨數據,以及美國和中國的活動數據也將受到密切關注。本週,瑞士、挪威、瑞典、土耳其和菲律賓等國家的中央銀行也將召開利率決策會議。
歐亞股
《華爾街日報》(WSJ)周五 (13 日) 報導,在全球貿易談判尚未明朗、關稅不確定性持續下,日銀 (日本央行 / BOJ) 預料將在下周的貨幣政策會議中維持利率不變,並可能針對縮減公債購買進行進一步討論。日本央行將於下周二 (17 日) 結束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外界普遍預期將維持政策利率在 0.5% 水準,該利率自 1 月升息以來便未再調整。
外匯
日本央行前委員政井貴子周四 (12 日) 表示,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可能已經讓日本央行的升息周期結束,由於預計出口將受到打擊,日本進一步升息的可能性正在迅速下降。與現任決策者保持密切聯繫的政井表示,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正在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干擾,這可能會打擊日本的出口、產出、薪資成長和消費。
外匯
日本央行總裁植田和男周二 (10 日) 重申,若潛在通膨加速朝向其 2% 目標,央行將準備持續升息。由於植田的談話強調通膨距離目標尚遠,並以及提及可能需要為經濟提供支持的可能性,市場解讀為日本央行下一次升息行動可能比預期更晚。日元兌美元在植田發言後短暫走弱。
外匯
日本前外匯事務最高官員 Mitsuhiro Furusawa 周五 (6 日) 表示,日元兌美元匯率可能在年底前升至 135-140 區間。他曾擔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現為三井住友銀行全球金融研究所所長,其觀點被視為洞察日本央行決策的重要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