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
歐亞股
日銀 (日本央行 / BOJ(周三 (21 日) 結束兩日債市聽證會,與來自大型銀行、保險公司與資產管理機構的市場參與者進行溝通。多數意見分歧明顯,反映出對日銀後續縮減公債購買規模 (量化緊縮 / 縮表 / QT) 速度的看法不一,凸顯決策難度,也引發市場對長天期債券供需失衡的擔憂。
日本主權債市正向日本央行 (BOJ) 發出警訊,顯示縮減購債規模需要慎之又慎。本周市場壓力顯著,投資人迴避公債拍賣導致殖利率飆升,恰逢市場參與者與日本央行官員就縮減購債進行討論之際。首相石破茂將日本財政狀況比作希臘的言論,凸顯出財政與貨幣政策的嚴峻性。
日本國債市場周二 (20 日) 遭遇標誌性衝擊,該國 20 年期國債拍賣創 2012 年來最差紀錄,投標倍數從上月 2.96 倍驟降至 2.5 倍,尾差指標更從 0.34 飆升至 1.14,刷新 1987 年以來的歷史高點紀錄。日本 20 年期國債殖利率單日飆升約 15 個基點至 2.555%,創 2000 年 10 月以來新高;30 年期同步攀升至 3.1% 的歷史新高。
歐亞股
根據《彭博》周二 (20 日) 報導,儘管市場對日銀 (日本央行 / BOJ) 縮減公債購買規模的看法分歧,但日銀目前仍有望維持每季約 4,000 億日元的步調持續縮減購債,並可能在 2026 年 3 月以後持續減碼,邁向貨幣政策正常化之路。
歐亞股
日本銀行 (日銀) 本週將與市場參與者徵詢意見,以了解他們對於應以何種力度實施量化緊縮政策的看法,因為在其開始縮減大規模購債近一年後,殖利率正在飆升。日本銀行將於 20 日與銀行及證券公司代表舉行兩場會議,以聽取他們對央行當前及未來退出債券市場步調的看法。
日本央行副總裁內田真一指出,如果未來經濟和物價的改善符合央行的預測,央行將會持續提高利率。他周一 (19 日) 向國會議員表示,如果日本經濟從美國加徵關稅的負面預期中反彈,基礎通膨率保持在央行目標 2% 附近,央行將會繼續升息。內田同時提到,日本的基礎通膨在經歷一段時間的增長放緩後,有可能會重新加速。
未來一周,中國零售銷售與工業生產數據將為美國關稅政策影響提供重要指引,周四 (22 日) 公布的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初值也將為市場提供更詳細的觀察,以了解主要經濟體面對全球貿易狀況改變時的經濟韌性。PMI 調查數據顯示全球經濟上月走緩至近一年半最低水位,全球出口創兩年多最大降幅,商業樂觀情緒跌至疫情爆發初期以來最低水平。
歐亞股
日銀 (日本央行 / BOJ 將於本周四 (5/2) 舉行貨幣政策會議,預料利率維持不變,同時警告美國關稅升溫對脆弱經濟帶來的新風險,可能讓貨幣政策暫時停滯。消息人士透露,由於國際貨幣基金 (IMF) 近期下修全球成長預測,加上各國政策制定者憂心美國貿易政策進一步衝擊經濟,這些因素可能影響日銀總裁植田和男的決策態度。
歐亞股
根據多家外媒周一 (21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日銀 (日本央行 / BOJ) 預計將在 4 月 30 日至 5 月 1 日召開的政策會議中,維持其逐步升息的政策基調不變,儘管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再度拋出新一輪關稅措施,對全球貿易前景增添不確定性。
外匯
日元兌美元匯率周一 (21 日) 升至 141 日元以上,創下 7 個月以來的新高。日元走強的主要原因是美元走軟,這與市場對美國聯準會獨立性的擔憂日益加劇有關。此前有報導指出,白宮正在探討撤換聯準會主席鮑爾的可能性,因為川普總統對聯準會不願降息愈加感到不滿。
歐亞股
日本內務省周五 (18 日) 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三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較去年同期上漲了 3.2%。這已是連續第 4 個月,CPI 年增率達到或超過 3%。若排除新鮮食品價格,三月份的通膨率較二月份上升了 0.2 個百分點。其中,日本的主食—米飯價格的年漲幅更是驚人,高達 92.1%,是自 1971 年有可比數據以來最大的漲幅,且已連續 6 個月創下米價通膨的新高。
歐亞股
日本央行總裁植田和男(Kazuo Ueda)週四 (17 日) 警告,川普關稅政策不確定性急劇上升,而且發展至「糟糕的局面」,並暗示目前的升息周期可能將走向暫停。植田和男指出,在實際利率極低的情況下,如果經濟和物價走勢符合央行的預期,日本央行將繼續升息。
外匯
高盛分析師表示,如果日元兌美元匯率升值至接近 130 的水準,且日本持續性通膨的前景減弱,日本央行可能會考慮暫停其升息步調。由 Akira Otani 領導的高盛經濟學家在周一 (14 日) 發布的報告中指出,日元大幅升值可能會壓縮日本出口商的利潤,降低進口價格,抑制國內投資並削弱薪資增長,這將對日本央行維持緊縮政策構成挑戰。
外匯
在全球對美國總統川普發起貿易戰的擔憂日益加劇之際,日元本月已成為主要貨幣中兌美元表現最佳的貨幣之一。由於美國關稅推動避險需求,同時交易員重新評估日本央行的升息路徑,對日元的樂觀情緒,正在避險基金和資產管理公司之間蔓延。上周,日元兌美元匯率上漲 2.3%,並於周五觸及 9 月以來最高。
美股雷達
經過一周的劇烈震盪後,投資人希望市場能在即將來到的復活節長假前趨於平靜,但對於關稅不確定性、中美貿易衝突升溫以及對經濟嚴重衝擊的擔憂依然存在,美國周三 (16 日) 公布的零售銷售數據,以及美國企業持續公布的最新一季財報成績單將成本周焦點。此外,歐洲央行和加拿大央行的利率決定也將受到密切關注,而在亞洲,市場也將聚焦於中國發布的大量經濟數據,以及新加坡和南韓的利率決定。
國際政經
花旗銀行周四 (10 日) 下調對日本 2025 年經濟成長的預期,主張日本受美國提高貿易關稅的衝擊,日本央行今年恐不會再升息。花旗預期日本今年國內生產毛額 (GDP) 成長 0.9%,低於先前預測的 1.4%;2026 年 GDP 預計將成長 0.8%,也自先前預測的 1.1% 下降。
美國財長貝森特周三 (9 日) 接受《福斯商業新聞台》訪問時表示,他並不擔心近期日元兌美元(USDJPY) 走強,稱其反映日本經濟復甦與升息預期,專家最新分析指出,貝森特的表態可能暗含對日本施壓,彷彿是間接向日本央行 (BOJ) 喊話升息、要讓日元升值。
外匯
美國總統川普最新宣布的汽車關稅政策,為日本經濟前景增添變數,據《彭博》報導,多位觀察家認為,美國此舉大幅降低了日本央行在 5 月 1 日結束的下一次董事會議上升息的可能性。此項美國的公告正值日本央行尋求適當時機升息,以應對持續略高於目標的消費者物價通膨之際。
歐亞股
日本央行總裁植田和男週三 (26 日) 表示,如果經濟和物價發展符合央行的預測,將繼續升息。植田周三國會進行半年度報告時表示,在截至 2027 年 3 月的預測期後半段,物價趨勢可能與日本央行的目標一致。植田指出,日本近期「非常高」的通膨主要是受進口成本和食品價格上漲等暫時性因素推動,這些因素很可能會消退。
歐亞股
日本總務省 21 日公布經濟數據指出,日本 2 月核心通膨率達 3%,超乎市場預期,這增強日本銀行 (日本央行;BoJ) 進一步升息的理由。除去生鮮食品價格波動後的日本 2 月核心消費者價格指數 (CPI) 年增率達 3%,高於市場預期的 2.9%,但低於 1 月的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