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 (AI) 技術的快速發展引發全球關注,但也伴隨著市場過熱的警訊。哈佛高級研究員 Paulo Carvão 近日發表文章,深入探討 AI 是否正處於泡沫破裂的邊緣,並將其與 2000 年的網路泡沫時代進行對比,指出儘管 AI 潛力巨大,短期內卻可能面臨調整。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週一(1 日)在上海合作組織(SCO)史上規模最大的峰會上發表談話,呼籲成員國加強人工智慧(AI)合作,並批評「冷戰思維」。此次會議吸引超過 20 位外國領導人出席,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丁與印度總理莫迪。根據《CNBC》報導,習近平指出,中國已向上合組織成員國投資達 840 億美元,並承諾支持一萬名學生參與北京的「魯班工坊」職業教育計畫。
美股雷達
《紐約時報》近日指出,美國與中國分別在人工智慧(AI)與綠色能源領域下注,這場「世紀賭局」不僅影響科技與經濟發展,更可能重塑全球地緣政治格局。在這場競賽中,雙方的投資各有不同。美國在 AI 領域投入巨額資金與運算資源,而中國則在風能、太陽能與電池產業全面領先。
美股雷達
根據知情人士,Meta(META-US) 正考慮與競爭對手 Google(GOOGL-US) 或 OpenAI 合作,以增強旗下應用程式的人工智慧(AI)功能。據《路透》引述《The Information》報導,Meta 旗下的新 AI 組織「超級智慧實驗室」(Superintelligence Labs)正探討整合 Google 的 Gemini 模型,使其能為公司主要聊天機器人 Meta AI 提供對話式文字回應。
巴隆周刊 (Barron’s) 報導,隨著 8 月即將結束,華爾街似乎正逐步退出人工智慧 (AI) 交易。幾乎所有與 AI 熱潮相關的主要公司周五 (29 日) 都大跌,無論是晶片製造商輝達 (Nvidia)(NVDA-US)、超微 (AMD-US),提供資料中心基礎設施的 CoreWeave(CRWV-US),還是製造電腦核心電力與冷卻設備的 Vertiv Holdings(VRT-US)。
《彭博》周五 (29 日) 報導,外界對輝達 (NVDA-US) 股價飆漲是否已進入泡沫區的質疑不斷,但最新財報與成長動能顯示,其估值仍未脫離合理範圍。市場數據指出,雖然這家晶片巨頭的市值高達 4.4 兆美元,但其獲利成長速度遠超多數科技同業,使投資人持續進場。
港股
中國電商龍頭阿里巴巴 (BABA-US)(09988-HK) 周五 (29 日) 公布 2026 會計年度第一季 (截至 6 月底) 財報,雖然該季淨利大幅超過市場預期,但營收仍低於市場預期,反映中國消費需求低迷與價格戰競爭激烈。不過,公司雲端與人工智慧 (AI) 相關業務表現亮眼,成為撐起成績的主要動能。
中國當局表示,將防止炙手可熱的人工智慧領域出現過度競爭,這也顯示,北京方面在尋求將該技術打造為經濟重要支柱的同時,也希望避免浪費性投資。發改委高技術司副司長張鎧麟表示,政府將鼓勵各省以協調互補的方式發展人工智慧,這樣做的目標是利用各地獨特的優勢來促進增長,同時避免重複建設。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周四 (28 日) 表示,與白宮討論放行對中國銷售較低階版的新一代先進繪圖處理器(GPU),將需要時間。黃仁勳接受 Fox Business Network 節目訪問時,被問到是否已與川普政府開始討論 Blackwell 銷售到中國的事宜時,他證實已經啟動相關討論。
美股雷達
人工智慧 (AI) 伺服器製造大廠美超微 (Super Micro Computer)(SMCI-US) 周四 (28 日) 警告,與財務揭露控管上的弱點如果沒有修正,可能會影響公司「及時和正確」公布財報的能力。彭博報導,在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提交的年度申報文件,美超微表示,已在截至 6 月 30 日為止發現財務控管方面的問題。
美股雷達
儘管歐洲市場銷售數據糟糕,特斯拉 (TSLA-US) 周四 (28 日) 股價仍堅挺,顯見市場近期似乎不那麼擔心汽車銷售下滑。 特斯拉周四交易時間一度漲至每股 353.55 美元,隨後回落,下跌 1.04%,收在 345.98 美元。同日,標普 500 指數和道指分別上漲 0.3% 和 0.2%。
美股雷達
戴爾科技 (DELL-US) 受益於人工智慧 (AI) 帶來的伺服器需求,第 2 季財報顯示營收、獲利均優於市場預期,但因為第 3 季 EPS 預測比分析師看法疲軟,周四 (28 日) 盤後股價應聲重挫逾 5%。F2026Q3 財測關鍵數字 vs 分析師預測調整後 EPS:2.45 美元 vs 2.55 美元營收:270 億美元 vs 261 億美元F2026 全年財測營收中間值:1070 億美元 vs 1046 億美元 稀釋後 EPS:9.55 美元 vs 9.38 美元戴爾以 AI 伺服器需求成長為由上修全年財測,如今預估全年營收介在 1050-1090 億美元,中間值為 1070 億美元,優於市場預期的 1046 億美元,而原本的預測區間介在 1010-1050 億美元。
科技
根據《路透》周四 (28 日) 報導,軟體新創公司 Eliza Labs 本周三向舊金山聯邦法院提告馬斯克的 X 公司,指控其利用平台優勢套取技術後,不僅凍結帳號,還推出抄襲性的人工智慧 (AI) 產品,涉嫌違反反壟斷法。Eliza Labs 成立於去年,專注於開發可自我學習並在社群平台上自主運作的 AI 代理 (AI Agents),並提供一套開源平台,讓開發者能建立、部署與管理這類代理程式。
美股雷達
儘管輝達 (NVDA-US) 周三 (27 日) 盤後公布的財報,未能繳出投資者的高度期待的滿分答卷,但這家全球市值最高的晶片製造商,依然獲得分析師的廣泛看好,他們普遍上調了其股票目標價。據《彭博》報導,在輝達財報後,至少十家券商調高了未來 12 個月的目標價。
美股雷達
《路透》周四 (28 日) 報導,晶片大廠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昨日表示,人工智慧 (AI) 投資熱潮遠未結束,預料未來五年市場規模將擴展至數兆美元,他強調公司仍處於新一輪工業革命的前端。不過,儘管黃仁勳釋出樂觀展望,輝達周四盤前股價仍下跌 1.56% 至 178.77 美元。
美股雷達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 (Jensen Huang) 周三 (27 日) 接受 Yahoo Finance 專訪時表示,美國技術應該是全球放眼皆是的標準,情況就類似美元作為全球準備貨幣地位。黃仁勳在公布上季財報後受訪,他說:「川普總統明白美國的技術架構應該成為全球標準。
科技
《華爾街日報》(WSJ)周三 (27 日) 報導,ChatGPT 開發商 OpenAI 宣布,將更新其人工智慧 (AI) 聊天機器人,讓系統能更敏銳地辨識並回應用戶的心理與情緒困境。此舉正值外界關注 AI 聊天工具可能引發心理健康風險之際。近來美國多地傳媒報導指出,用戶長時間與 ChatGPT 等聊天機器人互動,可能出現錯覺甚至「AI 誘發性精神病」(AI-induced psychosis)。
國際政經
英國《金融時報》(FT)周三 (27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中國晶片製造商正計畫在明年將國內人工智慧 (AI) 處理器總產量提高至三倍,顯示北京加快腳步追趕美國,並試圖減少對輝達 (NVDA-US) 的依賴,力求突破最先進 AI 技術領域。
歐亞股
中東正加速布局人工智慧(AI)產業,成為全球科技投資的新核心。2025 年初,OpenAI 首席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在阿布達比與 AI 基金 MGX 會面,揭示全球科技資本正快速流向中東及 AI 領域。MGX 由阿布達比科技投資公司 G42 與主權財富基金穆巴達拉聯合成立,並與貝萊德 (BLK-US) 及微軟 (MSFT-US) 合作發起「全球人工智慧基礎設施投資夥伴關係」,聚焦 AI 基礎設施、核心技術及供應鏈。
科技
OpenAI 近日針對 ChatGPT 在處理「敏感情況」時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出安全改進計畫。此前,有家庭指控該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導致其十六的兒子自殺身亡,並對 OpenAI 提起訴訟。根據《CNBC》報導,OpenAI 週二(26 日)在題為《在人們最需要的時候提供幫助》的官方部落格文章中表示:「我們將在專家指導下持續改進,並以對使用我們工具的人的責任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