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汽車





    2025-11-22
  • 根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南韓經濟人協會最新調查顯示,南韓的 10 大出口產業中已有一半被中國企業超越。報告指出,如果目前的趨勢持續,未來五年南韓的 10 大產業競爭力可能全面失守。調查涵蓋 200 多家南韓企業,其中 62% 的企業認為,中國是南韓產業的最強競爭對手,並預期中國在未來數年的發展中將持續擴大優勢。






  • 2025-11-21
  •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1/19)野村腳勤觀點:兩大指標決定記憶體行情延續近期市場最熱的莫過於記憶體,這個過去被大家認為週期性的產業。隨著 2026 年進入 AI 推論元年,龐大的運算需求推升記憶體存儲量,帶動 Q3 記憶體報價全面上漲,核心原因當然在於供不應求,我們認同這是記憶體產業迎來超級大循環的關鍵時刻。






  • 一手情報

    美國政府結束長達 43 天的關門僵局,聯邦機構全面恢復運作,非農就業、薪資及 PCE 通膨等官方數據將重新公布。市場焦點轉向即將到來的聯準會 12 月利率決議,數據回歸勢必放大解讀,短線波動難免,但整體而言屬於「短期雜音」而非「長期利空」。同時,AI 產業氛圍也從「狂熱預期」逐漸轉向「獲利驗證」階段。






  • 2025-11-20
  • 美股雷達

    超微 (AMD-US) 今 (20) 日宣布攜手韓國 ADAS 軟體業者 STRADVISION,將 STRADVISION MultiVision 感知軟體在第 2 代 AMD Versal AI Edge 系列 VEK385 平台上運行,共同推進汽車感知技術的發展,並在 CES 2026 發表。






  • 2025-11-19
  • 鉅亨新視界

    台股在十月寫下史上最強「光輝十月」,加權指數單月大漲 9.34%,再創歷史新高。然而進入十一月,市場氛圍急轉,估值偏高與資本支出疑慮成為賣壓來源,許多投資人不免質疑:AI 舞會是否一夕結束?野村投信分析表示,AI 趨勢並未改變,雲端服務供應商(CSP)AI 業務持續穩健成長,龐大現金流支撐投資動能不減。






  • 歐亞股

    《路透》周二 (18 日) 獨家報導指出,由於安世半導體 (Nexperia) 供應鏈持續受阻,日本汽車大廠日產汽車 (Nissan) 將在下周再次削減九州工廠的產量,影響規模約 1,400 輛,顯示晶片短缺問題仍未完全緩解。知情人士透露,這項新一輪調整將波及 Serena 休旅車,以及北美稱 Rogue、在日本當地稱 X-Trail 的 SUV 車款。






  • 2025-11-17
  • 鉅亨新視界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1/12)野村腳勤觀點:記憶體產業迎來翻天覆地變化今年這波 DRAM 與 SSD 漲價潮,與過去由品牌伺服器廠 (Dell、HPE) 主導採購不同,這次主要買家升級為雲端服務供應商 (CSP),包括 AWS、Microsoft、Google。






  • 易威新能源科技(成都)公司創始人王翔雨的電腦裡,存放著「中國汽車出口國別指南」、「俄羅斯汽車市場狀態與行情預測」等相關資料,裡面是中國汽車對主要市場的出口數據。這些參考資料都指向一個現狀:對俄羅斯汽車出口已經不是中國汽車出口增長的關鍵引擎。乘聯分會的數據顯示,2025 年前 9 個月,中國汽車對俄羅斯出口 35.77 萬輛,較一年前銳減 58%。






  • 2025-11-16
  • 美國汽車產業正面臨供應鏈「去中國化」的改造壓力。包括通用汽車 (GM-US) 、福特汽車 (F-US) 、特斯拉 (TSLA-US) 等車廠都在尋求降低對中國的依賴。然而,美國與中國在關鍵材料與加工能力上仍存在落差,突顯了北美本土化布局面臨的現實挑戰。






  • 2025-11-15
  • 《彭博》周五 (14 日) 報導,在中國收緊稀土與部分半導體出口之際,歐洲車廠正向供應商尋求「中國零件替代方案」,以降低地緣政治風險。知情人士指出,多家車廠正要求主要零組件供應商尋找能永久替代中國來源晶片的方案,顯示產業對供應鏈穩定性日益憂心。






  • 2025-11-14
  • 美股雷達

    中資持有的荷蘭晶片製造商安世半導體 (Nexperia) 因其歐洲業務部門與中國東莞封裝廠之間的緊張關係導致供應受阻,部分客戶正與公司合作,尋求替代方案,以維持汽車產業所需的晶片供應。兩名知情人士向《路透社》表示,客戶正在洽談的繞道方案,雖非長期解決方式,但可望短期內紓緩供應壓力。






  • 2025-11-13
  • 鉅亨新視界

    AI 的強勁需求方興未艾,相關類股漲勢凌厲,雖然近期轉趨震盪,AI 成長依然趨勢不變。惟目前美股價值面偏貴,開始出現股市可能泡沫化的聲音。對此,駿利亨德森投資指出,現階段美股與 2000 年時期科技泡沫化有顯著的差異,目前成長股的 ROE(股東權益報酬率) 大幅超越價值股,良好的基本面能夠有效地支撐其高估值。






  • 歐亞股

    日本汽車巨頭豐田汽車公司 (Toyota Motor Corporation) 週三 (12 日) 宣布,位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總投資金額達 139 億美元的新電池工廠正式啟用,並確認未來五年內將在美國追加投資 100 億美元,以擴大當地製造與供應鏈布局。






  • 2025-11-12
  • 鉅亨新視界

    為響應金管會推動臺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政策,野村投信正式進駐高雄資產管理專區,於 2025 年 11 月 3 日正式啟用新辦公室。這不僅象徵野村投信業務版圖的再擴展,更是野村躍進新里程碑的重要一步,開啟嶄新、璀璨的發展階段。此次進駐高雄,代表野村投信對南臺灣市場的高度重視與深耕承諾。






  • 2025-11-10
  • 中國正在設計一套新的稀土出口許可制度,旨在加快稀土出口速度,但業界人士指出,這不太可能如美國所期望的那樣,完全取消出口限制。根據《路透》報導,兩位熟悉情況的消息人士透露,中國商務部已通知部分稀土出口商,未來將可申請新的簡化出口許可,並在行業簡報中列出了所需文件。






  • 鉅亨新視界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1/05)野村腳勤觀點:AI 十年大計,現在只是第一年在 GTC 2025 大會上,黃仁勳宣布與 Nokia、Uber、Eli Lilly、Palantir 等多家跨產業巨頭展開合作,隨後又馬不停蹄飛往韓國,與當地企業簽下高達 26 萬顆 Blackwell GPU 的訂單。






  • 鉅亨新視界

    美國企業第三季財報表現亮眼,標普 500 指數中已公布財報者逾八成企業獲利優於市場預期,加上川習會後美中貿易緊張情勢緩解,激勵美股四大指數再創新高,帶動與美股連動性高的台股同步走強。台股加權指數上週 (10/27~10/31) 一度大漲逾 600 點,突破 28,000 點大關,創下歷史新高。






  • 2025-11-09
  • 國際政經

    中國商務部週日(9 日)證實,已對符合規範、用於民用領域的安世半導體晶片出口予以放行,同時敦促歐洲方面推動解決相關爭端,以避免衝擊全球汽車供應鏈。根據《彭博》報導,中國商務部發言人表示,已「對符合規範、用於民用的出口採取務實豁免措施」。中國此舉是針對歐盟貿易專員塞夫喬維奇(Maros Sefcovic)日前在社群平台 X 上表示,中國已同意恢復晶片對歐洲出口言論的回應。






  • 2025-11-08
  • 美股雷達

    美國電動皮卡與 SUV 製造商 Rivian (RIVN-US) 宣布,將向執行長兼創辦人 RJ Scaringe 提供一份長達十年的薪酬計畫,最高價值可達 46 億美元。該方案的設計方向與特斯拉 (TSLA-US) 執行長馬斯克的破紀錄薪酬模式高度類似,並與 Rivian 未來的獲利與股價表現目標掛鉤。






  • 2025-11-05
  • 歐亞股

    德國汽車大廠福斯汽車(Volkswagen)週三(5 日)宣布,將透過與中國地平線機器人 (09660-HK) 合作的合資公司 CARIZON,為其下一代面向中國市場的汽車開發首款自主研發的智慧駕駛晶片。根據《路透》報導,福斯在聲明中表示,這款晶片將用於處理車輛鏡頭與感測器的數據,單晶片計算能力約為每秒 500 至 700 兆次運算(TO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