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花旗看2026年中國經濟:「穩」字當頭 必須解決房地產、消費兩大弱項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為期兩天的花旗集團 (C-US)中國高峰會上周五 (14 日) 在上海落幕,會上圍繞「十五五」計畫開局之年的經濟前景展開深入探討,花旗亦發布 2026 年中國經濟展望報告,指出作為經濟轉型關鍵窗口,中國明年將維持「5% 左右」的成長目標,實際基準預測為 4.7%,並詳解政策路徑與結構轉型方向。

短期成長方面,花旗中國首席經濟學家余向榮表示,今年前三季 5.2% 經濟成長率為全年 5% 目標奠定基礎,明年雖挑戰猶存,但政策托底將支撐目標實現。
值得注意的是,花旗對 2026 年 GDP 的基準預測略低於官方目標,為 4.7%,既體現穩增長的決心,也反映對房地產持續拖累、外部不確定性等現實挑戰的審慎評估。這種「目標穩預期、預測顯務實」的差異,傳遞出政策層與市場機構對經濟運作的清醒認知。
宏觀政策上,花旗預估明年將延續「財政主導、貨幣協同」組合拳,財政政策維持擴張性,一般公共預算赤字率擬定為中國經濟的 4%,超長期特別國債額度增至人民幣 1.6 兆元,較 2025 年多 3000 億元,地方政府專款維持 4.9 兆元。廣義財政赤字規模恐達 11.8 兆元,相當於 GDP 的 7.9%,資金將兼顧「兩重兩新」(重大工程、重點項目、新型基礎設施、新能源) 與地方化債,平衡發展與風險。貨幣政策則溫和寬鬆,明年料將降息 20 個基點、降準 50 個基點,但受銀行淨利差降至 1.4% 歷史低點制約,政策空間有限,未來調節將更重精準可持續。
經濟轉型主線方面,花旗將「十五五」計畫提煉為兩大核心,科技自立自強與供需再平衡。科技領域,外部挑戰倒逼新質生產力培育,透過突破關鍵技術打造新增長點;供需端則聚焦內部結構優化,供給端反對「內捲式」競爭,提升發展質量;需求端力促居民消費率明顯提高,推動增長動力從投資向內需切換,這項轉型被視為中國經濟從規模擴張轉向創新驅動的關鍵一步。
至於在消費、房地產與外部環境,花旗指出,消費提振將側重結構性政策,以舊換新補貼有望維持人民幣 3000 億元規模,重點擴大涵蓋商品範圍並下沉農村,同時加碼「一老一小」服務支持;房地產下行週期尚未結束,政策目標轉向「管理調整節奏」,透過放鬆限制、收儲、稅收優惠緩釋風險,對經濟的拖累恐將持續;外部形勢則趨於改善,中美貿易摩擦或階段性緩和,中國製造業競爭力加上多元化市場支撐,淨出口仍將成為成長重要驅動力。
通膨與匯率方面,花旗估明年中國 CPI 溫和回升,因豬肉周期築底與服務業需求復甦,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則可能迎來更大波動與升值趨勢,7.0 大關可能成對測試點位,支撐因素包括中美利差收窄、貿易順差穩定及跨國資金流入改善,人民幣資產重估機會隱現。
除承認房市疲軟、消費動能不足等挑戰外,花旗在報告中更強調轉型中的機會,科技突破與產業升級正開啟新成長空間。作為「十五五」開局之年,2026 年中國經濟在「穩」與「進」間的平衡,不僅關乎短期目標達成,更將決定長期結構轉型的成色。
- 11/19 帶你看見日本商社投資新契機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台股操盤人筆記】把握台股佈局好時機
- AI新力量!台股震盪中顯契機,創新科技族群底氣足
- 加拿大通膨再降!10月CPI年增速回到2.2% 央行政策更顯游刃有餘
- 【台股操盤人筆記】AI舞會未散,震盪中仍見長線機會
- 講座
- 公告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