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
中國股市三大指數周四(20 日)收盤走低,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正在考慮推出新措施來扭轉房地產市場,政府官員越來越擔心疲軟的房地產市場會威脅金融體系穩定,但市場並未領情。滬指周四收盤跌 0.4% 報 3,931.05 點,深證成指跌 0.76% 報 12,980.82 點,創業板指跌 1.12% 報 3,042.34 點,滬深北三市成交額合計人民幣 1.7227 兆元。
大陸政經
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正在考慮推出新措施來扭轉房地產市場,政府官員越來越擔心疲軟的房地產市場會威脅金融體系穩定。據《彭博》周四(20 日)報導,消息人士表示,住建部等政策制定者正在考慮一系列方案,例如首次在全國範圍內向新購房者提供房貸補貼、提高房貸者所得稅返還金額、降低房屋交易成本。
為期兩天的花旗集團 (C-US)中國高峰會上周五 (14 日) 在上海落幕,會上圍繞「十五五」計畫開局之年的經濟前景展開深入探討,花旗亦發布 2026 年中國經濟展望報告,指出作為經濟轉型關鍵窗口,中國明年將維持「5% 左右」的成長目標,實際基準預測為 4.7%,並詳解政策路徑與結構轉型方向。
台灣房市
現代女性的影響力持續提升,購屋能力也日益增強。中信房屋研展室彙整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台女性房貸族的新增房貸件數為 36,818 件,占新增房貸總件數 75,395 件的 48.8%,不僅逼近半數,更創下 2012 年以來同期新高。
台灣房市
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10 月在後 928 檔期帶動下,分數微幅增至 37.4 分,但燈號維持衰退的黃藍燈,六大構成項目在預售屋推案量、新成屋戶數、來客組數上升,成交組數、議價率、待售建案數分數持平。住展企研室總監暨發言人陳炳辰分析,10 月仍在後 928 檔期階段,供給面有一定量體,預售推案量比前月增 100 多億元達 500 億元,但以今年單月表現平均 600 億元來看也不突出,指標案有達欣工 (2535-TW)、毅聯建設在台北市中山區與大同區各自推出總銷約 80、50 億元新案。
國際政經
最新數據顯示,美國首次購房者在所有購房者之中的比例降至歷史新低 21%,首次購房者的平均年齡也攀升至歷史新高。美國全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R)周二(4 日)發布的《2025 年購房者和賣房者概況》顯示,首次購房者的年齡中位數已攀升至 40 歲,刷新歷史紀錄。
台灣房市
全台六都會區今 (3) 日公布 2025 年 10 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六都交易量合計為 1 萬 6989 棟,月增 5.7%,年減 13.5%。2025 年 1-10 月交易量爲 16 萬 8785 棟,年減 26.6%,全台六都前 10 的市場交易量也續創有紀錄以來第四低。
台灣房市
國泰房地產指數今 (30) 日發布最新的 2025 年第三季指數報告,相較上一季與去年同期皆為價穩量縮。相較上季開價、議價率及成交價均維持穩定;推案金額及銷售率小幅減少,成交量大幅減少。同時,在在房市交易持續降溫之下,全台第三季成交量也續創 9 年新低。
歐亞股
南韓央行周四 (23 日) 宣布維持其基準 7 天期回購利率在 2.5% 不變。此決定與市場普遍預期一致。這已是南韓央行從 7 月以來,連續第 3 次按兵不動,而自去年 10 月之後,這家央行已 4 次降息。儘管南韓央行表示,仍傾向於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但決策者正試圖抑制市場對短期內降息的期望。
A股港股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一 (20 日) 發布的數據顯示,9 月份中國 70 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呈現複雜趨勢:儘管各線城市房價月率普遍下降,但年率降幅持續收窄,同時新房單月銷售量出現了大幅增長。市場專家普遍認為,這顯示了前期政策效果正逐步滲透,但房地產市場整體仍處於深度調整過程中。
台灣房市
房仲業者統計最新預售揭露數量,8 月預售揭露量再探底,剩下 2500 餘件,寫下預售即時揭露以來的新低量,統計今年 1-8 月平均單月揭露約 3565 件,較去年同期單月水準 1.3 萬件明顯量縮,顯示房市預售市場出現熄火,政策抑制下房市買氣回歸理性保守。
台灣房市
自去年下半年房市新信用管制衝擊市場,全台房市急速降溫,依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揭露,今年第一 季全台買賣契約價格平均總價為 1328 萬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的 1349.7 萬元微幅修正 1.6%,而各縣市的房價表現,基隆市則異軍突起,近一年來平均總價從 623.5 萬元攀升至 757.8 萬元,漲幅高達 21.5%,相較之下,漲幅第二的桃園市僅上漲 4.9%。
雜誌
文.劉秉勳這次有幸能專訪到人稱「地政將軍」的關漢君老師。他的故事充滿了戲劇性的轉折:從海軍軍官到地政士,再到用 IP 形象引領大眾關注資產安全。在還沒開始訪問時,老師已經迫不及待分享他對房地產的看法,讓我深刻感受到老師對「地政士」的熱情和專業。
台灣房市
全台房市冷風吹不停,但戶長卻變多還變年輕。房仲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統計全國與六都的戶長人數及平均年齡,今年首季全台戶長人數突破 971 萬人,與去年同期相比,暴增近 45 萬人。究是其主要原因爲稅賦與貸款。房價相對高昂的六都,戶長人數也全面成長,其中以新北市增加 8.2 萬人最多,台北市僅增 1.4 萬人,居六都之末。
海外房市
隨著日本東京地價不斷上漲,漲幅逼近泡沫時期的水準,不少人擔心日本房價正走向新一輪危機。然而,專家指出,當前的日本房市與 1990 年代初期的泡沫經濟存在顯著差異。日本國土交通省 9 月 16 日公布數據顯示,2025 年全國所有用途土地的基準地價平均上漲 1.5%,這是自 1991 年泡沫經濟以來的最大漲幅,並已連續第 4 年上升。
台股新聞
根據永慶房屋 2025 年第四季網路會員調查,全台看跌第三季房市比例,由上季的 37% 增加 13 個百分點至 50%,為 2020 年以來的次高水平,看跌比重擴大;看漲房價的比例由上季的 29% 減少至 20%,而持平比例也有小幅下降,從上季的 34% 下降至本季的 30%。
台灣房市
全台六都會區今 (1) 日公布 2025 年 9 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六都交易量合計為 1 萬 6,075 棟,月減 3.5%,年減 27.9%;累計 2025 年 1-9 月房市交易量爲 15 萬 1,796 棟,較去年同期年減 27.9%。
台股新聞
9 月初新青安鬆綁以及延長對「先買後賣」換屋族售舊屋的期限,永慶房屋以門市統計資料指出,9 月觀望的市場氛圍稍減;不過,隨著美中貿易關稅政策尚未明朗,台灣經濟仍面臨不確定因素,促動部分屋主願意「降價促成交」,讓買賣方價格認知拉近,9 月全台交易量較 8 月小幅量增 4%,年增 3%。
台股新聞
台灣經濟研究院今 (25) 日公布 8 月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 97.41 點,月增 2.66 點,台經院認為,因台灣央行第三季理監事會並未鬆綁選擇性信用管制,料短期內房市交易結構,將持續呈現「量縮價緩跌」的格局。營造業方面,台經院說明,過往工期有遞延的建案,陸續進入驗收交屋階段,相關工程加速推進支撐其銷售額成長,使 8 月整體營造業景氣呈現持平。
台灣房市
Fed 啟動「風險管理」降息的策略以因應美國勞動市場轉弱、經濟成長陷入停滯的跡象,但仍需保留降息彈性以防範關稅引發通膨壓力,降息幅度僅有 1 碼。對投資市場來說,降息的方向固然一如之前的廣泛預測,但非農就業、失業率等指標走軟,以致降息空間有限,也再度預示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