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
美國 6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升 0.3%,年增率達 3.5%,顯示從咖啡、音響設備到家居用品等進口商品全面漲價。經濟學者普遍認為,這是川普政府實施關稅政策後,成本逐步轉嫁至消費端的結果,進一步推升通膨壓力。根據《路透》報導,聯準會(Fed)及多位經濟學家指出,隨著企業逐漸將關稅成本反映至零售價格,預計今年夏季通膨將持續升溫。
基金
川普關稅政策變數仍在,但美股受到政策面不確定性的影響似乎已經降低,面對美股指數展現續創新高的氣勢,此時應該勇敢追高還是等待拉回再進場?野村投信表示,統計顯示,只要秉持「長期投資 (至少 3 年)」以及「股六債四」兩個原則,以近 20 年的經驗來看,滾動投資 3 年的平均報酬率在 20% 以上,滾動正報酬機率高達 88%,若時間拉長至 5 年,表現會更加出色。
美股雷達
素有「聯準會傳聲筒」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 Nick Timiraos 週二 (15 日) 撰文指出,美國 6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雖略低於預期,但對聯準會政策影響有限,關鍵在 7 月與 8 月數據。美國 6 月核心 CPI 已連續第五個月低於市場預期,顯示川普政府近期加徵的關稅對物價的傳導仍處初期階段。
美股雷達
受到美國通膨數據上升及多家大型銀行財報表現不一的拖累,道瓊指數週二 (15 日) 下跌逾 400 點。不過,在輝達股價上漲的推動下,那斯達克指數逆勢創下歷史新高。道瓊收跌 436.36 點,標普下滑 0.40%,那斯達克收紅 0.18%,再度刷新紀錄。
美股雷達
美國 30 年期公債殖利率周二 (15 日) 攀升至 5%,即便 6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顯示核心通膨低於預期,仍無法完全化解市場對未來通膨風險的擔憂,特別是來自川普政府新一輪關稅的潛在壓力。交易員重新評估聯準會 (Fed) 降息時點,並降低全年降息次數的預期。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周二 (15 日) 在 Truth Social 連發兩則貼文,疾呼聯準會 (Fed) 應立刻降息 3 個百分點,稱通膨「非常低」,每年可為政府省下一兆美元。他強調「現在就是降息的時候」,對 Fed 政策再度施壓。稍早公布的 6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報告顯示,核心通膨連續第五個月低於預期,強化市場對降息的預期,但 Fed 官員多數仍傾向按兵不動。
美股雷達
美股主要指數周二 (15 日) 漲跌互現,標普 500 指數一度衝破 6,300 點,受惠於美國核心通膨數據低於預期、降息預期升溫,以及晶片股強勢領漲。儘管市場仍留意關稅影響,美國 6 月通膨數據顯示價格壓力溫和,進一步提振投資人信心。輝達與超微傳出將恢復部分對中國銷售,也助攻科技股氣勢,帶動整體風險偏好攀升;投資人同步關注美國銀行股陸續公布的第二季財報表現。
美股雷達
美國 6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增幅大致符合市場預期,整體通膨受到能源價格反彈推升。不過,核心 CPI 年增率再度低於預期,已連續第五個月未達市場水準,顯示物價壓力尚未全面擴散。儘管部分與關稅相關商品價格回升,但新車與二手車價格持續走低,抵銷了部分漲價效應,讓核心通膨維持低檔。
美國將於台北時間周二 (15 日) 晚間公布的 6 月 CPI,經濟學家普遍預期,這份數據將會真正揭示川普政府所發動的關稅戰對美國通膨的實際影響。此前數月的 CPI 數據被普遍高估,但預測者們現在預計 6 月通膨將加速上漲,主要由於家具、玩具、娛樂用品及汽車等受關稅影響的品類漲價,這可能終結通膨持續溫和的局面。
基金
◼ 川普上週已向多數國家完成新一輪關稅通知,並將關稅談判截止日期推遲 至 8/1,但市場反應相對鈍化。◼ 在與美國的十大貿易逆差國當中,僅剩台灣、印度尚未公布,而川普也提 到針對其他尚未收到信函的貿易夥伴,預計將實施 15%~20% 的全面性關稅。
基金
台灣對等關稅議題未定,財報法說即將來臨,市場觀望心態濃厚,台積電 7/17 將舉行法說,市場高度關注,台股處在 22400~22800 點區間拉鋸,但只要關稅不要太出乎預期的差,加上第三季以後 FED 表明不排除再降息 2-3 碼,台股下半年仍有機會跟隨美股再挑戰 23000 點大關。
黃金
黃金周一 (14 日) 一度漲到三周高點,但很快回落,市場聚焦在貿易談判和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等數據表現,白銀則攀升到 2011 年 9 月以來最高價位。紐約黃金期貨下跌 0.1%,報每盎司 3359.10 美元。黃金現貨價下跌 0.1%,報每盎司 3350.97 美元,稍早曾觸及 6 月 23 日以來最高。
基金
2024 年全球市場因 AI 與機器人技術的快速發展掀起投資熱潮,相關概念股表現亮眼,吸引大量資金湧入。然而,進入 2025 年後,市場情勢明顯轉變,美國總統川普重返政壇,關稅政策反覆、加上中東地區地緣政治與降息時程不確定性增高,投資人開始意識到,過度集中於美國市場或單一產業的投資策略,已難以應對當前的挑戰。
基金
美日談判陷入僵局,主要卡關在 2 項議題,一是農產品,川普更是在社群發文指責日本國內面臨米荒,卻拒絕進口美國稻米;另一個是日本無法接受高達 25% 的汽車關稅。而日本之所以態度強硬,在於這兩項爭議不僅牽扯經濟利益,更是與日本國內政治局勢密切相關,此次談判時間點相當敏感,日本參議院改選在即,而農民與汽車業工人更是自民黨長期支持基本盤,若對美讓步,恐流失大量票源並衝擊選情。
基金
美國總統川普 7 月 7 日起發出一波波對等關稅稅率通知函,台灣遲未等到通知函。在前景未明下,台股投資人只敢做短不敢做長。理財專家建議,現在有一檔高股息 ETF 配息率逼近 15% 適合做為資金避風港,將於 16 日除息,最後買進日只剩倒數兩天。
本週重點國際財經大事包括:美國 6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摩根大通等銀行股為企業第 2 季財報季揭開序幕,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 等。本週操盤筆記 (0714-0719)1. 美企 Q2 財報季關稅戰下第一個財報季,將從本週開跑。
基金
輝達 7/9 股價一度創歷史新高,市值突破 4 兆美元大關,成為全球首家達此門檻公司,增長速度超過蘋果和微軟,成為第 3 家市值超過 3 兆美元的美國企業。微軟、Meta、亞馬遜和 Alphabet 這 4 家科技巨頭貢獻了輝達 40% 以上的營收。
美股雷達
美國勞工統計局將於下周二 (15 日) 發布的 6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數據正成為市場關注焦點,這份被聯準會 (Fed) 主席鮑爾視為關鍵指標的經濟數據,將揭示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發起的關稅戰是否已對國內物價形成實質性影響。華爾街機構普遍預期,即便存在關稅傳導效應,影響可能主要集中體現在剔除食品與能源波動的核心 CPI 指標上。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07/09)野村腳勤觀點:營收表現強,但匯損影響仍待檢驗從已公布的 6 月營收顯示,多數企業受惠於上半年關稅拉貨潮,營收表現亮眼,普遍呈現雙位數成長,股價也同步反映投資人樂觀情緒。
基金
川霸總自重返白宮以來,已多次發文抨擊鮑主席是「慢郎中」、「傻瓜」、和「頑固的騾子」等,也對聯準會維持利率穩定的決定表示強烈不滿。然面對接連的政治壓力與通膨挑戰,鮑主席重申聯準會的獨立性,強調聯準會決策的唯一目標是為全民帶來經濟穩定,將根據客觀且不受政治影響的分析來做出貨幣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