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難擋!經濟學人智庫:歐洲車企利潤岌岌可危
鉅亨網編譯莊閔棻
美國總統川普政府宣布,自 8 月 7 日起,將對大部分歐盟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徵收 15% 關稅,其中包含乘用車及汽車零件。這是歐盟對美出口的第二大類商品,經濟學人智庫預計,此舉勢必對歐洲汽車產業帶來重大衝擊。

新稅率雖低於 2025 年 4 月以來的 27.5% 汽車關稅,也僅為川普原定 8 月 1 日實施 30% 稅率的一半,但與 4 月前享有「最惠國待遇」的 2.5% 相比,依然高出約六倍。
經濟學人智庫指出,歐元對美元的升值疊加美國關稅,將衝擊歐盟出口至美國的 22% 汽車銷量。若成本完全轉嫁給消費者,將削弱歐洲車企在全球第二大新車市場的競爭力。
因此,多數歐洲汽車製造商選擇自行吸收部分成本,甚至提供折扣以維持市占率。值得注意的是,歐盟出口至美國的汽車中有 15% 為純電動車,但美國自 9 月起將取消相關補貼,恐將進一步打擊銷售表現。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雖將這項協議視為「降溫訊號」,但仍預計行業將承受巨大壓力。
其中,德國受影響尤為嚴重,2024 年德國向美國出口 45 萬輛汽車,占歐盟總量六成。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估算,美國新關稅將使德國車企每年增加數十億歐元成本。
美國車企同樣面臨成本挑戰
經濟學人智庫表示,雖然美歐協議短期內可能縮小歐洲與美國車企的競爭差距,但美國本土汽車製造商同樣遭遇關稅壓力。
自 3 月起,美國車企需對進口鋁和鋼支付 50% 關稅,自 5 月起則對汽車零件徵收 25% 關稅。
即便在北美高度一體化的供應鏈中,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但不符合《美墨加協定》(USMCA)的零件,也需分別繳納 35% 與 25% 關稅。鋼與鋁約占整車成本的 10%,因此,這相當於增加約 5% 的額外成本。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數據顯示,2024 年每輛美國生產汽車平均含有 22% 來自墨西哥、16.5% 來自加拿大的零件,分別增加 7.7% 與 4.1% 成本;另有 5% 到 10% 零件來自其他國家,多數需繳 25% 關稅,增加約 1.25%-2.5% 成本。
關稅成本壓縮全球汽車產業利潤
整體估算下來,美國本土汽車平均關稅成本約 18.8%,高於日本與歐盟的 15%,也高於英國的 10%,僅低於加拿大與墨西哥。
不過部分成本可透過稅收抵免抵消,車企也在加速提升 USMCA 合規零件比例,但利潤仍明顯被壓縮。
福特汽車 (F-US) 與通用汽車 (GM-US) 在 2025 年第二季財報中均披露,僅關稅相關成本就高達 10 億美元。
同時,美國境內的歐洲與日本車企工廠,如荷蘭的 Stellantis (STLA-US) 、德國的 BMW、福斯與賓士,也都無可避免地受到影響。
- 美股多頭!現金流布局關鍵在?聽蕭碧燕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