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美股雷達
《紐約時報》週四 (13 日) 引述三名知情人士報導指出,川普政府正準備對部分關稅進行大規模豁免,目的是緩解高漲的食品價格。知情人士表示,美國政府正研擬對部分商品實施關稅豁免措施,以協助降低當前偏高的食品價格,調整範圍預計將涵蓋牛肉及部分柑橘類產品。
美股雷達
伴隨著科技轉型帶來的提效浪潮,美國用戶規模最大的電信公司 Verizon Communications(VZ-US) 加入一系列大公司裁員行列,此前亞馬遜 (AMZN-US) 、UPS(UPS-US) 、Target(TGT-US) 等巨頭均宣布裁員。
英國競爭上訴法庭(Competition Appeals Tribunal,CAT)駁回蘋果 (AAPL-US) App Store 壟斷案的上訴請求,維持原裁決,要求蘋果向英國用戶支付 20 億美元 賠償,但案件尚未定讞,蘋果仍可向更高層級的上訴法院提出上訴。
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與 Salesforce 執行長班尼奧夫(Marc Benioff)支持的新創公司 Arrived,近日推出全美首個可交易「租賃房產股份」的次級市場平台,讓投資人能像買賣股票一樣,在幾分鐘內交易房產持股。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今 (13) 日代子公司 FII HOLDINGS USA 公告,增資美國 INGRASYS TECHNOLOGY USA,金額 1.58 億美元(約新台幣 49 億元),持續擴充美國 AI 伺服器產能。鴻海此次先透過 CLOUD NETWORK TECHNOLOGY SINGAPORE 增資 FII HOLDINGS USA,再由 FII HOLDINGS USA 增資 INGRASYS TECHNOLOGY USA;鴻海說明,目的為長期投資。
根據《日經》(Nikkei)報導,日產汽車 (Nissan) 執行長艾斯皮諾薩 (Ivan Espinosa) 周四 (13 日) 表示,公司正考慮與本田汽車 (Honda) 在美國展開車輛與動力系統的共同開發項目。這項合作構想重新引起關注,是在兩家公司今年初終止合併洽談之後再度出現的合作可能。
《路透》周四 (13 日) 報導,美國民主黨重量級參議員日前集體抨擊川普政府,原因是白宮在最新一輪與北京的談判中,同意將一項限制中國企業取得美國技術的規定延後一年。這群參議員警告,延宕政策恐削弱美國阻止中國取得先進技術的能力,形容此舉是「拱手讓出關鍵國安工具」。
據《彭博》引述知情人士消息,歐盟正計畫向美國提出一項方案,旨在推進雙方於今年夏季達成的貿易協定的下一階段落實工作。此項行動正值歐盟貿易事務負責人 Maros Sefcovic 預定於本月晚些時候與美方官員會面之際。此外,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 (Howard Lutnick) 也將於 11 月 24 日在布魯塞爾出席歐盟貿易部長會議。
基金
AI 的強勁需求方興未艾,相關類股漲勢凌厲,雖然近期轉趨震盪,AI 成長依然趨勢不變。惟目前美股價值面偏貴,開始出現股市可能泡沫化的聲音。對此,駿利亨德森投資指出,現階段美股與 2000 年時期科技泡沫化有顯著的差異,目前成長股的 ROE(股東權益報酬率) 大幅超越價值股,良好的基本面能夠有效地支撐其高估值。
一手情報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1/12)野村腳勤觀點:記憶體產業迎來翻天覆地變化今年這波 DRAM 與 SSD 漲價潮,與過去由品牌伺服器廠 (Dell、HPE) 主導採購不同,這次主要買家升級為雲端服務供應商 (CSP),包括 AWS、Microsoft、Google。
台股新聞
旅遊展概念股!!!我要現在熱騰騰概念股資訊 \ 請點這 /台北國際旅展帶動旅遊熱潮,創下歷年新高。台股加權指數上漲 0.58 % 收在 27947.09,櫃買指數上漲 0.83 % 收在 258.82。這周加權指數跟櫃買指數橫盤震盪,加權指數今天收在五日線以及月線之上,融資維持在 3000 億,技術指標並無過熱或恐慌,市場在等待明確的利空或利多消息。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周三(12 日)在白宮簽署國會兩院通過的一項聯邦政府臨時撥款法案,從而結束已持續 43 天的史上最長聯邦政府停擺。當天早些時候,美國國會眾議院最終以 222 票支持、209 票反對的結果,表決通過此前由參議院通過的一項聯邦政府臨時撥款法案。
美股雷達
美國眾議院週三 (13 日) 通過短期撥款法案,為史上最長的政府關門畫下句點。法案將送交美國總統川普簽署成法,白宮並已安排美東時間晚間 9 時 45 分 (台灣時間上午 10 時 45 分) 於橢圓形辦公室舉行簽署儀式。表決前,眾議院議長 Mike Johnson(共和黨、路易斯安那州) 呼籲議員支持,最終投票結果為 222 票贊成、209 票反對。
國際政經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周三(12 日)發布年度報告《世界知識產權指標》,指出 2024 年全球專利申請量和全球外觀設計申請量繼續攀升。經歷兩年放緩後,全球商標申請量呈現復甦跡象。中國表現突出,三項申請量均居全球首位。報告顯示,2024 年全球專利申請量實現連續五年增長,創下 370 萬件歷史新高,增幅達 4.9%。
國際政經
美國國會眾議院周三(12 日)表決通過此前由參議院通過的一項聯邦政府臨時撥款法案,為結束美國史上最長政府停擺邁出決定性一步。該法案將為聯邦政府提供持續撥款,讓大部分政府機關獲得運作資金直至 2026 年 1 月 30 日。白宮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將於當天晚間簽署法案,使政府全面恢復運作。
國際政經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周三(12 日)接受《Fox News》採訪時表示,政府正在討論向年收入低於 10 萬美元的家庭發放 2,000 美元退稅的「關稅紅利」計畫,但尚未做出最終決定。他重申,大規模稅收退款將在 2026 年初到來。這一時間表意味著相關政策需在今年內敲定具體方案。
美股雷達
據《路透》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周三 (12 日) 表示,美國民眾將在未來幾日看到一系列「重大宣布」,目標是降低咖啡、香蕉及其他美國本土不生產商品的價格。貝森特在接受福斯新聞節目「Fox and Friends」訪問時表示,這些措施將「非常迅速地」讓價格下降,並預期美國民眾在 2026 上半年就能開始感受到經濟改善。
美股雷達
白宮週三 (12 日) 警告,由於政府關門導致資料蒐集困難,10 月的通膨與勞動市場報告「很可能永遠無法發布」,此言意味著聯準會與市場在關鍵時期,恐失去重要的決策依據。白宮新聞秘書李威特 (Karoline Leavitt) 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長達六週、創下歷史最久的政府關門,已對聯邦統計體系造成「永久性損害」。
基金
隨著全球主要央行逐步結束升息循環,邁向結構性轉折的固定收益市場,正成為投資人重新配置資產的關鍵焦點。瑞士百達資產管理(Pictet Asset Management)信用債券與另類固定收益客戶投資組合經理團隊主管 Gareth Payne 今 (12) 日首度來台,在利率「見頂」後,信用債券將迎來「恰到好處」的溫和經濟環境,預期部分貨幣市場基金的龐大資金將回流,帶動新一波再配置契機。
台股新聞
裕慶 - KY(6957-TW) 今 (12) 日公布最新獲利資訊,2025 年第三季稅後純益 1.97 億元,超過上半年獲利的總和,季增 4.24 倍,年增 1.35 倍,單季每股純益 3.57 元,2025 年 1-9 月稅後純益 2.98 億元,年減 28.8%,每股純益 5.4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