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國際政經
印度與巴基斯坦邊境衝突再度升溫,雙方近日爆發新一輪軍事交火。巴方稱摧毀印軍關鍵防空系統並俘虜飛行員,印度則空襲巴空軍基地。衝突升級引發國際高度憂慮,美國首度介入調停,G7 與中國也紛紛表態,籲雙方克制,避免釀成區域性核彈危機。據報導,巴基斯坦於 10 日凌晨發起「銅牆鐵壁」行動,派遣 JF-17「梟龍」戰機發射高超音速導彈,稱已成功摧毀印度耗資 15 億美元打造的防禦核心、印度旁遮普邦阿達姆普爾(Adampur)部署的 S-400 防空系統。
《彭博》週五 (9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對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正對全球民生供應鏈帶來新一波衝擊。全球最大紙漿出口商、巴西的 Suzano SA 日前警告,出口美國的漂白闊葉紙漿出貨量因關稅措施大幅減少,恐再度影響衛生紙等生活必需品的供應穩定。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羅格夫 (Kenneth Rogoff) 在《金融時報》發表了一篇文章,認為美元這次真的不一樣了。美元霸權的衰退早已開始,而川普只是另一個「加速師」。羅格夫是宏觀經濟學家及國際金融專家,現任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
據柏克萊加大政府研究所與洛杉磯時報最新民調,近半數加州選民覺得經濟狀況比去年更差,54% 受訪者對自己的經濟健全感到失望。據「華人今日網」,柏克萊加大政府研究所民調 (Berkeley IGS Poll) 指出,當受訪選民被問到,今年加州領導人必須解決的最重要問題有哪些時,生活成本、住宅的可負擔程度和遊民問題名列前茅,遠高於對犯罪與公共安全、稅負及移民問題的擔憂。
《紐約時報》報導,美元幾十年來一直是美國實力的象徵。全球每天發生的 7.5 兆美元貨幣交易中,約有 90% 以美元結算。多數央行將美元視為其儲備貨幣的核心。消費者在面臨壓力時會選擇美元。企業無論位於密爾沃基還是馬來西亞,都更傾向於使用美元進行貿易結算。
國際政經
針對「每日電訊報」報導英國首相施凱爾 (Keir Starmer) 已將中企投資否決權交予美國一事,英國財政部首席秘書瓊斯強力否認,稱英美貿易協議中沒有類似條款。美國總統川普 8 日宣布與英國首相施凱爾達成貿易協議,將降低英輸美鋼鐵和汽車的關稅,並促進雙邊貿易。
由沙烏地阿拉伯主導的 OPEC + 聯盟本月初宣布擴大增產,使國際油價跌至四年新低,令美國頁岩油業者面臨經營壓力。市場分析指出,當前每桶約 60 美元的油價水準,已讓許多業者的利潤幾近消失,恐迫使美國石油產能出現下修。OPEC + 於 5 月 3 日宣布,6 月將每日增產 41.1 萬桶,與 5 月的增幅一致,遠高於原定逐步取消的自願減產規模。
美股雷達
《彭博》報導,川普政府展開新一輪貿易談判,初期鎖定約 20 個貿易夥伴,涵蓋大型出口國與規模較小的經濟體,展現白宮試圖建立可複製協議範本的戰略布局。多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貿易代表署 (USTR) 已就首波談判對象向國會簡報,川普政府盼藉由與各類型經濟體快速達成協議,作為日後擴大談判基礎。
美股雷達
市場靜待美中破冰貿易談判與川普中東行,美股主指週五 (9 日) 變化不大。綜觀本週,標普累計跌幅跌 0.47%,那指週線收黑 0.27%,道瓊週跌 0.16%。價值股表現優於成長股。自美英簽署協議後,川普週五強調多項貿易協議正密集磋商中。川普將於 13 至 16 日訪問中東的沙烏地阿拉伯、卡達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可能討論石油、貿易和核議題等。
國際政經
《Zerohedge》報導,美伊核協議談判進入第四輪前夕,美國空軍一架 B-2「幽靈」匿蹤轟炸機自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亞基地返航,飛往位於密蘇里州的懷特曼空軍基地 (Whiteman AFB),引發外界關注。根據公開來源情報 (OSINT) 社群 X 平台(前 Twitter)帳號 EISNspotter 發布的飛行追蹤資訊,美國空軍一架 B-2「幽靈」匿蹤轟炸機正在自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亞基地返航,飛往位於密蘇里州的懷特曼空軍基地 (Whiteman AFB)。
美國聯邦參議員科頓 (Tom Cotton) 周五 (9 日) 提出一項名為「晶片安全法案」(Chip Security Act) 的新法案,要求商務部針對受出口管制的 AI 晶片及相關產品,強制安裝定位追蹤系統,以防止晶片被非法轉移、走私或用於未經授權的用途。
《CNBC》周五 (9 日) 報導,美國與中國即將於本周末在瑞士展開高層貿易會談,被視為兩國經貿關係「破冰」的重要契機。這場會議將由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 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領銜出席。
加拿大就業市場持續疲弱,加拿大統計局周五 (9 日) 最新數據顯示,4 月失業率升至 6.9%,創下自去年 11 月以來新高,也是新冠疫情以外自 2017 年來的最高水準。這波失業潮主要受美國總統川普針對加拿大鋼鋁、汽車等商品加徵關稅影響,製造業首當其衝,失業人數急速攀升。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釋出樂觀貿易訊號,激勵美股主要指數周五 (9 日) 開盤上揚。川普表示,「多項貿易協議即將達成」,並暗示在周末與中國舉行高層會談前,可能調降對中關稅。投資人對美中即將展開的談判抱持審慎樂觀態度,預期全球貿易緊張局勢有望逐步緩解。截稿前,道瓊工業指數漲近 120 點或近 0.3%,那斯達克綜合指數漲逾 120 點或近 0.7%,標普 500 指數漲近 0.4%,費城半導體指數漲近 1.5%。
國際政經
美國聯邦政府不再統計極端氣候帶來的經濟損失,引發保險與再保險業界關注。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 (NOAA) 宣布將「退役」廣受關注的氣候災損數據庫,終止更新價值逾 10 億美元的災難損失統計資料。此舉被視為川普政府繼續弱化氣候變遷政策與數據透明度的最新行動。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再度對中國施壓,但同時釋出可能調整高關稅的訊號。川普周五 (9 日) 在社群平台 Truth Social 發文表示,對中國商品徵收「80% 關稅看起來合理」,正值本周末美中即將在瑞士展開關鍵貿易會談之際,引發市場對雙方談判前景的高度關注。
國際政經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積極推動貿易政策,印度也加快腳步與美國磋商新貿易協議。路透周五 (9 日) 報導,知情官員透露,印度已提議將與美國的關稅差距從目前的近 13% 大幅降至不到 4%,以換取美方對其現行及未來關稅調升的豁免。這項讓步將成為印度歷來在貿易壁壘上最具規模的調整之一。
A股港股
儘管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商品徵收超過 100% 的關稅後,中國對美國的出口立即大幅下降,但中國 4 月的出口增幅仍超過預期。具體來看,按美元計算,中國 4 月份出口額實現年率 8.1% 的增長,這一增幅顯著高於市場此前預測的 1.9%。不過,與 3 月份 12.4% 的較高增幅相比,4 月份的出口增速有所放緩,這可能部分反映了企業在 3 月為趕在關稅生效前出貨而出現的搶運效應。
雜誌
文.洪寶山烏克蘭最終還是跟美國簽訂礦產協議,也許一開始川普就設計好,把拜登軍援給烏克蘭的 1200 億美元武器,包裝成軍援貸款,藉此抬高談判籌碼。一紙礦產協議 讓美國的利益與烏克蘭掛鉤幸好,澤倫斯基挺住壓力,跑去跟歐盟領導抱怨,訴苦川普把基於「民主、自由」共同價值背景下,軍援烏克蘭的 1200 億美元武器「變現」為 3500 億美元貸款,法國與英國出面跟川普溝通,最終川普「讓步」,沒讓澤倫斯基簽下喪權辱國的烏美礦產協議,烏克蘭討價還價之後,選擇簽約。
美股雷達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 (Howard Lutnick) 週四 (8 日) 接受多家媒體專訪時表示,川普政府正推動將美國晶片產能提升至 50%,作為強化經濟安全與降低對外依賴的核心戰略之一。他並透露,未來一個月內華府將陸續公布數十份貿易協議,但目前對大多數國家實施的 10% 基準關稅將大致維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