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川普圍堵中國AI 可能催生輝達最強對手

鉅亨網編譯余曉惠


MarketWatch 專欄作家 Jurica Dujmovic 認為,中國晶片製造商縮小與輝達 (Nvidia)(NVDA-US) 性能差距、甚至追平,似乎只是時間問題,諷刺的是,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國出口管制的意外結果。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川普圍堵中國AI 可能催生輝達最強對手 (圖:Shutterstock)

Dujmovic 表示,美國政府的出口管制原本是為了延緩中國人工智慧 (AI) 的發展,但最終可能讓輝達未來最強勁對手更快速崛起。


今年 6 月,華為達成一項震撼半導體業的里程碑:一個由 384 顆昇騰 910C 晶片組成的叢集 (cluster),在運行 6710 億參數的 AI 模型、也就是 DeepSeek 的 R1 時,性能超越了輝達的 H800,甚至達到完整 H100 系統的水準。

雖然華為方案的耗電量是輝達同等效能系統的四倍,但此事證明,只要能部署更多硬體,中國企業也能追平甚至超越輝達的性能。就單顆晶片而言,華為 910C 的性能只有 H100 約 60%,但叢集成果顯示,中國的「硬拼」策略能彌補單晶片限制。

出口管制的反效果

Dujmovic 指出,這個矛盾的根源,和美國切斷中國取得先進半導體的努力有關。

為了符合 2022 年底的出口管制,輝達為中國推出降規版 Hopper GPU——A800 和 H800。

由於美國在 2023 年底再度收緊出口管制,輝達推出針對中國市場的 H20 晶片,並在 2024 年上市。中國科技巨頭包括阿里巴巴、騰訊在 2025 年第一季就搶購了價值 160 億美元的 H20。

然而今年 4 月,美國突然要求 H20 需先取得許可證才能出口,等同封殺。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表示,這「終結了我們在中國的 Hopper 資料中心業務」,把輝達隔絕在這塊規模 500 億美元的市場之外。

到了 7 月中旬,美國政策突然反轉,川普政府允許發放許可證,條件是中國需恢復稀土出口。

輝達迅速下單 30 萬顆 H20,並恢復出口中國。但川普政府有一個附帶條件:外媒 8 月 10 日報導,輝達與超微 (AMD-US) 同意將 15% 來自中國的 AI 晶片營收,繳交給美國政府。

Dujmovic 指出,美國這種反覆無常的政策,加上中國只能買到降規版晶片,反而激發中國政府加碼支持國產替代方案。

與時間賽跑

在此同時,中國科技巨頭百度 (BIDU-US)、字節跳動、騰訊、科大訊飛(002230-CN) 等都在測試或採用華為 910C 晶片,據說有些情況下的表現已經追平輝達 H100。中國政府還動用 1400 億美元國家科技基金,要讓中國從依賴西方晶片轉向自主研發。

轉向中國本土替代選項的風潮,在 7 月底開始明顯出現。據說字節跳動下了大量的中國訂單,其中就包括華為的升騰晶片,螞蟻集團則嘗試用華為的晶片訓練先進模型。

更明顯的證據是:截至 2025 年年中,輝達在中國的市占率已從 95% 驟降至 50%。

輝達正在夾縫中求生存,Blackwell 系列可能推出降規版晶片「B20」,該產品將符合美國出口標準,但算力大幅降低。

Dujmovic 認為,這種策略可能加速中國追趕,因為每一代降規版晶片都成為中國競爭者的超越目標。

中國官方也對 H20 表現出敵意,7 月底召見輝達高層並質疑存在「後門」,官方媒體還呼籲消費者抵制該晶片。

基本情勢改變

Dujmovic 指出,輝達現在不只有出口中國合不合規定的問題,與中國競爭對手之間的角力更是分秒必爭。即使所有政策限制立即消失,中國競爭者也已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人才和資金,足以直接挑戰輝達的旗艦產品。

Dujmovic 表示,華為的開發者生態系近年成長將近十倍,讓中國與輝達的性能差距可能在一到兩代晶片內縮小至零。這意味著,美國出口管制原本想減緩中國 AI 發展,卻可能加速輝達最強對手的誕生,而這個未來比任何人預期都來得更快。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