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管制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周五 (31 日) 向媒體表示,他仍希望有朝一日能向中國客戶銷售該公司最新的 Blackwell 系列人工智慧 (AI) 晶片,儘管他目前沒有任何具體計畫。Blackwell 系列晶片是輝達最新一代的 AI 半導體,被視為開發與運行如 OpenAI ChatGPT 等大型語言模型的產業標準,其功能遠遠超越華府數年前有效禁止出口至中國的半導體。
美國總統川普周四 (30 日) 在「空軍一號」專機上接受採訪時證實,當日與中國領導人會談時,確實討論了輝達 (NVDA-US) 在中國業務的情況。這場會談是在韓國釜山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APEC) 峰會期間,旨在達成一項更廣泛的貿易協議。
國際政經
繼稀土管制引發美國產業鏈震盪後,中國在原料藥領域的主導地位再度成為博弈焦點。美藥典委員會最新報告顯示,全美 679 種原料藥 (佔總量的 37%) 至少依賴一種中國關鍵起始材料,其中 211 種的核心原料更被中國獨家掌控。《紐約時報》報導,若中方在原料藥領域採取措施,衝擊恐遠超稀土管控。
國際政經
美國和中國的第五輪貿易談判馬來西亞吉隆坡正式展開,新華社報導,由中國副總理何立峰和美國財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率領的團隊,已在當地時間周六 (25 日) 上午會面,兩人將設法在高度受矚的「川習會」之前,和緩彼此的對立。彭博報導,對兩人來說,如何化解兩國近日不斷升高的貿易對峙,將是最重要任務,談判成果將關係到可望於下周四 (30 日) 在南韓亞太經合會 (APEC) 場邊舉行的「川習會」,這將是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以來,首次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
美股雷達
美國晶片設備大廠應用材料 (AMAT-US) 周四 (23 日) 宣布,計劃把全球人力精簡 4% 或約 1400 個工作崗位,以因應美國半導體出口管制升級對公司營運的衝擊。應材是美國最大晶片設備製造商之一,根據監管文件,該公司將為這次裁員認列 1.6 億至 1.8 億美元,主要是遣散費和一次性福利中止,這筆費用將發生在 2025 會計年度第 4 季,而裁員計畫預定將在 2026 年度第 1 季期間完成。
國際政經
據《彭博》周四 (23 日) 報導,法國總統馬克宏同日在歐盟峰會上呼籲,若無法解決中國計劃實施的關鍵原物料出口管制,應考慮動用歐盟最強貿易工具「反脅迫工具 (ACI)」。中國本月宣布大幅收緊稀土等關鍵材料出口管制,威脅歐洲產業和安全。根據這些措施,海外出口商若使用含有任何從中國採購的特定稀土成分的產品,即使只是微量,也需要取得出口許可證。
黃金
黃金價格周四 (23 日) 在亞洲交易中上漲近 1%,收復了此前兩個交易日急劇下跌的部分失土,主因是美國與中國之間貿易緊張局勢的再次升溫,重新點燃了市場對避險資產的需求,同時投資者仍在等待關鍵的美國通膨數據。現貨黃金盤中一度升至 4137.40 美元,此後回至 4106 美元附近,而美國黃金期貨更是攀升了 2%,報每盎司 4144.89 美元。
國際政經
據美國《Fox Business》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周三(22 日)接受採訪時表示,他與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將前往馬來西亞,與中方官員會面,尋求緩和中方稀土出口管制升級態勢。他說:「我今晚(周三)就要出發了,格里爾已經啟程前往吉隆坡。本周六和周日,我們將在馬來西亞與中方官員會面。
國際政經
《彭博》周三 (22 日) 引述知情人士報導,歐盟執委會本月底前將完成貿易措施清單,為與中國就稀土出口管制談判做準備。若外交途徑無法解決,歐盟不排除對中國採取貿易反制。知情人士透露,歐盟執委會正準備一份可對中國實施的貿易措施清單,藉此強化談判籌碼。
國際政經
據《路透》報導,由於中國即將實施的出口管制措施,全球汽車製造商正緊急在全球各地搜尋關鍵稀土,高階主管擔憂此舉可能導致零件短缺和工廠停工。稀土磁鐵是汽車零件 (如後視鏡、揚聲器、油泵、雨刷) 以及燃油洩漏和煞車感測器等電機馬達的核心動力來源。在電動車領域,稀土的作用甚至更為關鍵。
美股雷達
OpenAI 表示,甲骨文 (ORCL-US) 已經成為該公司在美國以外地區擴展資料中心業務的「一站式服務中心」,連人工智慧 (AI) 晶片的出口管制也包辦處理。OpenAI 基礎建設長 Peter Hoeschele 在周三 (15 日) 的甲骨文年度大會中說:「在某種程度上,甲骨文已經變成我們在任何一個國家的一站式服務中心。
美股雷達
歐盟經濟事務委員 Valdis Dombrovskis 周二 (14 日) 警告,中國正利用貿易相互依存關係謀取政治利益。他在 IMF 會議前強調,面對中國這個「強大挑戰者」,美歐必須聯手應對,單邊主義已顯現明確局限。據《彭博》周二 (14 日) 報導,Dombrovskis 表示,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已取得顯著進步,在某些經濟與技術領域快速追趕、甚至超越美國與歐盟。
原物料
中國北方稀土 (NRE)(600111-CN) 周一 (13 日) 晚間公告收到內蒙古證監局的警示函,因 895 萬元資金佔用未依規定揭露,被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並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但當日公司股價逆勢漲停,總市值達 2087 億元 (人民幣,下同),今年來累計上漲超過 170%。
國際政經
分析師指出,中國最近宣布對電池出口實施的一系列限制措施,可能對美國企業造成重大影響。北京先前曾利用稀土作為對抗華府貿易戰的工具,但鑑於其在電池產業的主導地位,中國現在又鎖定了另一個新的談判籌碼,特別是考量到美國對能源儲存的需求日益增長,以支持資料中心並穩定電網。
台股新聞
針對中國近期實施的稀土出口限制政策,經濟部長龔明鑫今(13)日於立法院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根據經濟部初步評估,台灣半導體產業鏈因具備高韌性,預期受到的直接衝擊有限,但仍需密切觀察全球供應鏈中間接衝擊以及無人機、電動車等關鍵原料可能引發的漲價效應。
專家觀點
上週五美股上演「黑色星期五」,因為川普又在社群上開了金口,揚言對中國加徵 100% 的懲罰性關稅,全球市場嚇得屁滾尿流,美股市值一夕之間蒸發了 2 兆美元。這股恐慌情緒,預計台股開盤將直接跳水重挫。你看著手上的庫存,是不是又回到了今年 4 月那個焦慮的十字路口?那時候也是市場鬼哭神號。
美股雷達
中國上周推出一系列貿易反擊措施,除收緊稀土出口管制外,針對高端鋰離子電池及相關材料的出口限令,被視為應對美方單邊壓力的關鍵反制。此舉不僅延續了中國以資源與技術優勢塑造貿易規則的策略,更直接挑戰美國在清潔能源轉型中的供應鏈安全。《彭博資訊》分析指出,中國宣布自 2025 年 11 月 8 日起,對部分鋰離子電池、關鍵正負極材料及製造設備實施出口管制,要求企業出口前須獲商務部許可,此舉涵蓋儲能用大型電池、核心材料及生產技術,而這些領域恰是中國在全球佔據主導地位的環節。
美股雷達
與稀土相關的股票周五 (10 日) 在美股盤中大幅走高,美國總統川普在 Truth Social 發文,指控中國以嚴格的出口管制「挾持世界」,並揚言將祭出重大關稅等財務反制措施。市場認為,稀土在美中角力中戰略地位再度凸顯,帶動投資人湧入相關概念股。
美股雷達
美股主要指數周五 (10 日) 盤中全面下挫,投資人拋售風險資產,道瓊工業指數盤中一度重挫逾 500 點,標普 500 指數下跌 1.6%,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大跌 2.2%,科技股與中概股領跌。市場避險情緒升溫,主要受到美國總統川普批評中國稀土出口政策、宣布取消「川習會」,並揚言考慮對中國商品大幅加徵關稅的言論影響。
美股雷達
中國監管機構周五 (10 日) 宣布,對美國晶片大廠高通 (Qualcomm) 收購以色列汽車通訊晶片公司 Autotalks 的交易展開反壟斷調查,此舉正值美中領導人即將會晤前夕,為兩國之間的科技與貿易緊張再添火藥味。受消息影響,高通盤前股價一度下跌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