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信任危機」引發市場動盪!美國例外論正面臨威脅
鉅亨網編譯余曉惠
巴隆周刊 (Barron"s) 報導,長久以來,「美國例外論」(American exceptionalism)建立在對美國政府與機竟數據的信任之上。然而,上周幾項發展讓市場再次質疑美國是否仍值得信賴,尤其是美國總統川普對就業數據和央行利率政策方面的干預。

美國勞工部上周五公布 7 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幅遠不如市場預期,5 月和 6 月的增幅更大幅下修近 26 萬人,川普對報告非常不滿,甚至質疑數據「被操弄」,因而開除勞工部轄下勞工統計局 (BLS) 局長 Erika McEntarfer,消息令市場譁然。
美股上周五大幅下跌,反映非農報告顯示的經濟疲弱,以及川普關稅政策引發的不確定性。雖然美股周一反彈,但美元走弱、美債殖利率重挫,創下兩個多月來最大跌幅。
同樣在上周五,聯準會 (Fed) 理事庫格勒 (Adriana Kugler) 突然宣布辭職,市場認為川普可能任命更符合其政策主張的人選,令人擔憂利率政策的獨立性將受到干預。
專家看法
ING 首席市場策略師 Chris Turner 指出,美元後續走勢恐受兩大變數主導:一個是就業市場惡化,另一個是貿易政策導致的潛在通膨上升。然而,這兩者的關鍵數據都來自 BLS,而 BLS 正面臨政治壓力。
而握有決定利率權力的 Fed,依然面臨來自白宮的高度壓力,這些對投資人來說已經構成挑戰。
Turner 說:「對美國經濟數據品質的不確定性,對美國資產市場並非好消息,甚至可能讓美元和美債多出更多風險溢價。」
經濟學網站 Advisors4Advisors 的 Andrew Gluck 警告,「川普是否會操控就業數據」一事已不再是抽象假設,而是實際風險。他說:「若川普在 BLS 與 Fed 任命對他忠誠的人選,將打開操控經濟數據的大門。」
芝商所 (CME)FedWatch 工具顯示,7 月就業報告隱含的疲態,很可能觸發接下來到年底之間至少兩次降息,預料 9 月啟動第一次。
對降息的預期導致美債殖利率周一繼續下滑,10 年期美債殖利率降到 4.197%,2 年期公債殖利率則降到 3.68%。
「拋售美國」交易再起?
今年初出現所謂的「拋售美國」(sell America)交易,主因是投資人擔心美國政府財政赤字和爆炸性的債務水準,以及關稅對全球經濟成長的影響,這波交易曾讓美元陷入近 50 年來最疲弱的七個月表現。
不過,「拋售美國」交易最終被自 4 月初以來美股科技股領漲的強勁反彈所逆轉。
目前這些原有疑慮仍未消散,如今還要再加上「數據真實性」的疑慮。由於川普很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內任命 Fed 主席鮑爾的繼任人選,並在幾天內指派新的 BLS 局長,讓「信任美國」(trust America) 的交易邏輯面臨威脅。
原因在於,這兩個職位正是負責制定利率政策的核心決策群體、及其依據資料的主要來源,而兩者都將由總統任命。
換句話說,若川普陸續任命新的 Fed 主席與 BLS 局長——兩者都關係重大,因前者決定利率,後者提供關鍵依據——市場擔心,政治力量可能削弱美國作為全球資本避風港的基礎信任。
現階段,市場本來就面對多重不安因素,包括新一輪關稅措施、製造業活動數據疲弱等,讓整體投資情緒更加緊張。
曾任克里夫蘭聯邦準備銀行總裁的梅斯特 (Loretta Mester) 呼籲,新任 BLS 局長應具備「無可挑剔、政治中立的專業背景」,以維持政府數據的可信度。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