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經濟政策挑戰加劇,市場動態與AI技術成為焦點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中經濟政策挑戰與市場動態:從通膨壓力到AI技術擴張的全景分析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瑞士高峰會上強調,中國需轉向消費驅動經濟以成為全球可靠夥伴,並面臨房地產供給過剩的挑戰,需透過財政刺激穩定經濟[1]。同時,亞特蘭大聯邦準備銀行總裁波斯提克指出美國通膨壓力持續,對降息持審慎態度,並強調需觀察關稅政策對經濟的影響[2]。這顯示出美中貿易關係的複雜性及美國內部對經濟政策的謹慎考量,未來市場需密切關注兩國政策走向及其對全球經濟的潛在影響。
德意志銀行首席策略師查達上調標普500指數年底目標至6,550點,顯示市場對川普政府貿易政策的樂觀情緒,並強調企業基本面穩健,庫藏股買回動能強勁,反映出公司對未來的信心[3]。此外,韓國新總統李在明的當選標誌著韓國政治的新階段,市場將密切關注其政策走向及對經濟的影響[4],這些變化可能進一步影響亞太區域的投資情緒與資金流向。
博通 (AVGO-US) 的新交換器晶片 Tomahawk 6 正式出貨,顯著提升 AI 運算效能,處理能力達前代六倍,並採用共封裝光學技術降低成本與功耗,顯示出其在資料中心的潛力[5]。同時,鴻海 (2317-TW) 透過租賃德州休士頓的廠房,計劃擴大 AI 伺服器產能,顯示出對美國市場需求的強烈回應,並為未來的產業布局鋪路[6]。這些動作不僅反映出企業對 AI 產業的重視,也顯示出全球科技供應鏈的持續升級與轉型。
美國4月JOLTS職缺意外增加至739.1萬,顯示就業市場韌性雖然面臨企業成本壓力及勞工信心減弱的挑戰[7]。另一方面,德國汽車工業則因中國稀土出口限制面臨生產中斷風險,供應鏈穩定性受到嚴重挑戰[8]。這些因素將影響全球市場的生產策略及聯準會的貨幣政策,顯示出當前經濟環境的複雜性與不確定性。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