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通膨風險上升與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影響市場信心及企業策略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國通膨風險加劇與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影響市場信心
美國聯準會理事庫克(Lisa Cook)在演說中指出,儘管通膨數據顯示降溫,但因貿易政策影響,通膨可能再度升溫,進而影響就業市場[1]。同時,美國商務部啟動對航空零組件的國安調查,業界擔憂新關稅將危及飛航安全及供應鏈,並呼籲政府在實施前與業界協商[2]。這些因素顯示,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加劇市場對通膨及經濟增長的擔憂,進一步影響投資者信心。
南韓總統大選結果顯示,李在明以48.8%得票率當選,反映出選民對前政府政策的反思,並預示著經濟與民主改革的重啟[3]。此外,美國川普總統計劃將鋼鋁關稅提高至50%,旨在保護本國產業,這一政策可能加劇貿易緊張局勢,並影響全球鋼鐵市場[4]。李在明的外交政策將面臨美中兩大國的平衡挑戰,而川普的關稅政策則可能引發外國鋼鐵業者的強烈反應,進一步改變國際貿易格局,顯示出當前全球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
馬斯克對川普的減稅法案表達強烈不滿,稱其為「畸形產物」,並警告將導致聯邦預算赤字飆升至2.5兆美元,顯示出對美國財政策略的深刻擔憂[5]。同時,Meta Platforms 與核能業者簽署的長期電力合約,顯示出科技公司對於穩定且低碳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Meta 每兆瓦時支付約80美元,顯著低於微軟的合約價格,反映出市場對核能的競爭力和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重視[6]。這些動態不僅影響企業的財務策略,也可能重塑能源市場的競爭格局,進一步推動科技與環保的結合。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瑞士高峰會上強調,中國需轉向消費驅動經濟以成為全球可靠夥伴,並面臨房地產供給過剩的挑戰,需進行財政刺激以穩定經濟[7]。與此同時,博通 (AVGO-US) 正式出貨新一代交換器晶片 Tomahawk 6,旨在提升 AI 運算效能,並以共封裝光學技術降低成本和功耗,預計將在市場中擴大商機[8]。這些動態顯示出全球科技與經濟環境的變化,特別是在中美貿易緊張局勢下,企業需靈活應對市場需求與政策挑戰。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