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推新AI晶片應對出口限制,馬斯克政治影響力減弱,美企在中美貿易緊張中調整策略
鉅亨網新聞中心
輝達推新AI晶片應對出口限制,馬斯克政治影響力下滑,美企在中美貿易緊張中調整策略
輝達計劃推出針對中國市場的新Blackwell架構AI晶片,以應對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限制,這款晶片的售價將低於受管制的H20晶片,顯示輝達在面對競爭壓力下的策略調整[1]。儘管輝達在中國市場的營收仍占其總營收的13%,但其市場佔有率已從2022年的95%降至50%,主要受到華為等國產晶片供應商的挑戰[1]。同時,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透露他已恢復全天候工作,專注於X/xAI及特斯拉的發展,然而其與美國政治的關係卻出現冷卻,顯示出他在推動政府改革方面的困難[2]。這些動態反映出科技巨頭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與政治環境的複雜交織,未來將影響其業務策略及市場定位。
馬斯克在美國政治舞台上的影響力逐漸減弱,特別是在川普陣營中遭遇冷處理,這對其主導的政府效率部(DOGE)改革造成重大阻礙。民調顯示58%受訪者對其表現不滿意,特斯拉 (TSLA-US) 利潤暴跌71%更是雪上加霜,導致馬斯克減少對DOGE的投入時間[3]。與此同時,摩根大通首席執行長戴蒙則對中國經濟持樂觀態度,強調不會撤資,並認為中國在過去二十年展現出強大的經濟戰略與執行能力,將其視為優先市場。儘管面對美中貿易緊張,仍有美國企業希望在中國持續經營[4]。這一對比顯示出美國企業在全球市場中的不同策略,反映出在地緣政治挑戰下,企業如何調整其投資重心以應對不確定性。
美國政策變動影響國際教育與能源市場,政界健康問題引發關注
川普政府自重返白宮以來,對哈佛大學等常春藤盟校的高壓政策引發廣泛關注,表面上以「反猶太主義」和「校園激進主義」為名,實則意在削弱高等教育機構的自主性,重塑教育價值觀,這一策略被視為其「文化戰爭」的一部分,專注於對抗多元政策及教育內容的「覺醒主義」[5]。同時,俄羅斯對烏克蘭的無人機襲擊持續升級,造成多地傷亡,顯示出俄軍攻擊範圍的擴大,這不僅加劇了地區緊張局勢,也可能影響全球市場的穩定性[6]。專家警告,川普的資金凍結措施可能對美國在醫療創新及科技領域的競爭優勢構成威脅,若高等教育體系失去獨立性,將影響全球對美國大學的信任與吸引力。與此同時,俄烏衝突的持續升溫也可能對全球供應鏈及能源市場造成進一步衝擊,投資者需密切關注這些動態對市場的潛在影響。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