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輝達推新AI晶片應對中國市場競爭,馬斯克政治影響力減弱,美國教育政策引發爭議

鉅亨網新聞中心


輝達針對中國推出新AI晶片,馬斯克政治影響力減弱,企業面臨競爭與策略調整挑戰

輝達計劃推出針對中國市場的新Blackwell架構AI晶片,以應對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限制,這款晶片的售價低於受管制的H20晶片,顯示輝達在面對競爭壓力下的策略調整[1]。儘管輝達在中國市場的營收仍占其總營收的13%,但其市場佔有率已從2022年的95%降至50%,主要受到華為等國產晶片供應商的挑戰[1]。同時,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透露其恢復全天候工作,專注於X/xAI和特斯拉等業務,然而其推動的政府效率改革遭遇挫折,可能影響其與政治界的關係[2]。這些動態反映出科技巨頭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日益激烈,尤其是在政策和市場環境變化的背景下,企業需靈活應對以維持其市場地位。
在此情況下,馬斯克在美國政治舞台上的影響力逐漸減弱,特別是在川普陣營中遭遇冷處理,這使得他主導的政府效率部(DOGE)改革面臨困難,民調顯示58%受訪者對其表現不滿意,並且特斯拉 (TSLA-US) 利潤暴跌71%進一步削弱了他的支持基礎[3]。與此同時,摩根大通首席執行長戴蒙則對中國經濟持樂觀態度,強調不會撤資,並認為中國在過去二十年展現出強大的經濟戰略與執行能力,將其視為優先市場,儘管面對美中貿易緊張,仍有美國企業希望在中國持續經營[4]。這一對比顯示出在全球經濟與政治環境變化中,企業領導者的策略與市場信心之間的微妙平衡,特別是在面對地緣政治挑戰時,企業如何調整其投資策略以適應市場現實,將成為未來的重要觀察焦點。

美國撤銷哈佛國際學生資格引發爭議,教育與外交政策面臨重大變革

美國國土安全部撤銷哈佛大學的「學生與交流訪問學者計畫」(SEVP)資格,禁止其招收新國際學生,此舉將對數千名留學生造成影響,包括比利時王儲伊莉莎白公主。該校代理校長艾倫·加伯已對此政策提出訴訟,並獲得臨時限制令以暫緩禁令執行,為受影響學生爭取喘息空間[5]。與此同時,美國副總統JD范斯在海軍學院畢業典禮上強調美國外交政策的轉型,指出川普政府的軍事策略將重點放在保護國家利益及鞏固同盟,並以美軍對胡塞武裝的精準打擊為例,展示新戰略的實施[6]。這些事件反映出美國在國際教育及軍事政策上的重大變化,可能對未來的國際關係及留學環境產生深遠影響。
面對美國政府凍結26.5億美元聯邦資助的情況,哈佛新校長艾倫・加伯(Alan Garber)主動減薪25%並將行政預算轉為支援科研,顯示出對國際學生的強烈支持及對教育價值的重視[7]。這一舉措不僅是哈佛史上首次由最高行政預算反補科研,更是對當前政治環境的務實回應,尤其是在川普政府對高等教育機構施加高壓政策的背景下,意在削弱學術自主性並重塑教育價值觀[8]。加伯迅速提起訴訟以捍衛學術獨立,並與其他頂尖大學聯合發表聲明,強調政府不應干預大學的教學和招生,這不僅重建了外界對哈佛的信任,也為國際學生的學業提供了保障。專家指出,若高等教育體系失去獨立性,將對美國在醫療創新、AI及氣候科技等領域的競爭優勢造成威脅,並可能侵蝕全球對美國大學的信任與吸引力。
目前,俄羅斯對烏克蘭的無人機襲擊持續升級,基輔及其他主要城市遭受重創,造成至少3人死亡和11人受傷,顯示出俄軍攻擊範圍的擴大,這是三年來最大規模的空襲之一[9]。同時,美國政府宣布撤銷哈佛大學招收外籍學生的資格,影響包括52名台灣學生在內的國際學生,雖然法官暫時阻止該命令,但仍造成學生們的留學計畫不確定性[10]。這兩個事件反映出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對教育和人道主義的深遠影響,未來可能進一步影響國際關係及學生流動性,特別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教育政策的變動將對各國學生的選擇和未來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