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貿易關係回暖與黃金市場走強,台幣匯率波動影響企業策略与科技股表現不一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5-06 19:40
中歐貿易關係回暖與黃金市場走強,台幣匯率波動影響企業策略
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呼籲歐盟攜手捍衛多邊主義,顯示出中歐關係的修復潛力,尤其是在貿易政策上對抗美國的單邊行為,這一動作可能為未來的經濟合作鋪平道路。與此同時,黃金作為抗通膨及地緣風險的核心資產,近年來受到投資者的青睞,COMEX期金價格自2023年以來大幅上漲,顯示出市場對於安全資產的需求持續上升。儘管金價近期回檔,但央行的持續購金及地緣衝突的影響,仍然為黃金市場提供支撐。專家建議投資者應以配置思維進行布局,特別是黃金ETF因其流動性高和費用低而成為首選。這些趨勢表明,無論是中歐貿易關係的改善還是黃金市場的強勁表現,都反映出全球資本市場在面對不確定性時的調整與應對策略。 [1][2]
新台幣的強勢升值對於散熱廠雙鴻 (3324-TW) 造成匯損壓力,董事長林育申指出,雖然短期內無法調整產品價格,但對於未來運營仍持樂觀態度,特別是在AI驅動的算力需求推升下,水冷散熱技術將成為重要趨勢。此外,台灣央行外匯局長蔡炯民表示,市場對台幣的預期已顯著轉向,導致新台幣由升轉貶,並強調外資應積極進場,這反映出市場對於匯率波動的敏感性及未來經濟活動的潛在影響。整體而言,台幣匯率的變化將直接影響企業的營運策略及市場信心,尤其是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3][4]
環球晶 (6488-TW) 在法說會中透露,第二季因急單影響產能利用率提升,對新台幣升值影響有限,顯示其全球布局有效降低匯率風險,且毛利率將持平於上季。另一方面,大田精密 (8924-TW) 公布第一季每股純益0.68元,面臨美國對中國出口加徵關稅的挑戰,正加速在越南擴建產能,計劃將投資從1000萬美元增至1500萬美元,顯示出企業在不確定環境中靈活調整策略以維持競爭力。整體而言,兩家公司均展現出在全球供應鏈變遷下的應變能力,並積極尋求增長機會。 [5][6]
大型科技股在最新財報季表現優異,顯示出其作為相對安全投資的潛力,尤其在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中,七大科技巨頭中六家公司的獲利超出預期16%,資本支出亦預計全年增長35%。然而,台灣央行則針對外資匯入進行專案金檢,以防止炒匯行為,並報告外匯存底創歷史新高,顯示出市場回歸理性。這一系列動作反映出全球資本流動的緊張與科技股的穩健增長形成鮮明對比,未來投資者需密切關注這兩者之間的互動關係。 [7][8]
科技與零售行業應對市場挑戰,Uber自駕出租車進軍中東,群電營收增長但獲利下滑,特斯拉面臨競爭壓力
Uber (UBER-US) 與小馬智行 (PONY-US) 的合作將自駕出租車引入中東市場,顯示出Uber在自駕技術領域的積極布局,尤其是在全球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與此同時,網家 (8044-TW) 雖然面臨連續九季虧損的挑戰,但其財務指標顯示出逐步改善的跡象,特別是3C產品需求回升及行動端營收的增長,顯示出其在市場中的韌性與潛力。這兩者的發展趨勢反映出科技與零售行業在面對市場變化時的不同應對策略,Uber專注於技術創新與市場擴展,而網家則透過提升用戶體驗與營運效率來穩健前行,未來將持續吸引投資者的關注。[9][10]
群電 (6412-TW) 公布第一季財報顯示,儘管營收年增,但因高階電競筆電電源產品出貨延遲,獲利大幅下滑。預期第二季將因急單需求及新產品出貨回升,實現雙位數季增。相對於此,特斯拉 (TSLA-US) 在德國的銷量卻遭遇重創,4月銷量幾乎腰斬,顯示其在歐洲市場面臨中國電動車品牌的激烈競爭,尤其是比亞迪的銷量增長顯著,反映出消費者偏好的轉變。這些趨勢顯示,電動車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企業需加速創新與調整策略以應對市場變化。[11][12]
摩根大通對美股的前景持樂觀態度,預測標普 500 指數將在 CTA 策略和股票回購的推動下挑戰 6000 點,但同時警告若經濟衰退加劇,指數可能回測至 5000 點,顯示市場面臨冰火兩重天的局面。大型科技股的表現將成為影響指數穩定性的關鍵因素,特別是在微軟宣布將於 2025 年關閉 Skype,轉向 Microsoft Teams 的背景下,顯示科技巨頭在市場競爭中的策略調整。這一變化不僅反映了科技行業的快速演變,也可能影響投資者對相關股票的信心,進一步加劇市場的不確定性。[13][14]
寧德時代 (300750-CN) 正在積極尋求約 10 億美元的貸款,以推動其在印尼的業務擴張,這一舉措顯示出其對於東南亞市場的重視與長期布局。該貸款計畫將支持與印尼國有電池公司成立的合資企業,計畫在西爪哇省投資 12 億美元,建設年產能達 15 GWh 的電池芯製造廠,預計於 2027 年投入商業運營,這不僅將增強其在全球電池市場的競爭力,也有助於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動車需求。此外,寧德時代還在考慮在香港進行二次上市,預計可籌資至少 50 億美元,這將進一步強化其資本結構,為未來的擴張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隨著全球對於可再生能源和電動車的需求持續上升,寧德時代的策略將使其在全球電池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15]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