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汽車股論三】寶馬磨刀霍霍,留給國產汽車的時間不多了?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11-26 16:36


引言:

談車市自然少不了說豪華BBA家族,寶馬一直是被上層精英們最常翻牌的一個。前幾年非誠勿擾女嘉賓一句名言“寧願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坐在自行車後笑”流傳甚廣,從這句話裡我們能窺見世人對寶馬的一貫認知。如今,在國內車市的五代十國里,寶馬也正在策馬揚鞭,從控股、合縱連橫、自動駕駛、新能源等各個方向加速對競爭對手的圍剿。

巨頭進場,車市波瀾再起

汽車行業,不僅受自身運勢的起落影響,還深受國家意志的左右。二十年前,跨國汽車公司打開中國車市大門,不過為了扶持本土汽車業,政府在中資和外資間畫了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規定外資汽車與國資合作股權比不能超越50%。


在這條紅線的庇佑下,過去的十幾年裡,合資車企在華迅猛發展,並藉助國資合作方的優勢,長期佔有汽車產業鏈最優質的資源。不過,令合資車企沒有想到的是,若干年後民營車企卻異軍突起,以星火燎原之勢包抄了整個車市中下游市場,合資車企優勢不再。在群雄逐鹿中,合資車企的其中一方——外資品牌更多被束縛了拳腳,只能望洋興嘆。

合資車企一覽 圖源:鈦媒體

在此情形下,寶馬與華晨中國(01114-HK)就是一對典型的合作拍檔,寶馬對中國一直誠意滿滿,深受政府信任和喜愛,這裡面固然與幫助政府設計“中華”品牌等事項有關。不過我們今天不說中華汽車,單說華晨寶馬,在合作的15年內,華晨寶馬累計銷量突破200萬輛,大東工廠和鐵西工廠兩大基地於2017年向市場輸送近40萬輛,成為寶馬全球體系規模最大的生產基地。

據華晨發布10月銷售數據看,華晨寶馬於2018年10月售出44,705輛寶馬汽車,同比增長47.0%,環比增長3.5%,(除卻X3銷量同比增長27.4%)。前10月累計銷量同比增長19.9%至375,209輛。

不過今年冬天似乎是車市第一個黃金時代的盡頭。華晨寶馬的銷售數據並不能代表整個國內車市。在經歷了第一個汽車黃金時代後,國內車市進入五代十國的混戰之中,更可怕的是,伴隨著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車市或將迎來史上第一股寒流,全球範圍車市增值熄火,國內市場銷售出現滑坡。

在這個節點,醞釀已久的車市大政策終於來了。 2018年6月28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發布《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新規: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

10月11日,在華晨寶馬成立15週年之際,寶馬集團宣布追加投資30億歐元增持華晨寶馬股權,將股比從50%提升至75%。

10月11日當天汽車股表現

“狼”真的要來了?一時間,車市本就表現出的疲憊,被華晨寶馬股權變更事件放大,國內汽車市場震動不小,汽車股普遍受驚,尤其是華晨中國暴跌26.58%。雖然汽車合資股比放開還有五年的路要走,不過合資車企一下子丟失躺了近30年的溫床,讓人唏噓不已。

寶馬的中國局

寶馬一馬當先,幾乎馬上就可以掙脫束縛已久的那根紅線,這讓以BBA為代表的豪車品牌們無法淡定了。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合資車企中的本土企業非常依賴豪華品牌的營收和利潤。以2017年業績為例,華晨中國的淨利潤為43.7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期華晨寶馬盈利104.8億元,按50%的股比分配利潤計算,華晨寶馬對華晨中國淨利潤貢獻為52.4億元。這也意味著扣除華晨寶馬淨利潤後,華晨中國其他業務是虧損的,虧損額達8.6億元。

與華晨寶馬類似,北京奔馳同樣是整個北汽集團的主要營收來源。數據顯示,2017年,北汽股份全年營業收入為1341.58億元,同比2016年的1161.99億元增長了15.46%,其中北京奔馳的營業收入破千億元,實現同比增長35.9%。

誠然,合資雙方利潤分配很值得商榷,但在搶灘佈局後汽車市場新四化的關鍵時刻,BBA們對於更廣闊市場的需求,顯然要比以往強烈很多。隨著特斯拉在華獨資建廠的逐步推進,豪車市場的新能源格局演變正悄悄發生,此時寶馬若不能爭得一席,更待何時?

從今年開始,寶馬又有了一位新夥伴——長城汽車。長城汽車是民營企業,早年靠皮卡起家,後又以國民神車“哈弗”在合資和進口車市的夾擊下突圍出一片天地。一個是世界一流汽車企業,一個是國內民營自主品牌王者,雙方幾乎是一拍即合,合作速度進展很快。

7月份雙方正式簽署合作協議,相互出資50%共51億元,在張家港成立合資企業。合資公司名字挺有意思,不是“長城寶馬”的套路,而是頗有幾分未來感的“光束汽車”。光束汽車致力於MINI品牌的電動化和其他電動車產品的研發,未來將提供5個車系9款新能源車型,涵蓋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長城寶馬聯姻既有機緣巧也有形勢所迫。今年工信部公佈了新版本的車企雙積分制,要求2019年車企新能源積分佔比至少為10%,以後逐年遞增。在此情形下,長城和寶馬均迫切上馬新能源項目,一個是“國民”車企,一個是世界一流車企,兩者能聯手開拓新能源汽車領域,也是眾望所歸。

寶馬主攻高端新能源領域,光速汽車定位中國中低端新能源汽車領域,這樣既能名利雙收,還能下沉到二三線城市,甚至農村市場,保證顆粒歸倉。長城方面也可以藉機提高國際知名度,擴大出海區域。

除了新兄弟長城汽車外,寶馬汽車對另一位兄弟華晨汽車也加大了合作力度。雙方不僅將合作的華晨寶馬合同延到2040年,寶馬還投資30億歐元對瀋陽鐵西和大東工廠升級和擴建。未來瀋陽有望成為寶馬汽車向全球輸出攻擊大本營。

從2020年開始,寶馬純電動車型i3將在瀋陽大東工廠下線。這款車將只在中國生產,不僅供應中國市場,還將出口全球其它國家。

除了整車合夥作伴,寶馬對國內供應商都加強了合作,以寧德時代為例,近雙方簽署了約合311.04億元的新能源汽車車載電池組採購協議。自2012年寶馬就與寧德時代合作開發車用電池,華晨寶馬首款電動車之諾1E的動力電池系統就是由寧德時代製造。

寶馬在其合作夥伴的加力下,對後汽車市場展開了凌厲的攻勢。

寶馬磨刀霍霍,劍指2025

今年車市的低迷似乎並沒影響豪華車銷售,10月,含MINI品牌在內,寶馬在華銷量約為5.64萬輛,同比增長12%,繼續蟬聯中國豪華車市場單月銷量亞軍,與冠軍奧迪之間的差距僅在百輛上下。前十個月,寶馬在華累計銷售約51.6萬輛,同比增長6%。未來豪華車市場還有可耕耘的空間。

不過就中長期規劃來看,寶馬在華業務重點放到了新能源領域。 11月2日,“BMW新能源汽車媒體溝通會”在北京舉行,分享了寶馬在新能源領域過去做出的成績及未來的規劃。

自從2013年BMW i3上市至今,寶馬集團在全球範圍內已經交付了31.3萬輛電動汽車,佔據了全球 10% 的市場份額,已經成為中國乃至全球領先的高檔電動汽車生產商。

作為在新能源領域有著突出表現的豪華汽車品牌,寶馬當前在中國已經推出6款新能源車型,且今年前三個季度,寶馬新能源車型在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13000輛,榮登高檔電動汽車榜首。僅9月份,寶馬集團就在全球範圍內交付14559輛電動汽車,比去年同期增長35%,創造寶馬新能源汽車單月銷量紀錄。

目前,BMW已經在中國建立了完整的新能源車生態系統,包含研發、電池解決方案、技術創新、品牌與產品、充電與基礎設施以及電動出行服務六大方面。截至2018年年底,BMW將在中國建立超過8萬個即時公共充電樁,覆蓋超過100個城市,為BMW新能源車用戶提供前所未有的便捷體驗。

劍指2025年,細分高檔電動車市場,寶馬的野心不小,提出到2025年要佔有電動車市場15%-25%的份額。寶馬到2025年將推出25款新能源車型,其中12款為純電動車。

圖源:汽場

智能汽車方面,寶馬對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已近10年。今年5月,寶馬獲得上海市智能網聯自動駕駛測試牌照,成為首家在中國獲得自動駕駛路試許可牌照的國際整車製造商。

我們只知道百度在北京六環拉風的進行無人駕駛實驗,卻不曉得2016年寶馬就在成都實景演示了第三級高度自動駕駛,緊接著去年在杭州實景演示了第四級完全自動駕駛。今年7月10日,寶馬還宣布與百度攜手,共同致力自動駕駛技術商業化進程。

除此之外,寶馬也在向更廣闊的出行市場轉型,今年9月,寶馬成立全資控股,寶馬出行服務有限公司,開拓豪華網約車市場。

正因為有著從集團戰略到產品研發和佈局方面的全面投入,寶馬才能一直走在豪華品牌的新能源市場前列。而寶馬未來的命運,勢必也將和國內市場緊緊地捆綁在一起。

結語:

車市新軍突起,異象橫生,泡沫之下,新造車勢力或許來得快去的也快,新能源車企也在補貼滑坡後元氣大傷,合資軍團為5年後的後路而黯然神傷,就在此時,寶馬已經磨刀霍霍,開始逐鹿後汽車市場了。在變革劇烈的後汽車市場,寶馬若能抓住這一發展機遇,未來將極有可能成為在華新能源產品佈局最為成功的豪華品牌。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