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
美股雷達
儘管特斯拉和 Waymo 等企業都在競相發展 Robotaxi(機器人計程車),且獲得投資人追捧,但匯豐分析師警告其潛在市場已遭嚴重高估,因為 Robotaxi 至少還要 7 至 8 年才可能實現獲利。匯豐分析師周一 (14 日) 發布報告指出,目前普遍認爲 Robotaxi 比傳統人力駕駛計程車獲利更豐厚,但該看法恐對 Robotaxi 的成本有所誤解。
在 2025 中國汽車論壇上,華為智慧駕駛方案產品線總裁李文廣公開表示,華為將加快實現 L3 與 L4 級自動駕駛技術的落地,並訂下明確時間表,展現挑戰國際巨頭特斯拉 (TSLA-US) 的雄心。根據李文廣的時間規劃,華為計畫在 2025 年率先推動高速 L3 級自動駕駛的試點商用,並同步展開城市道路場景下的 L4 級自駕測試。
特斯拉 (TSLA-US) 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打造自動駕駛技術領域的領跑者形象,但當其付費全自動駕駛試點項目於 2025 年 6 月在奧斯汀街頭推出時,此聲譽受到了沈重打擊。網路流傳影像顯示,這輛僅配備攝影機的機器人計程車在迎面駛來的車流中漂移、在十字路口猛踩剎車、錯過載客量,而監管機構卻在一旁袖手旁觀。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旗下鴻海研究院人工智慧研究所與香港城市大學合作提出 ModeSeq 模型,近期推出改良版模型「Parallel ModeSeq」,參加 2025 年 CVPR WAD workshop 國際自動駕駛競賽 Waymo Open Dataset (WOD) Challenge - Interaction Prediction 挑戰賽獲得冠軍。
美股雷達
特斯拉 (TSLA-US) 旗下自動駕駛計程車計畫「Robotaxi」,近日在試營運期間傳出首起碰撞事故,引發產業界與投資人高度關注。此事件由 X 平台用戶「DirtyTesla」揭露。根據「DirtyTesla」描述,當日他搭乘 Robotaxi 前往披薩店,車輛嘗試多次進入停車場但皆未成功,最後停在入口附近。
美股雷達
特斯拉 (TSLA-US) 正經歷銷量大幅下滑之際,《華爾街日報》稱馬斯克不再關心汽車,已將心力轉向自動駕駛計程車和人形機器人。報導指出,特斯拉第二季全球汽車銷量年減 13.5%,第一季也下降 13%,陷入最嚴重的銷售困境之一。新車型的匱乏加劇銷售壓力,再加上內部高層動盪,外部面臨許多挑戰,特斯拉似乎已經「陷入了混亂」。
港股
中國小鵬汽車 (09868-HK)(XPEV-US) 周四 (3 日) 晚間正式推出全新車型-小鵬 G7,這款被官方稱為「全球首款 L3 級算力的超級 AI 汽車」標誌著小鵬在智慧汽車領域邁出重要一步。G7 共推出三種版本,包括 602 長續航 Max 版、702 超長續航 Max 版和 702 超長續航 Ultra 版,售價分別為 19.58 萬元 (人民幣,下同)(約 80 萬台幣)、20.58 萬元和 22.58 萬元,較此前 23.58 萬元預售價有明顯下調。
美股雷達
美國銀行最新分析報找指出,自動駕駛汽車市場潛力巨大,預計到 2040 年,其市場價值有望飆升至 1.2 兆美元。該報告中更點名了包括輝達 (NVDA-US) 、高通 (QCOM-US) 和卡特彼勒(Caterpillar)(CAT-US) 在內的多家公司,預計它們將從這一顛覆性趨勢中顯著受益。
美股雷達
特斯拉 (TSLA-US) 眾所矚目的無人自駕計程車 (robotaxi) 服務終於推出,但股價卻出人意料的平靜,沒有激情上漲行情、也沒有利多出盡賣壓,投資人焦點如今轉向交車量、獲利和即將推出的新車。特斯拉推出 robotaxi 之來一周,股價僅上漲不到 2 美元或約 0.5%。
美股雷達
前諾基亞、現任特斯拉 (TSLA-US) 高級工程師 Yun-Ta Tsai 在社群媒體上分享了對蘋果 (AAPL-US) 在人工智慧(AI)和自動駕駛汽車方面進展緩慢的看法。Tsai 在社群平台 X 上發文,回憶起他在諾基亞的時光,當時工程師們正在討論從實體鍵盤向觸控螢幕的過渡。
美股雷達
週六(28 日),美國電動車巨頭特斯拉 (TSLA-US) 成功寫下自動駕駛歷史新頁。執行長馬斯克在社群平台 X 上宣布,一輛全新 Model Y 從德州奧斯汀的特斯拉超級工廠出發,透過 FSD(Full Self-Driving)系統,自行駕駛至車主家門,全程無人介入,最高時速達 116 公里,完成史上首次真正意義上的「無人交車」。
美股雷達
近日,特斯拉 (TSLA-US)執行長馬斯克在談及自駕技術時,再次引發業界討論。他明確表示「道路系統是為人類設計,而非機器人」,強調特斯拉的純視覺方案 (Vision Only) 才是未來方向。專家認為,馬斯克這番發言核心在於,人類透過眼睛觀察與大腦判斷即可安全駕駛,AI 應模擬同樣機制,以鏡頭替代人眼、神經網絡替代大腦,而非依賴雷射雷達等感應器。
美股雷達
繼昨日上漲 20.72% 後,自動駕駛技術公司 Cyngn (CYN-US)周四 (26 日) 宣布與輝達 (NVDA-US) 達成新合作,股價再度暴漲 171.46%,收每股 13.60 美元,盤後續揚 4% 以上。該股周四交易時間一度漲超 319% 至每股 21 美元,為今年 2 月以來的最高水準。
美股雷達
特斯拉股價在週一 (23 日) 因自動駕駛計程車 (Robotaxi) 服務而勁揚逾 8%,但週二 (24 日) 隨即回落,終場下跌 2.35%,收在每股 340.47 美元,顯示市場情緒轉趨保守。該股週一曾衝高至 357.54 美元,週二盤中也一度上探 356.26 美元,但始終未能突破技術壓力區的關鍵關卡 360 美元,最終轉為下跌。
美股雷達
特斯拉 (TSLA-US) 在美國德州奧斯汀推出自動駕駛計程車(Robotaxi)服務僅一天,便因違反交通規則,引來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關注。該機構已主動聯繫特斯拉,針對 Robotaxi 可能違反交通法規的情況展開初步調查。
美股雷達
電動車巨頭特斯拉 (TSLA-US) 原定於 6 月 22 日,在奧斯汀啟動其 Robotaxi 無人駕駛服務,然而,來自奧斯汀的 7 位德州參議員與眾議員近日聯名致信特斯拉,正式請求該公司將此計畫推遲至 2025 年 9 月 1 日新法生效後再啟動。
美股雷達
特斯拉 (TSLA-US) 執行長馬斯克宣布,預計於 6 月 22 日在美國德州奧斯汀啟動無人自駕計程車(Robotaxi)試點服務,但此舉已引發當地社會強烈反彈。根據《CNBC》報導,多個民間團體警告,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仍存重大安全疑慮,並批評馬斯克與美國政府之間的政治關係不透明。
美股雷達
馬斯克的「背叛」來得突然,前一天還怒斥川普「大而美法案」是「劫貧濟富」的垃圾、宣稱要彈劾總統並組建新政黨的他,隔天態度便迅速軟下去,刪除前一天攻擊川普的貼文,放出求和信號,甚至被傳試圖致電川普,但川普不僅未接招,反而擺出「斷交」姿態,要求團隊與馬斯克劃清界線並研究報復方案。
科技
2025 年 6 月,Google(GOOGL-US) 旗下 Waymo 與特斯拉 (TSLA-US) 的 Robotaxi 將在美國街頭展開首次正面交鋒。這場被視為自動駕駛商業化里程碑的對決,不僅反映技術路線的鮮明分野,更預示著出行領域將迎來結構性變革。
洛杉磯近期發生的大規模抗議活動中,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GOOGL-US) 旗下的 Waymo 自動駕駛車輛,不幸成為了「最無辜」的受害者遭受嚴重的破壞與焚燒,成為「可見的憤怒象徵」。根據美媒報導,這些電動無人車遭到噴漆,被塗上抗議口號與不雅文字,甚至被點燃焚燒和砸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