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汽車
國際政經
根據《彭博》周五 (26 日) 報導,中國商務部宣布,汽車製造商明年起需獲得許可證才能從中國出口電動車,進一步顯示北京當局正加強對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管控。此舉將影響比亞迪等中國車廠及在中國設廠的特斯拉、大眾等外資車廠。中國商務部周五表示,自明 (2026) 年 1 月 1 日起,電動車出口將需要申請出口許可證,此舉旨在促進電動車產業的「健康發展」。
美股雷達
美媒最新報導指出,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正以迅猛之勢搶佔全球市場,尤其在巴西這個全球第六大汽車市場,中國車廠的佈局引發了歐美傳統汽車巨頭的深度焦慮。《紐約時報》報導,在距離聖保羅兩小時車程的甘蔗田旁,一座由長城汽車接管的原賓士工廠已進入投產倒數計時。
在 2025 中國重慶汽車論壇上,一場圍繞比亞迪 (002594-CN)(01211-HK) 「常壓油箱」事件的輿論風暴驟然升級。吉利汽車 (00175-HK) 副總裁楊學良罕見公開力挺兩年前舉報比亞迪的長城汽車 (601633-CN)(02333-HK) 董事長魏建軍,直指監管機關「有法不依、違法不究、執法不嚴」,要求對事件給出明確結論,廣汽埃安 (601238-CN)(02238-HK) 肖勇隨後跟進聲援,三方合力圍剿比亞迪。
A股
5 月 30 日,比亞迪 (002594-CN) 集團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雲飛,公開回應近期網路及媒體對暗指比亞迪為「汽車圈恆大」的說法,李雲飛以公司最新資產負債率、總負債及有息負債等多項財務數據,全面駁斥這一錯誤指控。李雲飛指出,從整體資產負債結構來看,中國主流新能源車企的財務健康程度優於多家國際車企,根本不存在「汽車圈恆大」的說法。
週一(26 日),中國多家車企股價重挫,主因是電動車龍頭比亞迪 (002594-CN) 針對超過 20 款車型推出新一輪降價與補貼措施。同時,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也直言中國汽車產業已陷入「不健康狀態」。26 日,比亞迪港股大跌 8.6%,吉利汽車 (00175-HK) 下挫 9.5%,蔚來汽車 (NIO-US) 與零跑汽車 (09863-HK) 則下跌 3% 至 8.5% 不等,今日(27 日)盤中亦持續跌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