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
港股
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小鵬汽車 (XPEV-US) (09868-HK) 創辦人何小鵬表示,該公司今年的招聘計劃已從 6,000 人上調至 8,000 人,重點聚焦智能駕駛、AI 大模型等核心領域。何小鵬表示,隨著新增崗位的出現,小鵬汽車的員工人數今年將接近 3 萬人。
美股雷達
市場研究公司 Rho Motion 週二表示,6 月份全球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銷量年增 24%,顯示中國與歐洲轉向電動車的趨勢仍持續成長。Rho Motion 的數據經理查爾斯 · 萊斯特(Charles Lester)表示,儘管如此,美國電動車的銷量本月下降了 1%,在總統川普的支出法案比預期更早削減稅收抵免後,預計今年的銷量將難以回升。
台股新聞
HYUNDAI 汽車總經銷南陽實業今 (7) 日宣布,由韓國原廠主導的全新顧客服務品牌「myHyundaiCare」正式在台啟動,將以數位轉型為核心,融合主動守護、專屬關懷與無縫體驗三大理念,深耕在地車主所需。南陽說明,全台服務廠將導入數位平板接待流程,加速線上預約、檢視、報價與結帳,並引入 Google 合作開發的 AI 技術助理系統。
歐亞股
福斯汽車集團(Volkswagen Group)執行長布魯姆(Oliver Blume)同時擔任旗下豪華跑車品牌保時捷(Porsche)執行長的雙重職位,正引發日益加劇的爭議。隨著保時捷業績下滑及股價重挫,來自投資者、股東甚至保時捷 - 皮耶希(Porsche-Piëch)控股家族內部的質疑聲浪愈發強烈,要求其「二選一」的壓力與日俱增。
美股雷達
《Zerohedge》報導,美國汽車市場於 6 月顯現明顯降溫,主因為春季搶購潮退去後,市場需求迅速轉弱。產業研究機構 J.D. Power 預估,下半年汽車銷售將持續低迷。根據報導,消費者先前為搶在川普政府加徵關稅前購車,造成第二季銷售暫時增溫,但在價格壓力與經濟不確定性升高的雙重夾擊下,市場動能迅速消散。
台股新聞
群益金鼎證券 (6005-TW) 主辦汎德永業 (2247-TW) 國內第二次無擔保轉換公司債「汎德永業二」(22472-TW),採競價拍賣方式承銷,明 (13) 日開始投標,競拍底標價為 101 元。群益說明,「汎德永業二」本次共發行 10,000 張,發行總面額為 10 億元,其中 8,500 張採競價拍賣方式承銷,轉換溢價率 102.5%,轉換價格為 297.8 元,每人最高得標張數合計不超過 850 張。
在中國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炮轟「零公里二手車」後,一些二手車商坐不住了。「只要價格便宜,就是好事情。」「老百姓需要的,就是好東西。」「我不管是不是亂象,它就是『香』。」在社交媒體上,近期有不少二手車商集中發聲,為「零公里二手車」辯護。「零公里二手車」,即已經掛牌卻並未銷售給終端用戶的汽車,名義上屬於二手車,但車況與新車基本相同,定價上則比新車便宜。
大陸政經
「近年來,(中國)汽車市場出現一種名為『零公里二手車』的怪象:新車剛完成上排,就以二手車名義重新流入市場。這類車輛在懂車帝、瓜子二手車等平台上的銷售商家多達三、四千家。」近日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痛批行業過度內捲背後的畸形競爭現狀,並直指「零公里二手車」會擾亂市場秩序。
台股新聞
汽車零組件大廠廣華 - KY(1338-TW) 今 (23) 日召開股東常會,董事長余澤民表示,去年即便營運虧損,考量公司資本公積充沛且財務體質健全,仍秉持現金配息政策,自保留盈餘配發每股現金股利 0.75 元,並獲股東會通過,展望後市,將加強拓展中國自主品牌新能源車的銷售份額,有助獲利動能。
台股新聞
中華車 (2204-TW) 今 (21) 日召開法說會時表示,今年第一季國內車市很明確掉了約 10%,「大部分品牌都認為,和去年相比不會太好」,而過往的轉投資金雞母福建奔馳 (賓士) 提車台數也腰斬,因此,將積極在台灣市場拓展商車自主品牌,並密切觀察兩岸車市變化。
台股新聞
裕日車 (2227-TW) 今 (21) 日召開法說會時直指,今年國內車市下滑,年減約 11.4%,關稅議題使購車意願趨緩,而中國轉投資事業中,東風日產推出首款新能源車,市場反應優於預期,但當地市場競爭激烈,後續仍有待觀望。受到部分法規調整影響,裕日車停售的車型有 JUKE、LEAF、ALTIMA 和 Q50,裕日車指出,持續推出特仕車及新年式車款、提升品牌形象。
大陸政經
印尼作為東南亞最大的汽車市場之一,正見證中國汽車品牌的迅速擴張。根據印尼汽車工業協會(Gaikindo)的數據,儘管 2025 年第一季印尼整體汽車銷量同比下降了近 5%,但中國汽車製造商的表現卻逆勢而上。今年 1 月至 3 月期間,中國品牌在印尼共銷售了 20,672 輛汽車,較去年同期的 8,148 輛大幅增長 153%。
台股新聞
美國於 4 月 2 日祭出對等關稅措施,震撼全球股市,也衝擊消費者信心,再加上市場觀望貨物稅是否調降,4 月台灣新車掛牌數今 (2) 日出爐,單月僅 32876 台,月減 11.8%,年減 11.2%,並創 2021 年來同期低,尤其多數國產車需求減,車商不諱言,新車多已安排交車時程,4 月數據相對不受影響,但已略見走弱跡象,不排除 5 月掛牌量還會再下滑,就看車商的強勁促銷力道,能否驅動車主購車。
台股新聞
經濟部今 (23) 日表態,適度調降貨物稅可使國產車和進口車立即降價,對此,車輛公會也回應,降稅價差可合理反應至售價,讓民眾立即有感。經濟部指出,近年民眾及產業均反映汽機車貨物稅造成車價過高,若能適度調降貨物稅,可使國產車和進口車立即降價,減輕消費者負擔,並使產業受益。
台股新聞
「2025 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今 (23) 日起於南港展覽館一館登場,中華車 (2204-TW)ET35 亮相,中華車說明, ET35 預計第三季量產上市,成為台灣首款進入實用階段的 3.5 噸智慧電動商用車;而為積極推動多項實車示範運行計畫,中華車正與新竹物流、多家企業合作電動物流車應用,並與地方政府洽談將 ET35 導入為資源回收車。
台股新聞
全球汽車輪圈大廠巧新 (1563-TW) 營收已呈現較上月連續 3 個月成長態勢,面對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巧新表示,對全球高端汽車客戶仍穩健出貨,但也積極推動業務多元化發展,目標在三年內將非乘用車鋁圈的營收貢獻從 15% 提升至 40% 以上。
台股新聞
進口車商汎德永業 (2247-TW) 第一季合併營收創 5 個季度以來低點,不過,第二季起可望進入佳境,汎德永業表示,BMW 正年式新車款預計自 4 月起大量抵港,將陸續滿足先前訂單,而隨著主力車型全新 BMW X3 與入門 1 系列的加入,也有利推升今年營運成長動能。
台股新聞
第一季台灣新車銷售數據出爐,掛牌數共 99860 台,年減 11.2%,儘管三大進口車 LEXUS、BENZ 和 BMW 維持正成長,但多數國產車品牌明顯衰退,甚至 NISSAN、HYUNDAI 和 HONDA 衰幅都在 30% 上,也罕見看到,多家車商過往在 5-6 月間推出的旺季前哨銷售活動,提前到 4 月開跑。
美股雷達
方舟投資管理公司創辦人兼 CEO 凱西伍德 (Cathie Wood) 表示,近來特斯拉(TSLA-US) 銷量下跌的部分原因是對經濟的普遍擔憂,而非單純對該公司 CEO 馬斯克的政治行為所引發的消費者反彈。伍德在 3 月 14 日發佈在方舟網站上的一段影片中說:「現在,很明顯地,過去幾個月的政治動態正在影響需求。
台股新聞
豐田汽車會長豐田章男今 (21) 日親自來台見證台灣 GR Garage 的成立,此坐落在桃園林口的 ROOKIE Racing 也成為第一家 TOYOTA 海外合作據點,象徵 TOYOTA 和台灣市場更緊密連結,和泰車總經理蘇純興表示,未來將持續引進 GR 新車種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