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新:總精算師承擔終身責任是對保險風險進行把控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0-29 14:10
和訊保險消息2016年10月29日,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金融博覽會之2016中國保險行業峰會在北京展覽館舉行。本屆峰會主題為「中國保險業創新與發展」,和訊網保險頻道全程直播。長城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趙建新出席論壇並發表演講。
趙建新表示當前保險行業發展過快,中短期產品占比需要逐漸減少。監管政策收緊後保險業粗放型的發展模式過渡到專業化,精細化的管理,公司推自己擅長的保障類的產品的銷售和風險的管理。
長城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趙建新
以下為趙建新發言實錄:
各位同事,壽險行業有很多的特點,出來了一系列的公司,從最早的安邦、生命到淺海到華夏,到現在的天安,這幾年壽險行業還是很熱鬧的,這個環境下,監管部門也采取了一些措施,目的只有一個,只是希望整個的保險行業能有更加健康的發展。我想就目前的監管形式談一下壽險行業整個發展的態勢。
有兩塊,第一是監管形勢的政策導向、解讀,第二是壽險行業的發展方向的思考。整體的宏觀經濟形勢,第一是經濟基本上是呈L型下滑的態勢,也提出來一個供給側改革,另外還有一個央行的利息,可能還是進入了一個長期的低利率的時代。
這種狀況下,保險行業其實還是根據整個國家的經濟狀況,提出了一些監管的想法,第一是引導行業優化業務結構,降低結構性業務風險,一方面是監管低利率市場環境下的利差損的風險,這個中國的壽險行業是有深刻的教訓的。另外一個是控制資產負債錯配及流動性風險。第四是政策收緊加強前後端管理,防范系統性風險的管理。
現在保監會出台政策主要是幾方面,一個是負債端、資產端還有資產負債,以及償付能力等方面做出的一系列的資產措施。負債端一個是修訂了中短存續期產品的政策,我們知道以前壽險行業跟銀行最大的區別是,壽險行業以前集中於中長期的業務,理財也好、投資也好,包括網上銀行,保險行業主要是中短期,這些年因為保險投資的放開,造成了大量的中短期的資金流入了保險和壽險行業,來了之後實際上對整個行業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今年我們能突破3萬億的保費,起碼能達到全球第二大的保險市場的水平。
這個也帶來了一些問題,也就是發展太快了以後,投資包括方方面面跟不上,風險也在加大,保監會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主要還是控制中短期產品的比重,要求也是逐年縮短,尤其是1到3年的產品要控制在一定的水平,2021年整個產品結構比例方面也要有不超過30%的比例。
我們知道任何行業風險產品尤其是在保險行業,產品的風險非常大,所以保監會專門出台了強化人身保險差別監管的要求,主要是規范產品的風險,已經明確以後我們各種產品再也不能包裝成短期產品了。
精算制度的管理,壽險行業比較特殊的地方是精算師,要求精算承擔終身的責任,這樣的話也是對整個風險進行一個把控。在資產中,其實項主席來了以後,2012年開始一直在放開資產投資端的工作,目前這個態勢一直在持續,同時,規范了上市的舉牌、股權的關聯交易投資的行為,做了很多比較硬性的規定,這個效果怎麼樣有待後面市場的檢驗。
從總資產負債管理的角度來說,壽險企業是屬於長期的行業,一個是從資產負債的數額和額度方面,資產的負債需要有一個匹配。另外在收益端,要有一個匹配。「償二代2015年試行,2016年正式實施。
無論是負債端業務端還是從資產端,另外從資產負債的匹配和風險管控方面都對償付能力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看到這一輪「償二代」的實施使很多公司的資本需求在大規模地增加。監管形勢的變化主要的主體一個是經營行為,第二是戰略產品的變化。
目前過度依賴於利差的定價機制我們主要是依靠利差來這種情況下,嚴格監管的情況下,我覺得這塊可能會受到影響。另外,業務結構的不平衡,因為壽險公司應該是經營中長期金融產品的一個行業,如果過度地短期化,可能對壽險行業以後的長期發展會產生一些影響。
另外,前幾年常提的資產驅動負債的發展模式,現在也得反思一下。還有是資本槓杆放大的問題,保監會也在去槓杆。因為保險公司尤其是壽險公司收來的錢大多數是保戶的資金,這塊的錢如果是投資的話,不審慎或者是出現問題,其實對保戶是損失,所以保監會要加強監管。
下面簡單說一下對行業的影響。我感覺行業會保持一定的增主要還是幾個原因,首先我們的貨幣是超發的,錢流動性泛濫沒有地方去,保險行業和壽險行業回報率還可以,所以這樣保險還是會維持一定的增速。
另外是行業面臨的轉型,因為持續性的發展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作為保險公司來說要思考怎麼樣加強保險的功能,保監會提出了保險姓保的理念,各家公司也在逐步地往這個方面靠。產品的開發也會產生方方面面的變化。產品很多,看似五花八門,無非是生老病死殘這幾方面的組合,所以我們肯定對產品的規范化產生一定的影響。
粗放型的發展模式過渡到專業化,精細化的管理,保險行業肯定會推自己擅長的保障類的產品的銷售和風險的管理。另外還是投資渠道的問題,很明顯現在規定了可以舉牌可是有不同的限制,可是不做這些的話,投資渠道還是受到一定的影響,保監會也在放,包括基礎設施、PPP等牌照另外是市場細分會持續。
簡單探討一下,我個人覺得保險行業也沒有說是規模導向,包括價值導向,作為一家公司來說,肯定最核心的還是看整個這家公司自己的戰略定位的問題。其實戰略沒有對錯,只有合適不合適,鞋子穿在自己腳上才知道是不是合適的,所以我的想法是各家公司肯定會根據自己公司的戰略定位選擇自己的發展模式。規模跟效益和價值並不矛盾,無非是如何平衡和協調的問題。
謝謝大家!
- 投資10至18歲孩子的最佳方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