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Libor將退場 衍生商品重估值 銀行可能面臨巨額虧損

鉅亨網黃欣 綜合報導 2012-08-03 15:50

全球銀行想盡辦法延後用市值對無擔保衍生商品部位的估值,因為一估之下,很可能衝擊他們的底線。然而這終究無可避免,到了明年,謹慎仔細的官員們將迫使他們這樣做。稱為 Libor 的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現正陷入被操控的風暴中,其實很多交易員與會計師早就知道,這樣的 Libor 早已不適合用來對銀行衍生商品進行估價,而到了現在,社會大眾才逐漸明暸。

《路透社》報導,在 3 年前的金融風暴顯示 Libor 不夠穩定、不足以當做基準標竿後,許多銀行已經採用隔夜拆款交換利率 (OIS;Overnight Index Swap rate) 來為有擔保品的交易估值。但像是企業與機構間的股權交換與選擇權這類無擔保交易,其利率比 Libor 高出許多,重新估值時,銀行可能會面臨龐大的損失。

2008 年金融危機時,金融版圖大幅變動,體質最好的銀行也發現,借貸利率已經超過 Libor 100基點;各家機構的借貸利率差異頗大,而衍生商品價格理應反映這個情況。會計事務所 PricewaterhouseCoopers 總監 Yura Mahindroo 說,過去的時代很簡單,一切都是以 Libor 為基準;現在銀行則在考慮,是否該記綠無擔保衍生商品與借貸成本的折價率。計出的總價可能會是很大的數字,主要大型銀行可能會來到數億美元,而且可能更多。

沒有人能百分之百確定,借貸成本的龐大差距是怎麼變成無擔保交易的估價標準。借貸估值調整 (funding valuation adjustment) 是苦口良藥,交易員得吸收過去 4 年利率交換訂價上揚的成本,也需負擔長期衍生商品所帶來的折價現金流。

目前尚未立法要求變更無擔保衍生商品的估值機制,如果某銀行獨自變更估值方式,則可能將自家排除在市場之外。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無擔保交易有較高的風險;而當下經濟情勢又可能大幅影響其價值。

近年來,銀行也利用衍生金融商品調整估值的優勢來產生帳面上的獲利。當會計師決定使用無風險、遠比 Libor 更低的隔夜拆款交換利率 (OIS),來計算有擔保衍生商品折讓或與中央結算所結算時,許多銀行都會獲得帳面利益。另一個方法則是在債務估值調整的項目記為獲利。當大型銀行信用評等隨著全球危機而下調,他們所發行的債券遭到減值時,帳面上反而會出現可觀的獲利。

銀行的風險分析師預期,到明年業界對無擔保衍生商品達成共識之前,今年可能會出現估值虧損。不過這些估值方式都已併入損益報告,只有重估值的影響會被顯示出來。

只有完全了解銀行衍生商品的所有細節,才能得知新規範與新會計準則會帶來的影響。目前銀行的借貸曲線,沒有一家是低於 Libor 的。若把 Libor 的標準換成自家借貸成本,也不能斷言銀行一定是虧損,要看其持有資產的可靠與否。

但以估值的借貸利率不同,也可能發生兩造對同一衍生商品估值後價格相異的特殊情況。計算基準的不同可能使衍生商品合約不再帶來零和的結果:一方虧損不見得是另一方獲利,而出現兩家公司在同個合約上同時賺錢或賠錢的奇怪現象。

鉅亨號貼文

看更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