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摩爾投顧





    2025-05-08
  • 專家觀點

    晟銘電 (3013-TW) 今年正式進入 AI 資料中心水冷機櫃的大量出貨期,全年出貨目標預估可達到 3,800 櫃。雖然上半年遇到散熱器供應商的潔淨度問題,導致部分交期延遲,但隨著問題解決、第二供應商加入,下半年將明顯加速出貨。整體來看,今年的出貨節奏將由上半年占 37%,下半年拉高到 63%,展現強勁的成長力道。






  • 專家觀點

    4/2 川普對全球發起大規模「對等關稅」後,近期市場傳出,可能還將公布半導體關稅與藥品關稅,其中半導體關稅對台灣影響最為顯著,外傳課徵幅度可能落在 20% 至 100%。原則上,不課徵當然對台灣產業最為有利;但如果真的要課,我反而認為——乾脆一次課到最高,對股市可能是最好的!為什麼?長痛不如短痛與其讓川普 20%、30%、50% 地逐步加碼,不如一次性課到最高,讓美國市場立刻、深刻感受到高關稅帶來的衝擊,迫使美國內部強烈反彈、抗議川普政策,推動川普民調進一步下滑,進而讓美國政府更快放寬關稅限制。






  • 2025-05-07
  • 專家觀點

    美國與中國近期展開新一輪的關稅談判,由中方何立峰與美方貝森特於瑞士進行此次談判,這被市場認為是一種積極訊號,包括可能下調部分科技與製造業產品的進口關稅、焦點集中在科技類股,由於台灣是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樞紐,中美若降低科技產品關稅,將有助於台灣出口與 OEM 業者,尤其是台積電 (2330-TW)、聯發科(2454-TW)、日月光(3711-TW) 等公司都能受惠,但也因為川普不照牌理出牌的次數實在太多,沒有一個確定答案前,話都不能說得太死,我們還是持續關注。






  • 專家觀點

    台股無量上漲:散戶退場,大戶接手台股在面對「川普關稅」與「台幣急升」雙重利空下,走出讓散戶意想不到的強勢反彈。觀察台股從 4/9 本波低點 17306 起漲,指數大漲超過 3000 點,但本波融資從 4/9 低點 2237 億,到昨日的 2094 億。






  • 2025-05-06
  • 專家觀點

    緯穎 (6669-TW) 一直是 AI 伺服器代工市場的重要玩家,去年到現在營收成長讓市場驚艷,光是三月單月營收就大增 226%,達到 866 億元,超越預期七成。背後主因是一般伺服器與 AI 專用伺服器出貨同時熱賣,加上客戶為了避開美墨關稅不確定性提前拉貨,加速了成長。






  • 專家觀點

    台股當前的劇本,若是真的要走主跌,能讓最多人上車的,就是來個假突破,站上年線之後,把做空的人再清洗完,漲到大家失去戒心,然後再開始下去。這是市場心理學,是我的沙盤推演,實際情況仍需邊走邊看。若只是像 2020 年,快速跌完後,又像沒事的漲上去,多頭趨勢最基本的,就是年線上持續創高,若後面能突破年線,而且站穩的時間夠長,行情又能延伸出去,那就能安心許多了。






  • 2025-05-05
  • 專家觀點

    今年 4 月川普關稅之亂,全球經歷大修正,美股明星股跌聲不斷,但波克夏 (BRKB-US) 卻逆勢創歷史新高,這已不是第一次發生類似情況。回顧 2000 年網路泡沫、2008 年金融海嘯,巴菲特總是在狂熱中被「笑」,卻在殺盤後被「敬」。如今,他手握創紀錄的 3340 億美元現金(約新台幣 10 兆元),而且已經準備出手!巴菲特在這次的股東大會已點名:「電力與能源基礎建設是未來 5 年最大機會。






  • 專家觀點

    先給結論】一個利空一個利多,本週加權指數預計會在月線和季線之間來回震盪,台積電、鴻海、廣達、聯發科勿過度追價,中小型股良性輪動可以往 BBU、CPO、機器人布局,但記得操作口訣【膽大心細買黑不買紅】,要選今年獲利前幾名且大戶有在顧的會相對比






  • 專家觀點

    【台股回顧與本週觀察重點】上週台股是連漲四天,其中的關鍵在於 5/1 台股勞動節休市期間,雖美國的經濟數據表現不佳,但因傳出美中開始電話溝通關稅問題,因此行情轉趨熱絡,上市櫃指數都是延續連漲,而本週反而是以上市指數漲幅更大,已經開始回補 4/7 當時所形成的川普對等關稅空方缺口。






  • 專家觀點

    新台幣短短一個月內,從 33.2 強勢升值至 31.06 元,特別是上週五(5/2),升值幅度進一步擴大,令眾多台灣投資人與出口商措手不及,紛紛拋售美元、換回新台幣,加劇匯價波動。當日新台幣一度從 32.1 元升至 30.77 元,單日升值超過 1 元,創下近 20 年罕見紀錄。






  • 2025-05-02
  • 專家觀點

    【美中關稅和談露曙光】再勞動節休市期間,美股出現了重大轉折,雖公布了第一季 GDP 季增年率 - 0.3% 是自 2022 年以來首度見到負增長,而小非農 ADP 就業數據也不如預期,但卻從一度大跌轉為上漲,主要的關鍵就在於媒體傳出美國已經主動聯繫中國談判關稅問題,加上企業財報如微軟 (MSFT-US)、Meta(META-US) 展望都還屬樂觀,也帶動台股今日盤中再度大漲,而隨著台積電 (2330-TW) 已經封閉了 4/7 對等關稅的空方缺口,若後續中美關稅談判能有進一步進展,台股全數回補 21235 的缺口就能指日可待。






  • 專家觀點

    休假期間的美股消息好壞各半。好的是 (1) 傳中國己釋放消息,暗示美國可主動進行協商以及中國己擬定美進口商豁免白名單。(2)財報出爐,重量級廠如 META、微軟都繳出財報好成績,更重要的是對未來都不看壞,META 將今年資本支出 600 億~ 650 億上調至 640 億~ 720 億,而微軟更是預測到 Q4 雲端業務營收將成長 34%~35%,兩大財報紛紛打散市場對 AI 的疑慮,美股 5/1 續漲,包含勞動節二天下來四大指數約漲 0.3%~2.2%。






  • 專家觀點

    美國公佈第一季 GDP 意外創下自 2022 年以來首次負成長。但神奇的是,美股四大指數竟呈現利空不跌的走勢。這明顯揭露了 -- 川普關稅利空背後藏著華爾街的陰謀序幕!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2025 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掉到負 0.3%,完全不如市場預期的 0.4% 正成長。






  • 專家觀點

    美國第一季 GDP,果然如我 4/30 節目預測,出現負成長,這可能是經濟衰退打響的第一槍。但造成的主因,是貿易逆差增加所致,因為關稅問題,提前大舉進貨,也可能是短期因素。Meta、微軟的財報,開出來表現都不錯,AI 資本支出沒熄火,但可預見的在 2026,AI 伺服器成長速度 一定會有所減緩,AI 軍備的高速成長,暫時難回到從前了。






  • 2025-04-30
  • 專家觀點

    川普團隊頻頻釋放利多,宣稱白官己與日本展開『實質會議』,又說與南韓『初步輪廓成形』,並且針對汽車業進行材料稅減免,以避險重覆課稅問題等等等等… 種種跡象都表明川普想要粉飾太平,但這樣的胡謅還真的對美股起了一點作用,4/29 除費半小跌 0.9% 外,其餘三大指數上漲 0.5%~0.7%,表現還算不錯,台股接下來是 5/1 勞動節會放假一天,而僅有一天的時間,應該是不會有太大的波瀾,手中持股是可以抱下去的,不用因為放假就是出。






  • 專家觀點

    近期網路盛傳「6 月有 6.5 兆美元美債到期,恐引發違約與美元、債市、股市三殺」,引發市場恐慌。但實際查證後發現並不正確。根據美國財政部與 SIFMA 資料,2025 年全年約有 9.2 兆美元美債需再融資,其中約 70% 集中在上半年,約為 6.4 兆美元。






  • 專家觀點

    台股繼上周站上月線後,本周進一步成功挑戰 2 萬點大關,多頭氣勢延續。更值得留意的是,這波上漲過程中融資卻持續「減肥」,截至 4/29 降至 2090 億元,較 4/9 的 2237 億元大幅減少,創下波段新低。與此同時,外資連續三日買超、合計逾 300 億元,投信也連五日加碼,反映籌碼從散戶流向主力與法人,市場結構更加健康。






  • 2025-04-29
  • 專家觀點

    過去操作大銀微系統 (4576-TW) 波段累積超過 8 成績效,另外上銀(2049-TW)也累積超過 7 成,這兩檔一直是我們布局智慧製造趨勢的重要代表。如今,大銀微系統、上銀、和椿三家公司同步進入 AI 與自動化的新階段,未來的成長空間,依然值得期待。






  • 2025-04-28
  • 專家觀點

    台積電 2025 北美技術論壇重磅揭示 A14 先進製程,正式宣告 AI 戰場全面進入 2 奈米時代!這不僅是台積電邁向極限製程的關鍵一躍,也預告 AI 產業鏈將迎來新一波「倍數行情」。此次台積電北美技術論壇亮點包括:A14 製程:預計 2026 量產,導入 2 奈米 GAA 技術,推升運算效能與能效比。






  • 專家觀點

    中貿易衝突現在兩國各說各話變成一個羅生門,美國說中國有主動來電中國說根本沒有在談,且美國總統週五又放話除非中國提出實質讓步否則不會取消對中國關稅,但從股市角度來看現在已經有利空出盡味道,之前如果是以上談話基本上美股一定是重挫,但上週五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