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
網路世界的巨頭幾乎已全數公布財報,並向華爾街提出明確的訊息:人工智慧 (AI) 投資規模將只增不減,但投資人回應卻讓幾家歡樂幾家愁。CNBC 報導,Alphabet(GOOGL-US)、Meta(META-US)、微軟 (MSFT-US)、亞馬遜(AMZN-US) 本周都提高資本支出預估,合計今年的 AI 投資規模將超越 3800 億美元。
Alphabet(GOOGL-US)、亞馬遜 (AMZN-US) 本周公布第 3 季財報獲得投資人讚賞,股價雙雙大漲,仔細檢視財報內容可以發現,兩家公司對人工智慧 (AI) 新創 Anthropic 的持股價值都增加數十億美元,凸顯這筆 AI 投資帶來可觀的投資收益。
美股雷達
據《Investing.com》,亞馬遜 (Amazon)(AMZN-US) 周五 (10 月 31 日) 股價大漲 9.6%,此前公司公布了優於預期的第三季獲利,主要受惠於雲端事業成長快速與人工智慧 (AI) 的需求激增。這家電商巨頭公布第三季每股盈餘 (EPS) 為 1.95 美元,遠高於分析師預估的 1.56 美元。
美股雷達
新創公司對算力的渴望帶動 Google Cloud 成長,使 Alphabet (GOOGL-US) 單季營收首度突破 1000 億美元整數關卡,優於分析師所料,周三 (29 日) 盤後股價大漲。該公司也預告,全年資本支出將再提高。財測關鍵數字F2025 資本支出:910-930 億美元 (原估 750-850 億美元)Alphabet 宣布,將再度上修 2025 會計年度的資本支出預期。
美股雷達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周二 (28 日) 宣布,將為美國能源部打造七部超級電腦,用於維護核武庫和開發核融合等攸關美國國安的重要任務。黃仁勳並透露,此合作案與新產品代表未來五年的 AI 晶片訂單總額將達到 5000 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美股雷達
據《CNBC》周二 (28 日) 報導,Alphabet(GOOGL-US)將在周三盤後公布財報,盤前股價率先再創下歷史新高。該公司第三季股價飆漲 38%,寫下 20 年來最佳的季度表現,主要受惠於搜尋反壟斷案裁決優於預期,分析師則指出,Google 必須繼續證明自己的 AI 實力。
台股新聞
智冠 (5478-TW) 集團子公司智雲科技今 (28) 日宣布,啟動雲端與資安的雙引擎策略,攜手威彼資訊與北祥科技服務,組成三方策略聯盟,透過導入國際級產品 DBSAFER、在地化與安裝測試,啟用教育中心,打造完整的資安生態鏈。此次策略聯盟在合作架構上,智雲科技作為 DBSAFER 台灣總代理,與威彼資訊共同負責導入國際級產品與頒發認證,確保服務品質與全球標準接軌;北祥科技服務負責在地推廣與教育訓練,於內湖成立 DBSAFER 資安教育中心,推出 PCB 專業認證課程。
美股雷達
AI 算力爭奪戰再添關鍵戰役,谷歌 (GOOGL-US) 近日宣布與 AI 獨角獸 Anthropic 達成「里程碑式」合作,贏得其下一代 Claude 模型訓練與服務的算力支持。這筆涉及 100 萬顆谷歌自研 AI 晶片 TPU 的大單,不僅為谷歌注入強勁收入動能,更直接挑戰亞馬遜 (AMZN-US) AWS 在 AI 基礎設施領域的主導地位。
美股雷達
人工智慧公司 Anthropic 週四 (23 日) 宣布,已與 Google 正式簽署雲端合作協議,取得多達一百萬顆 Google 自研 Tensor Processing Unit(TPU) 晶片,此為 Anthropic 迄今最大規模的 TPU 採購案,金額高達數百億美元,預計 2026 年將啟用超過 1 吉瓦的 AI 運算能量。
美股雷達
人工智慧 (AI) 建設規模日益擴增之際,科技巨頭為龐大的 AI 投資計畫找到新的籌資管道:Meta(META-US)周二 (21 日) 與另類資產管理公司 Blue Owl 達成 270 億美元協議,將合資建造和管理 AI 資料中心園區,創史上最大規模私人信貸交易案。
美股雷達
人工智慧新創公司 Anthropic 正與 Google 展開初步協商,討論一項可能達數百億美元的雲端運算合作協議。《彭博社》報導,知情人士透露,該合作案仍在早期階段,尚未最終敲定,細節可能出現變動。消息傳出後,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GOOGL-US) 股價在盤後交易上漲 3.1%。
美股雷達
據多家美國媒體報導,科技巨頭亞馬遜 (AMZN-US) 雲端服務 AWS 周一 (20 日) 報告發生了重大服務中斷事件,造成全球多個熱門網站與應用程式 (App) 無法正常運作。AWS 證實,此次故障是影響「多項服務」的「營運問題」,並導致許多公司出現連線問題。
美股雷達
據《Yahoo Finance》,甲骨文 (Oracle)(ORCL-US) 表示,其雲端基礎設施 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 業務預計在公司 2030 會計年度的營收將達 1,660 億美元,遠高於 2025 會計年度的 100 億美元。
美股雷達
OpenAI 表示,甲骨文 (ORCL-US) 已經成為該公司在美國以外地區擴展資料中心業務的「一站式服務中心」,連人工智慧 (AI) 晶片的出口管制也包辦處理。OpenAI 基礎建設長 Peter Hoeschele 在周三 (15 日) 的甲骨文年度大會中說:「在某種程度上,甲骨文已經變成我們在任何一個國家的一站式服務中心。
美股雷達
輝達周二 (14 日) 下挫逾 4%,雲端大廠甲骨文 (ORCL-US) 宣布向超微 (AMD-US) 大手筆採購人工智慧 (AI) 晶片,讓輝達不再擁有獨家供應商地位,加上半導體股普遍壟罩在貿易戰陰霾中,是讓走勢疲軟的主要原因。不過,超微當天逆勢小漲。
美股雷達
彭博報導,熟悉微軟內部預測的人士透露,由於雲端需求持續高漲,微軟 (MSFT-US) 的美國多個資料中心地區,正面臨實體空間或伺服器短缺,導致資料中心供應吃緊時間超出微軟原先預期。根據消息人士,包括北維吉尼亞州與德州等關鍵的伺服器園區,Azure 雲端服務的新訂閱到明年上半年仍受限。
美股雷達
不久之前還被認為是老派企業的甲骨文 (ORCL-US),已經成功把自己定位為人工智慧(AI) 領域的大贏家,今年來股價強勢上漲 76%,但接下來能否撐起這波漲勢、甚至讓股價再創新高,就要看雲端訂單直接挹注獲利的效應,這讓甲骨文預定下周四舉行的分析師日受到高度關注。
台股新聞
資訊軟體服務商精誠 (6214-TW) 公布 9 月合併營收衝上 53.7 億元,月增 47.57%,年增 58.67%,創單月新高紀錄,激勵本周股價大漲近 13%,收在全周最高價位 135.5 元,也創下 3 月下旬以來新高價。精誠說明,由於雲端持續攀升, 加速推動雲端授權和 AI 轉型,加上海外營運拓展、資安合規等各方向布局有成,關鍵大客戶年度續約也穩健成長,挹注營收動能。
美股雷達
巴隆周刊 (Barron’s) 報導,科技公司財報季即將到來,華爾街將密切關注人工智慧 (AI) 投資是否開始帶來實質回報。亞馬遜 (AMZN-US) 預定 10 月 21 日公布財報,而蘋果 (APPL-US)、微軟 (MSFT-US) 及 Meta Platforms(META-US) 則預定在 10 月 29 日左右公布財報。
美股雷達
甲骨文 (ORCL-US) 靠租賃輝達 (Nvidia)(NVDA-US) 繪圖處理器 (GPU) 的雲端業務傳出利潤微薄,令投資人對其在人工智慧 (AI) 熱潮下的獲利能力心生疑慮,股價應聲下挫,對此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周二 (7 日) 出面反駁,他表示,新技術一開始或許賺不到錢,但最終將能從整個系統的生命周期賺到「豐厚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