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
根據日本財務省周五 (21 日) 公布的政府數據,儘管美國總統川普實施的關稅措施,打擊了日本銷往美國的出口,但受惠於亞洲其他地區的需求激增,日本 10 月份的全球出口仍較去年同期增長 3.7%。這份數據凸顯了日本出口面臨的雙重困境,一方面,對美國的出貨量下降了 3.1%,這象徵著年連續第 7 個月年率下降,主要原因就是美國提高了關稅。
中國在十月份的總黃豆進口量,創下當月進口量新高,不過裡面仍未包含美國黃豆。根據中國海關總署週四 (20 日) 公布數據顯示,中國在十月份連續第二個月沒有進口美國黃豆。美國黃豆進口量從去年同期的 541,434 公噸降至零。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黃豆進口國。
美股雷達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宣布放寬對牛肉、咖啡、酪梨及椰子等多種進口農產品的關稅,受影響的企業包括餐廳連鎖與包裝食品製造商,有望受惠於原料價格下降,改善利潤與消費者信心。根據《巴倫周刊》報導,關稅下調將有助於緩解價格壓力。過去一年,牛肉、咖啡、酪梨和椰子在美國的價格大幅上漲,其中牛肉價格上升 16%,咖啡價格上升 19%。
國際政經
據《路透》,墨西哥政府周二 (11 日) 宣布,因國際糖價下跌及國內市場供應過剩風險,將對糖進口實施新的關稅,相關措施已刊登於該國政府公報。根據由總統薛恩鮑姆 (Claudia Sheinbaum) 簽署、周一晚間發布的法令,包括糖用甜菜與糖漿在內所有類型的糖品,均將被課徵每公斤 156% 的關稅。
大陸政經
中國海關總署周五(7 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 10 月以美元計價進口較一年前增長 1.0%,出口下降 1.1%。中國 10 月以人民幣計價出口較去年同期下降 0.8%,進口增長 1.4%。中國海關總署說,今年前 10 個月,貨物貿易進出口平穩增長,進出口總值人民幣 37.31 兆元,較一年前增加 3.6%。
美國總統川普周二 (4 日) 表示,他已會晤了瑞士代表團,將舉行更多貿易談判,以降低關稅。瑞士 8 月遭美國課徵 39% 關稅,遠高於任何已開發國家。川普周二在社群媒體上說:「能與瑞士高級代表會面,我深感榮幸。我們討論了許多事項,最重要的是貿易和貿易失衡。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周二 (4 日) 正式宣布,對中國芬太尼相關進口關稅從 20% 降到 10%,並把對中國對等關稅從 34% 降到 10% 的休戰措施延長一年,象徵正式確定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全面貿易協議的關鍵元素。這兩道行政命令將從 11 月 10 日起生效。
中國大豆進口市場近期上演「反轉劇」,因巴西大豆價格飆升,中國買家集體暫停採購,轉而加大阿根廷、美國大豆進口,展現彈性供應鏈策略。《北向財經》報導,今年 5 月暫停美國大豆進口後,中國將需求轉向巴西,今年前 9 月採購巴西大豆 7200 萬噸,佔全年進口量近 70%,但巴西糧商趁機囤糧漲價,半年內大豆價格從每噸 580 美元漲至 650 美元,較加稅後的美國大豆貴上 66 美元。
美股雷達
美中周末在吉隆坡的貿易談判達成框架協議,消除了美國總統川普從 11 月 1 日起對中國加徵 100% 關稅的威脅,但在此之前,美國大大小小零售商為了避免潛在關稅,早就提前備戰,訂購中國製的嬰兒車和各式各樣的春季商品並先存放在自家倉庫。路透報導,美國進口商原本認為,由於未來一個月內美國即將對中國實施的巨額關稅,他們原本將不得不承擔一筆龐大的稅金。
大陸政經
據《路透》報導,中國 9 月份出口成長強勁反彈,然而,北京與華盛頓之間再次發出的貿易威脅,重新燃起了外界對就業市場和通縮壓力的擔憂。海關總署周一 (13 日) 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出口年增率達 8.3%。這不僅優於路透此前預估的 6% 增幅,更是自 3 月以來最快的增長速度,相比 8 月份的 4.4% 增幅有顯著提升。
國際政經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隨著中國加強對半導體產業的自主推動,中國近期大幅強化對美國晶片進口的管制,特別針對輝達 (NVDA-US) 人工智慧(AI)晶片。據悉,中國海關官員已派駐至主要港口,對進口半導體貨物進行嚴格檢查。最初檢查對象為符合美國出口管制要求的輝達 H20 及 RTX Pro 6000D 晶片,但後續檢查範圍已擴大至所有違反美國出口限制的先進半導體產品。
《路透》周四 (9 日) 報導,根據 LSEG 與市場來源數據,俄羅斯 8 月的海運石腦油 (Naphtha) 出口主要流向台灣與印度,因價格較低吸引買家。自 2023 年 2 月歐盟全面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產品以來,中東與亞洲國家逐漸成為俄羅斯石腦油的主要銷售市場。
美股雷達
紐約州一家主要鋁材工廠發生火災停產,嚴重衝擊了美國汽車產業的供應鏈,導致汽車製造商股價周二 (7 日) 集體下挫。這場意外造成美國汽車產業近 40% 的鋁板材 供應中斷,恐將對多家汽車巨頭的季度生產和利潤造成持續性的負面影響。發生火災的工廠是 諾貝麗斯公司(Novelis) 位於紐約州奧斯威戈(Oswego)的設施。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周一 (6 日) 宣布,將自 2025 年 11 月 1 日起,對所有進口中型與重型卡車課徵 25% 關稅,進一步擴張其保護國內產業的關稅政策。這項新措施原本預定在 10 月 1 日生效,但因底特律傳統汽車製造商展開強烈遊說,官方決定延後一個月。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周一 (29 日) 在社群平台 Truth Social 接連發文,宣布將對境外製作的電影與家具課徵高額關稅,理由是這兩大產業長年遭外國搶走,導致美國失去競爭力。他強調,這些措施將能「讓美國再次偉大」。川普首先點名美國電影產業,批評多年來被其他國家「偷走」,形容就像「從嬰兒手中搶糖果」。
美股雷達
美國經濟第二季成長表現優於預期,主要受惠於消費支出強勁與進口減少,推動國內生產毛額(GDP)上修至近兩年來最快增速。不過,分析人士警告,下半年在關稅與貿易政策不確定性陰影下,經濟動能恐將放緩。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BEA)周四(25 日)公布數據,經通膨調整後的第二季 GDP 季增年率終值報 3.8%,顯著高於先前公布的修正值 3.3%,也優於市場普遍預期的持平。
國際政經
《路透》周三 (24 日) 報導,根據亞特蘭大聯準銀行與里奇蒙聯準銀行聯合杜克大學富夸商學院所做的最新調查,美國企業財務長 (CFO) 對前景的樂觀情緒在第三季有所提升,先前因貿易政策不確定性而受壓的氛圍逐漸消散。不過,企業同時指出,進口關稅仍將推高成本與價格,並可能在明年加速顯現。
美股雷達
根據《CNBC》周五 (12 日) 報導,高端家具零售商 RH 第二季財報營收大幅低於預期,並下修全年營收展望。該公司表示關稅將再衝擊 3,000 萬美元營收,執行長警告,美國總統川普的新家具關稅調查令產業再添不確定性。RH 現在預期全年營收成長 9% 至 11%,低於先前展望的 10% 至 13%。
台股新聞
財政部今(9)日公布 8 月出口 584.9 億美元,寫下歷年單月新高,年增 34.1%,連續 22 個月正成長;受惠於人工智慧 (AI) 等新興應用商機熱絡,以及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需求,8 月對美出口成長 65%,前 8 月對美國、東協出口均創歷年同期新高,對美出口更已提前超越全年水準。
美股雷達
美國川普政府計劃推出新規,限制甚至可能禁止從中國進口無人機及中大型重型車輛,理由是出於國家安全考量。美國商務部週五 (5 日) 表示,相關規則最快將於本月公布,旨在應對涉及無人機及其供應鏈的資訊與通信技術風險,同時涵蓋重量超過 10,000 磅的中大型車輛,來自中國及其他被視為「外國對手」的國家均可能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