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戰
美股雷達
半導體設備商股價周三 (8 日) 普遍承壓,此前美國國會一個對中委員會批評產業協助壯大中國半導體能力,並聲稱部分供應鏈間接支持中國軍方,引發市場憂慮出口限制可能再度升級。美國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在日前的聲明中指出,包括應用材料 (AMAT-US)、艾司摩爾 (ASML-US)、東京威力科創、科磊 (KLAC-US) 及科林研發 (LRCX-US) 等設備大廠,近年透過向中國國有與具軍方背景的企業出售產品,取得可觀收益。
美股雷達
《CNBC》周三 (17 日) 報導,在中國傳出禁止科技公司購買輝達 AI 晶片後,美國共和黨眾院議長強生 (Mike Johnson) 直言中國為美國「對手」,批評此舉令美、中關係緊張。 在中國網路監管機構傳出要求企業停購輝達 (NVDA-US) 專為中國設計的 RTX Pro 6000D 晶片後,強生在接受《CNBC》訪問時抨擊:「他們(中國)竊取我們的智慧財產權,完全無視美國商標法和公平貿易規範。
國際政經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周一 (15 日) 聲稱,在馬德里舉行的貿易談判中,中方談判代表提出了非常激進的要求,而談判中圍繞 TikTok 和出口管制的爭論,加劇了緊張局勢。貝森特表示,「我認為就 TikTok 協議本身而言,我們已經非常接近達成協議,或者說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
美股雷達
中國市場監管機構周一 (15 日) 宣布,美國晶片巨頭輝達 (NVDA-US) 在初步調查中被裁定違反中國反壟斷法。消息一出,輝達的股價在盤前交易中下跌約 2%。此舉無疑加劇了美中之間本已緊張的科技關係,並可能使正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的貿易談判變得更加複雜。
美股雷達
根據《路透》報導,電子設計自動化 (EDA) 軟體大廠新思科技 (Synopsys) 周三 (10 日) 盤中股價暴跌近 35%,恐將一口氣抹去 2025 年以來的漲幅,主因是中美貿易緊張拖累其上季營收,並讓投資人對公司在中國業務前景心生疑慮。
美股雷達
據《彭博》周五 (5 日) 報導,歐盟周五對 Google(GOOGL-US)開出近 30 億歐元 (35 億美元) 天價罰單,指控其在廣告技術市場濫用主導地位。歐盟要求該公司停止偏袒自家廣告服務,此舉可能加劇歐美貿易摩擦。此前,美國總統川普多次抨擊歐盟打壓矽谷科技巨頭。
美股雷達
《彭博》周四 (4 日) 引述知情人士報導,微軟 (MSFT-US) 可望避免歐盟反壟斷重罰。該公司提議將 Teams 視訊會議應用程式從 Office 套裝軟體中分離,此提案獲得歐盟正面回應。市場測試顯示競爭對手和客戶對此解決方案無重大異議。
中國最大的晶片代工製造商中芯國際 (00981-HK) 周四 (7 日) 公佈,第二季獲利年減 19.5%,原因是中美兩國在關鍵技術問題上的緊張關係,威脅著脆弱的貿易休戰。數據顯示,中芯國際第二季實現銷售收入 22.09 億美元,較第一季度微幅下降 1.7%,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則顯著增長了 16.2%。
國際政經
在中國上海舉行的年度「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中國總理李強提出了建立全球 AI 合作組織的建議,其主題為「AI 時代的全球團結」,並釋出訊息,倡議「AI 為全民」。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在與中國爭奪 AI 主導權的戰略上仍意見分歧,徘徊於強硬的保護主義與合作呼籲之間。
科技
美國總統川普周三 (23 日) 發布「AI 行動計畫」後,市場展開熱議,各方觀點呈現明顯分歧。《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指出,這份川普政府所公布的 28 頁計畫包含 90 多項政策措施,承諾推動美國創新並消除官僚障礙,但批判人士認為,該計畫有明顯意識形態傾向。
科技
《路透社》報導,義大利警方 7 月 3 日應美國請求在米蘭逮捕了一名 33 歲的中國男子徐澤偉。這位原本打算與妻子共度蜜月的上海男子,剛踏上義大利土地便被逮捕。美國德州南區聯邦法院先前對徐澤偉提出多項指控,涉及全球範圍內的網路攻擊,主要目標包括美國大學、企業和研究機構。
國際政經
面對中美科技戰與稀土供應戰升溫,北京當局正加強對稀土產業技術人員的控管。《華爾街日報》(WSJ)周三 (25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中國商務部近期要求稀土企業回報具技術專長人員的詳細名單,並限制他們出境,以防止敏感技術外洩至海外。此舉反映出中國政府正將稀土視為戰略資產的一部分,進一步收緊對關鍵資源與人才的掌控,試圖鞏固其在全球稀土產業的主導地位。
國際政經
根據《巴隆周刊》(Barron"s) 周一 (16 日) 報導,面對司法挑戰與盟友壓力,美國政府正重新思考其對中國的關稅政策,特別是在半導體產業方面。儘管白宮可能需調整部分策略,但川普政府正考慮援引《貿易擴張法》第 232 條,以國安為由對晶片產品加徵新一輪關稅。
國際政經
隨著中國核能為人工智慧 (AI) 供電而迅速發展,美國正面臨一場「史普尼克時刻」。奧克洛 (Oklo) 科技長 Pat Schweiger 指出,AI 領導權是一項「文明級挑戰」,關乎地緣政治,美國必須爭取 AI 霸權。儘管美國目前擁有近兩倍的核反應爐和至少 5 倍於中國的 AI 數據中心,但本世紀以來僅新建兩座核電廠。
美股雷達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周四 (12 日) 接受《CNBC》專訪時表示,美國若持續對中國施加人工智慧 (AI) 晶片限制,將讓中國科技巨擘華為有機可乘,掌握中國本土市場並擴展其全球影響力。他強調:「如果美國不願參與中國市場,華為將會全面接手。
美股雷達
隨著美中科技戰的戰火擴大,全球晶片股下跌。《彭博》的一篇報導顯示,美國川普政府正準備透過擴大現有規定,以收緊對中國科技產業的限制。據報導,這項擬議中的法規將要求,涉及任何由已受美國制裁實體所多數持股 (即持股達 50% 或以上) 的子公司進行交易時,必須取得美國政府的許可證。
美股雷達
根據《CNBC》周五 (30 日) 報導,美中科技戰再度升溫,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近日指控美國在半導體產業中「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對中國企業構成「歧視性限制」,呼籲美方停止錯誤做法並遵守先前達成的貿易協議。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聲抗議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接受《NBC》新聞訪問時表示,中國近期多次向美方提出關切,特別是在半導體領域,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限制被視為不公平。
《紐約時報》日前報導稱美國府會雙方近日針對蘋果 (AAPL-US) 跟阿里巴巴 (09988-HK)(BABA-US) 的 AI 技術合作展開深入調查,聚焦技術外流、數據主權與地緣政治三大風險。專家認為,美方此舉將讓兩家科技巨頭陷入「雙輸」僵局,引發全球產業鏈震盪。
國際政經
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 Kyle Chan 周一 (19 日) 在《紐約時報》發表評論文章,認為「中國世紀」可能已隨中國科技製造業的強勁崛起而來臨,並因美國川普政府削弱國力而加速。文章警告,若美國不改變方向,恐將嚴重衰落,而中國將主導高端產業及全球供應鏈。
美股雷達
根據《CNBC》周五 (16 日) 報導,針對近期外媒報導輝達 (NVDA-US) 計劃在上海設立研發中心,並可能調整晶片設計以符合美國出口管制規定,輝達最新回應強調,公司不會向中國提供任何圖形處理器 (GPU) 設計圖,也不會在當地修改產品設計以符合美國出口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