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關稅
歐亞股
《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報導,日本汽車大廠豐田考慮在美國生產其最暢銷的 RAV4 SUV 下一代車型,成為最新一家重新考慮供應鏈以減輕美國關稅衝擊的汽車製造商。豐田目前在美國肯塔基州、加拿大和日本生產這款廣受歡迎的 SUV。消息人士透露,該公司最初計劃將新款 RAV4 從加拿大和日本出口到美國,但現在正在考慮在肯塔基州生產。
國際政經
美日關稅談判日前在華府舉行,《朝日新聞》周四 (17 日) 報導指出,美國總統川普在跟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會晤時談及日本負擔駐日美軍費用、美國汽車在日銷售以及貿易赤字平衡等三大議題,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武藤容治最新表示,將研究如何實現川普想讓更多美國汽車出現在日本道路上的希望。
國際政經
日產汽車美國業務負責人 Christian Meunier 周三 (16 日) 表示,在美國總統川普徵收 25% 的汽車關稅之際,該汽車製造商的目標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其美國最大生產工廠的產量。但 Meunier 拒絕推測何時能達到最大產量。
國際政經
日本即將與美國川普政權啟動關稅談判,負責談判的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今 (16) 日表示,在與美國的談判中將把日本利益放在心上。日美關稅談判預計在周四 (17 日) 展開。赤澤今天上午從東京羽田機場啟程前往美國首都華盛頓,包括被視為美國對日貿易逆差象徵的汽車在內,農業、匯率等廣泛領域有望成為談判議題。
歐亞股
川普表示有意暫緩 25% 的進口汽車關稅,激勵亞洲汽車製造商周二 (15 日) 股價大漲。日本車廠豐田、本田與鈴木汽車,在東京交易早盤中飆升約 5%,韓國現代汽車及其關聯企業起亞,股價也一度漲逾 4%。美國總統川普 14 日表示,他有可能暫緩 25%的進口汽車關稅,讓汽車製造業得以有時間轉移到美國製造,並稱自己是「非常有彈性的人」。
美國總統川普政府近期針對進口汽車及零組件開徵高達 25% 的關稅,此舉已經開始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亂象。《紐約時報》報導指出,部分車企並未如預期增加在美國的生產量,反而紛紛採取關閉工廠、裁撤美國員工,甚至考慮將生產線轉移等應對措施。與此同時,為避免高額關稅,數以千計的進口汽車滯留在美國港口,暫停裝運。
川普 9 日宣布對等關稅暫緩實施 90 天,但仍維持其他關稅,包含對輸美汽車的 25% 關稅。日韓汽車廠、全球汽車產業鏈目前仍嚴陣以待,預備迎接未來產業格局的巨變。長期以來,日韓車企出口都高度依賴美國市場。 2024 年,韓國和日本分別名列美國第二和第三大汽車出口國。
美國將對進口汽車徵收 25% 關稅,這項關稅調整不僅針對傳統燃油車,也涵蓋電動車及零件,導致全球汽車產業鏈劇烈震盪。最新分析指出,美國本土車廠、歐洲豪車品牌及亞洲製造商正透過調整供應鏈、轉移產能及漲價策略來應對成本壓力,而消費者恐將承擔更高的購車費用。
美股雷達
華爾街最看好特斯拉 (TSLA-US) 公司的分析師之一將該股目標價下調 43%,理由包括馬斯克造成的品牌危機,以及美國總統川普的貿易政策。Wedbush Securities 的分析師 Daniel Ives 將特斯拉目標價從 550 美元下調至 315 美元,過去四年他一直將特斯拉的股票給予買入評級。
美股雷達
顧問公司安德森經濟集團 (AEG) 在周四 (3 日) 的報告中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對汽車進口徵收 25% 的關稅,可能導致美國消費者在第一年損失超過 300 億美元的汽車價格,並導致汽車銷量下降。預計製造商將在第一年承擔部分關稅成本,但最終將改變生產,並可能停止進口某些小量型號到美國市場。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將於周三 (2 日) 公佈對等關稅政策的詳細內容,並預計在隔天啟動對汽車及零件加徵 25% 關稅的措施,川普聲稱其關稅政策目標是結束其他國家對美國的經濟剝削。美國商務部先前已受命調查美國與全球貿易夥伴之間的貿易逆差問題,而此次關稅政策被認為是調查結果的直接體現。
美股雷達
富國銀行分析師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威脅對進口汽車和零件徵收 25% 的關稅,可能不會成為永久性政策,但在該問題解決之前,汽車類股票幾乎已成為「難以投資」的標的。川普總統上周公布了新的汽車關稅措施,兌現了他懲罰外國汽車和輕型卡車進口商的承諾。策略分析師已指出,這項舉措可能導致美國國內汽車價格上漲,但川普周末表示,即使外國汽車製造商提高消費者成本,他「一點也不在乎」。
台股新聞
一、川普全面加徵汽車關稅的目的川普總統在 3 月 26 日宣布的汽車關稅在 4 月 2 日生效,自 4 月 3 日開始徵收,對所有非美國製造的進口汽車與汽車零組件課徵 25% 的關稅,加上原來的 2.5%,新關稅上路後總關稅稅率達 27.5%,震驚全球。
港股
在美國總統川普周三 (26 日) 宣布對所有進口汽車及關鍵汽車零件徵收 25% 的關稅後,全球大多數汽車股周四 (27 日) 暴跌,汽車製造商哀嚎一片,多國誓言將對此採取強硬措施回應。為了說服川普收回成命,英國《金融時報》、《彭博》周五 (28 日) 又搬出中國,聲稱「川普汽車關稅只會讓中國電動車領先」,「 關稅將汽車產業的鑰匙交給了中國」。
美股雷達
由於川普政府打算對非美製造的汽車實施新關稅,購車族在 2025 年試駕新車時應該做好價格衝擊的準備。高盛汽車分析師德萊尼周五 (28 日) 警告,「對進口汽車徵收 25% 的關稅,可能使其價格上漲 5000 至 15000 美元。」他預設可能被課徵關稅的汽車價值在 20000 至 60000 美元間,但有些車款可能不在這個範圍內。
歐亞股
持續受到川普關稅影響,日本股市週五 (28 日) 持續走跌,一度跌近千點失守 37000 點關卡,隨後跌幅收斂,日經 225 指數(NKY) 最終收跌 1.8% 或 679.64 點,報 37,120.33 點,周線累跌 556 點或 1.48%。
歐亞股
日本首相石破茂週五 (28 日)! 在議會中表示,川普政府加徵 25% 汽車關稅對日本經濟產生「巨大」的衝擊,承諾將採取全面措施保護當地就業。石破茂強調,政府正努力掌握關稅對關鍵產業造成的全部衝擊,同時也需要考慮採取措施幫助日本企業融資。石破茂還表示,「我體認到這將對經濟產生非常大的衝擊,必需考慮企業的現金流措施,我們將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以免影響國內產業或就業。
美股雷達
桑坦德銀行執行主席波廷 (Ana Botín) 周四 (27 日) 表示,白宮的保護主義政策在短期內對美國的打擊可能比歐洲更嚴重,因為關稅會對國內消費者造成影響。他指出,「關稅是一種針對消費者徵收的稅。」「最終經濟將付出代價。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經濟成長將放緩,通膨將加劇。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周三 (27 日) 在 Truth Social 上警告歐盟與加拿大,若聯手對美國造成經濟損害,美國將對其徵收更多關稅。川普周二 (26 日) 宣佈對進口汽車徵收 25% 關稅,相關措施將於 4 月初生效。川普在社群媒體上寫道:「若歐盟與加拿大聯手對美國造成經濟損害,那麼兩者將被徵收遠超當前規劃的大規模關稅。
歐亞股
日本股市周四 (27 日) 開低走低,受到美國加徵汽車關稅影響,日本汽車股重挫,加上美科技股下跌拖累半導體類股表現,日經 225 指數(NKY) 終場下跌 0.6% 或 227.32 點,報 37,799.97 點。東證指數 TOPIX(TPX) 終場上漲 0.09% 或 2.58 點,報 2,815.47 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