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預
日元兌歐元匯率在亞洲周四 (13 日) 早盤一度跌至 179.50,創下歷史新低,隨後反彈至 179.43 交易。兌美元方面,日元一度跌至 155.02,僅略高於周三的低點 155.05,也自 2 月初以來未曾見過的水準。在亞洲午盤時段,日元兌美元報價為 154.91。
韓元兌美元匯率正逼近自 2009 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低,這給南韓央行呵護本幣帶來巨大壓力。韓元距離 1487.45 的關鍵關口僅差約 1%,一旦跌破,將創下自 2009 年 3 月以來的最低紀錄。面對韓元大幅走貶的趨勢,外匯干預再度成為交易員關注的焦點。
日元兌美元周三 (12 日) 盤中貶破 155,走向先前曾促使政府進場干預的水準,但交易員愈來愈懷疑,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領導的政府,是否能藉由直接干預達到捍衛日元的效果。彭博報導,去年的干預行動發生在日本央行 (日銀,BOJ) 升息之前,但這次情況不同,將是在高市表達希望放慢升息步調的情況下,出手護盤。
對日元持續走弱,日本財務大臣片山皋月周三 (12 日) 發出新的警告,她指出,日元貶值的負面影響「已變得更為明顯」。這番言論是在日元兌美元匯率跌至 9 個月低點之後發表,周三下午的東京交易時段,美元兌日元交投於 154 日元上方,並一度觸及 154.79,正逐步逼近市場關注的 155 關鍵關口。
多位華爾街分析師指出,由於融資成本長期高位,美國貨幣市場的資金緊張可能持續整個 11 月,可能迫使聯準會(Fed)在原定 12 月 1 日結束縮表前,提前採取緊急措施以補充市場流動性。經歷月末市場波動後,上周五收盤時,美國有擔保隔夜融資利率(SOFR)急升 18 個基點,創下自 2020 年 3 月以來非加息周期的最大單日漲幅。
外匯
阿根廷金融市場周三 (17 日) 遭遇關鍵轉折點,披索匯率首次突破政府與 IMF 協議設定的交易區間上限,迫使中央銀行緊急動用外匯儲備干預市場,此事標誌著總統米萊推行的經濟改革政策面臨嚴峻挑戰。披索周三兌美元匯率走貶近 0.4%,收盤達 1 美元兌 1474.5 披索,正式突破 1474.345 的官方上限。
外匯
據《路透》報導,美國與日本周五 (12 日) 發布聯合聲明,重申雙方對「由市場決定」匯率的承諾,同時同意外匯干預應僅用於對抗過度波動。最新協議也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川普政府並未就外匯或其他事項向東京提出新要求。分析人士指出,這將讓日本在處理與華府的棘手雙邊關係時稍感寬慰。
美股雷達
美國一名聯邦法官暫時阻止川普總統解僱聯準會理事麗莎 · 庫克,允許她繼續留任。這場可能顛覆聯準會長期以來獨立性的法律鬥爭,白宮遭遇了挫折。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法官 Jia Cobb 批准了庫克提出的緊急命令請求,暫時保住她在該央行 7 人理事會的席位。
美股雷達
《華爾街日報》(WSJ)周一 (25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政府將持有英特爾(INTC-US)10% 股權的消息,在政壇引發強烈反響,保守派批評這是「國有化產業」的行為,甚至被形容為「帶著共和黨標籤的社會主義」,但部分左派人士卻罕見地表達支持。
國際政經
《紐約時報》指出,若細讀美國總統川普對郵寄選票與投票機器的長篇發文,一個令人擔憂的訊息浮現:川普似乎計畫以行政命令廢掉他所指稱為「騙局」的選舉程序,直接干涉各州的計票與統計方式。《紐時》強調,作為現代史上唯一拒絕承認敗選的總統,川普此次主張令人錯愕。
國際政經
當地時間週一(21 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社群媒體上發文,強烈指控前總統歐巴馬親自策劃並炮製了俄羅斯「通俄門」騙局。川普聲稱,前美國國務卿希拉蕊(Hillary Clinton)、前總統拜登及其他多位民主黨人士也涉入其中,這是一場「世紀大罪」,證據確鑿,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國際政經
《路透》周二 (7/1)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政府效率部門」(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簡稱 DOGE) 近期鎖定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的監管政策,考慮鬆綁特殊目的收購公司 (SPAC) 與私募基金的相關規範,以加速去監管改革。
外匯
泰國央行一名主管表示,泰國央行已準備好應對泰銖的過度波動,並將控制任何與基本面「脫節」的走勢。此舉正值泰國企業呼籲放緩泰銖漲勢,以提振對泰國經濟成長貢獻最大的出口和旅遊業之際。泰國央行副總裁 Piti Disyatat 周四 (26 日) 晚間受訪時指出:「我們確實密切關注泰銖,盡量不讓其波動太大」。
歐亞股
在日本超長期公債殖利率創歷史新高之際,日本央行總裁植田和男並未暗示準備採取干預行動,而是繼續專注於改善債券市場交易環境。植田和男週四表示:「我不打算對債券收益率的短期變動出具體評論,但我當然會繼續密切關注它們。」」本周稍早,日本 30 年期和 40 年期公債殖利率雙雙升至歷史新高。
外匯
亞洲主要貨幣近期受惠於美元走弱,紛紛走強,引發多國中央銀行關注匯率波動對經濟穩定與出口競爭力的影響。香港與台灣央行相繼釋出訊號,將在必要時進場干預,以穩定本國匯率。根據彭博報導,香港金融管理局 (HKMA) 周一 (5 日) 晚間再次進場買入美元,以維持港元與美元的聯繫匯率制度。
歐亞股
香港金管局 (HKMA) 證實,為了抑制港元升值,已買進美元,這是 2020 年迄今首度進場干預。一名香港金管會的紐約官員,向彭博證實買進了約 60 億美元,約莫 465 億港元,這是彭博自 2004 年起彙編數據以來,單日購買美元的最高紀錄。
歐亞股
彭博周三 (12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日銀 (日本央行 / BOJ) 高層認為,儘管基準債券殖利率達到自 2008 年以來的最高水準,但目前有多種原因使其反對進行債市干預。這些觀點解釋日銀總裁植田和男在近期國會發言中的立場。植田和男在周三的國會發言中表示,對於近期殖利率上升的趨勢,他並不覺得是個問題,認為這反映市場對日本經濟、通膨及海外利率變動的看法。
外匯
美國週五 (10 日) 將公布非農就業報告,可能成為日元大幅波動的潛在因素,從而使日本當局干預支撐日元,交易員正對此風險保持高度警惕。策略師認為,日元兌美元匯率已接近 160 美元的水準,若美國 12 月非農業數據強勁,不支持聯準會降息預期,美元將走升,日元可能進一步跌破 160,從而使日本當局出手干預,數十年來的低點 161.95 成為下一個重要的心理關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