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大同





    2025-10-02
  • 台股新聞

    貿協與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旗下綠能暨永續發展聯盟 (GESA) 攜手舉辦「國際智慧能源周」與「國際淨零永續展」將於本 (10) 月 29 至 31 日於南港展覽館登場。貿協表示,展會將匯聚 450 家企業,使用近 1,600 個攤位,展示從廣為人知的太陽能、離岸風電到近年著重的科技儲能、深度節能等先進技術,預計 3 日展期將吸引近 28,000 名國內、外參觀者踴躍參與。






  • 2025-09-26
  • 台股新聞

    大同 (2371-TW) 新任董事長張榮華上任一個月,致同仁信函今 (26) 日曝光,張榮華提出六大管理原則,包括公司治理、以案為導、不奉承文化、以身作則、精準投資,以及提升效率,助力大同找回百年榮耀。 張榮華坦言,起初是否接任大同董事長一職,感到「非常掙扎」,因為自己不缺名、不缺利,為什麼要離開舒適圈,投入一個困在低迷病態中的環境。






  • 2025-09-25
  • 台灣房市

    從去年 9 月 19 日台灣央行祭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後,投資買盤大幅減少,加上銀行房貸緊縮持續下,市場氛圍轉趨保守觀望,民眾對於房價上漲的預期已改變,預售屋買氣也迅速降溫,而今年上半年延續去年下半年低迷的市況,與去年上半年相比,預售屋交易量縮幅度超過 7 成。






  • 2025-09-04
  • 台股新聞

    大同 (2371-TW) 今 (4) 日宣布,旗下挺新能源標得高雄榮總台南分院太陽能案,為大同二度取得高榮台南分院標案,在該院累計裝置容量突破 300kWp,每年貢獻約 38 萬度綠電,相當於減少 180 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大同於 2017 年首次為高榮台南分院建置屋頂太陽能,因醫療大樓對於安全防護與防水品質要求高,對於院方高規格的驗收也達標,自啟用以來,院方的太陽能系統維持穩定運作。






  • 2025-09-01
  • 曼谷往返航班最低人民幣(下同)350 元;飛往莫斯科 8 小時航班,單程只要 600 元;運氣好的話,還能薅到 100 元以內去首爾的機票……這些廉價機票的出發地都是同一個城市——山西大同。專門前往大同,再坐飛機出國,成為年輕人「窮遊」新潮流。






  • 2025-08-19
  • 台股新聞

    大同 (2371-TW) 今 (19) 日召開臨時董事會,推舉三立電視董事長張榮華接任董事長,新人事令明 (20) 日生效,而現任董事長王光祥將轉任會長。 王光祥擔任大同董事長期間,衝刺電力本業,並拓展能源事業,加上資產活化效益,近 4 年穩定獲利,2024 年賺逾半個股本,並在睽違 23 年後首次發放每股 3.1 元現金股利。






  • 2025-08-12
  • 台股新聞

    大同 (2371-TW) 衝刺電力事業並配合交期銷貨,加上產品組合優化,帶動上半年營收達 232.52 億元,稅後純益達 7.74 億元,較去年同期由虧轉盈,激勵大同今 (12) 日價量齊揚,大漲逾半根停板。 大同早盤以 37.45 元開高走高,盤中最高漲至 39.5 元,大漲逾半根停板,一舉站回 5 日線,並挑戰季線,成交爆量超過 2.4 萬張。






  • 2025-08-11
  • 台股新聞

    大同 (2371-TW) 今 (11) 日公告最新財報,第二季受惠電力事業全力衝刺配合交期銷貨,加上持續優化產品組合,累計今年上半年營收達 235.52 億元,微幅年增,稅後純益達 7.74 億元,較去年同期轉盈,每股純益 0.36 元。 大同第二季營收 129.34 億元,季增 21.81%,年增 1.68%;毛利率 17.56%,季減 0.75 個百分點,年增 9.78 個百分點;營益率 6.18%,季增 2.46 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轉正;稅後純益 4.69 億元,季增 53.77%,較去年同期轉盈,每股純益 0.22 元。






  • 2025-08-04
  • 台股新聞

    大同 (2371-TW) 近日公告董事代表人變動,由三立電視董事長張榮華,根據證交所公告,三立斥資 52.85 億元,取得大同 6.07% 股權,進入董事會,為大同注入新血,激勵大同今 (4) 日漲逾半根停板。 大同今天早盤以 35.8 元開低後翻紅,盤中一路上攻,最高漲至 38.55 元,漲幅超過 7%,截至 10 點 25 分,股價暫報 38.3 元,漲逾半根停板,同步站回 5 日線,成交爆量超過 1.7 萬張。






  • 2025-07-29
  • 台股新聞

    大同 (2371-TW) 今 (29) 日發布重訊,公告其法人董事代表人變動,原任顏大和改由三立電視董事長張榮華接任,今天起生效。 大同先前遭工程會停權 3 年不得投標,策略長丁爾昆指出,電力事業群內銷比重約 92%,且多為台電訂單,雖可能受到停權衝擊,不過也成立 3 家子公司,以及透過海內外專案因應,目前在手單仍超過 200 億元,2026 年前營收無虞。






  • 2025-07-09
  • 台股新聞

    大同 (2371-TW) 今 (9) 日公告 6 月營收 45.38 億元,受惠電力事業交貨增加,月增 8.54%,登今年新高,不過去年同期認列大同資產先前建案的餘屋出售利益墊高基期,呈現年減。大同指出,繼今年配息 3.1 元後,將持續維持高配息政策。






  • 2025-06-16
  • 台股新聞

    大同 (2371-TW) 今 (16) 日公告,將斥資 1.95 億元設立 3 家 100% 持股的全資子公司,包含大同動力電機公司、大同電纜公司,以及大同智慧電表公司。根據大同公告,具體目的為專營電力相關業務。 根據大同公告,投資審議會核准通過設立 3 家子公司,大同動力電機及大同電纜交易總金額皆為新台幣 8000 萬元,大同智慧電表交易總金額則為新台幣 3500 萬元,3 家子公司交易總金額合計 1.95 億元,皆擬採分次執行。






  • 2025-06-10
  • 台股新聞

    大同 (2371-TW) 今 (10) 日公告 5 月營收 41.8 億元,雖然月減逾 2%,不過在美國關稅政策下,ODM 客戶拉貨暢旺,帶動電子事業代工事業群營收,加上電力事業群各項電力設備穩定供貨給國外客戶,推升 5 月營收呈現年增。 大同 5 月營收 41.8 億元,月減 2.53%,年增 4.34%;累計今年前 5 月營收 190.14 億元,年增 1.54%。






  • 2025-05-16
  • 台股新聞

    大同 (2371-TW) 昨 (15) 日晚間召開重訊記者會,指出接獲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通知,因承接兩項政府標案,構成《政府採購法》之事由,遭停權 3 年,影響電力事業群投標公共領域的權利,恐怕影響相關營收,今 (16) 日開盤跌停,隨後跌停打開。






  • 2025-05-15
  • 台股新聞

    大同 (2371-TW) 今 (15) 日晚間召開重訊記者會,指出接獲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申訴審議判斷書,因於 2009、2010 年承接兩項政府標案,構成《政府採購法》之事由,遭停權 3 年,此次停權處分將影響電力事業群投標公共領域權利。 大同說明,此兩項標案分別為 2009 年承接內政部移民署「外網安全節能終端設備購置案」,以及 2010 年承接「陸客來台線上申請平台及入出國通關查驗系統委外建置案」。






  • 2025-05-14
  • 台股新聞

    公股銀看好能源轉型,由兆豐銀行、彰化銀行及第一銀行共同統籌主辦之大同公司 (2371-TW) 新臺幣 140 億元聯合授信案,已圓滿於今 (14) 日完成簽約,本案受到金融圈高度矚目,吸引共 9 家金融機構踴躍參與,超出原定籌組目標之 1.5 倍。






  • 2025-05-12
  • 台股新聞

    大同 (2371-TW) 今 (12) 日公告第一季財報,受到去年第四季復興南路處分利益入帳,墊高基期,使得第一季稅後純益 3.05 億元,季減逾 9 成。 大同第一季營收 105.45 億元,季減 11.76%,年減 2.54%;毛利率 18.44%,季增 0.92 個百分點,年減 0.83 個百分點;營益率 3.75%,季減 35.62 個百分點,年減 0.16 個百分點;稅後純益 3.05 億元,季減 96.06%,年減 52.49%,每股純益 0.14 元。






  • 2025-05-05
  • 台股新聞

    大同 (2371-TW) 今 (5) 日指出,旗下大同智能參與「2025 台北國際智慧物聯建築與居住環境應用展」,於現場主打特斯拉(TSLA-US)TESLA Powerwall 家庭儲能系統,展示智慧綠能解決方案。 大同智能指出,此次展出結合展覽主題「智慧建築」、「物聯居家」與「綠能永續」,呈現 Powerwall 在現在住宅中的多元應用場景。






  • 專家觀點

    今年 4 月川普關稅之亂,全球經歷大修正,美股明星股跌聲不斷,但波克夏 (BRKB-US) 卻逆勢創歷史新高,這已不是第一次發生類似情況。回顧 2000 年網路泡沫、2008 年金融海嘯,巴菲特總是在狂熱中被「笑」,卻在殺盤後被「敬」。如今,他手握創紀錄的 3340 億美元現金(約新台幣 10 兆元),而且已經準備出手!巴菲特在這次的股東大會已點名:「電力與能源基礎建設是未來 5 年最大機會。






  • 2025-05-02
  • 專家觀點

    美國公佈第一季 GDP 意外創下自 2022 年以來首次負成長。但神奇的是,美股四大指數竟呈現利空不跌的走勢。這明顯揭露了 -- 川普關稅利空背後藏著華爾街的陰謀序幕!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2025 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掉到負 0.3%,完全不如市場預期的 0.4% 正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