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
美股雷達
最新數據顯示,創投機構 (VC) 今年向 AI 新創企業的投入創歷史新高,今年迄今全球 VC 已向 AI 領域注入 1927 億美元資金,超過以往任何一年,這一趨勢預示著 2025 年或將成為首個 VC 資金半數以上流向 AI 的年份。根據 PitchBook 最新統計數據,資金高度集中於成熟 AI 企業。
美股雷達
數據供應商 PitchBook 的資料顯示,創投圈今年以來已向人工智慧 (AI) 新創公司投入 1927 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並使 2025 年有望成為史上首度有超過一半創投資金流入 AI 產業的一年。最新統計顯示大部分資金流向已經具備一定規模的新創公司,例如 Anthropic 與 xAI 本季都募集到數十億美元,相較之下,其他知名度較低、尤其是那些並非聚焦 AI 的新創公司,則面臨募資困境。
國際政經
《CNBC》周三 (24 日) 報導,川普政府日前宣布調整 H-1B 簽證規則,對申請人徵收高達 10 萬美元的費用,並考慮未來改採「薪資加權」抽籤方式。這項政策震撼矽谷,科技業者警告將重創新創公司並加速人才外流,削弱美國在全球人工智慧 (AI) 與高科技領域的競爭力。
國際政經
來自西方的創投(VC)機構在七月組成一支考察團,實地走訪中國多地,拜訪工廠、與新創公司創辦人與當地創投對話,針對電池、清潔能源及能源產業鏈的最新發展進行了解。這趟考察讓這些投資人更加確信,中國在這些領域的領先優勢已經非常明顯,以至於某些來自歐美的企業或資產已被視為「uninvestable(不可投資)」。
美股雷達
根據《商業內幕》周四 (28 日) 報導,645 Venture 創辦合夥人警告 AI 泡沫即將破裂,指出高估值、頻繁融資和投資人忽視商業模式品質等跡象,與過往網路泡沫和加密貨幣狂潮相似。該創投專注投資種子輪到 B 輪新創,今年 6 月領投 AI 金融平台 Meridian 的 700 萬美元種子輪,去年也主導借貸基礎設施公司 Setpoint 的 3100 萬美元 B 輪融資。
美股雷達
據《商業內幕》周一 (18 日) 報導,兩位知情人士透露,AI 新創公司 Anthropic 在最新一輪 50 億美元募資中,估值達 1700 億美元,並要求投資人不得透過特殊目的公司 (SPV) 投資。消息人士透露,此舉反映該公司因股份搶手而擁有更大議價權。
美股雷達
最新數據顯示,2025 年第一季美國創投公司共募集了 800 億美元的資金。這不僅是自 2022 年第一季以來的最高總額,也比 2024 年第一季的投資金額翻了一倍多。不過,這項亮眼的成績主要歸功於 OpenAI 在 3 月 31 日宣布的一項破紀錄的 400 億美元融資。
台股新聞
廣達 (2382-TW) 董事長林百里次子林宇輝創立 MESH 聚達創投今 (30) 日迎 10 周年,林宇輝指出,MESH 打造新創、投資人與供應鏈三方的電子產業創新投資生態系。總經理喬國笙則指出,MESH 投資目標將瞄準資料中心、太空、空間運算及機器人。
大陸政經
中國科技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務院國資委等七部門於 5 月 14 日聯合發布了《加快構建科技金融體制 有力支撐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的若干政策舉措》(簡稱「《政策舉措》」)。《政策舉措》共凝練了 15 項科技金融政策舉措,重點圍繞創業投資、貨幣信貸、資本市場、科技保險等七個方面,旨在構建與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加強對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
美股雷達
在經歷了連續三年的資本下滑後,DeepSeek AI 突破性的進展正在重新點燃中國的創業投資熱情,投資者唯恐錯過「下一個 DeepSeek」。隨著 DeepSeek 於一月下旬推出其 OpenAI 競爭產品,美國生物科技公司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也完成一輪由香港的 Value Partners 主導的 1.1 億美元 E 輪融資。
歐亞股
印尼明星獨角獸 eFishery 近期爆出造假風波,震驚東南亞創投圈,也讓投資人蒙受巨大損失。eFishery 的投資者包括軟銀願景基金,該基金在多輪融資中押注,最終持股比例超過 8%。如今公司暴雷,孫正義的這筆投資岌岌可危。根據一份調查報告顯示,eFishery 在過去幾年中可能虛增收入和利潤,這起事件被認為是近年東南亞創投圈最大的造假事件。
歐亞股
孫正義最強副手 Rajeev Misra 辭去軟銀集團願景基金聯席 CEO 一職,不再擔任核心角色或管理層成員,結束了他在這家創投帝國的職業生涯。兩年前,Rajeev Misra 就卸去在集團的主要職務,也退出對 2 號願景基金(Vision Fund 2)的監督,僅擔任最初願景基金(Vision Fund)的首席執行長,將更多時間投入到自己的投資基金 OneIM 。
美股雷達
對於創投產業而言,現在是一個艱難的時期,因為缺乏大規模的首次公開募股 (IPO) 和併購活動來吸走市場流動性,而熱鬧的人工智慧 (AI) 新創公司卻搶走了人們的注意力。在里斯本舉行的網路高峰會技術會議上,兩位創投人士表示,事情變得更加困難,因為無法兌現一些長期投資。
科技
每年新創圈眾所矚目的國際盛會「TechCrunch Disrupt 2024」周一 (28 日) 在舊金山登場,多位科技界重量級人士與會,昇陽電腦創辦人、知名創投人士 Vinod Khosla 在會上最新預測,受惠於 AI 出現,未來人類對工作的需求將幾乎完全消失,擁有 AI 的人類未來將是光明的。
台股新聞
能率亞洲 (7777-TW) 將在 10 月 15 日以每股 16 元參考價登錄興櫃交易,成為台灣第二家永續型創業投資公司進入資本市場,同時也是第一家聚焦於 AI、機器人及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的專業創投公司。推薦券商包括第一金證券、永豐金證券及國泰證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