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中國車市





    2025-02-17
  • 港股

    中國電動車廠蔚來 (09866-HK)(NIO-US)近日傳出可能削減智駕人力消息,創辦人李斌上周四 (13 日) 則在內部會議上表示不會規模化裁員,但有專案會取消,而最新數據也顯示,在 2 月 9 日為止一周,蔚來以 0.15 萬輛排在新勢力車企第八名位置,從跌出前十重新爬回十名以內,但銷售表現持續落後給新勢力同業,專家則直指當前蔚來的問題可能出在戰略問題。






  • 2025-02-11
  • A股

    中國央企重組工作持續進行,最新一例是長安汽車 (000625-CN) 與東風集團 (00489-HK)(600006-CN) 兩大汽車央企,兩者周日 (9 日) 發布重組公告,重組後將以 516 萬輛汽車銷量成為中國銷量最大的汽車集團,超過比亞迪並改寫中國汽車市場格局。






  • 2025-02-08
  • 港股

    小米集團創辦人雷軍今 (8) 日一早在微博上發文稱「今天週六,早起,現在出發。我要去參與一件有趣的活動」,但未透露具體活動內容。不過,雷軍文中的照片展示小米汽車 SU7 Ultra 內飾照片,暗示活動跟 SU7 Ultra 有關。《中關村在線》報導,新年伊始,小米股價一路攀漲至歷史高點,昨 (7) 日一度漲高至每股 43.05 港元,終場收漲 4.69% 至 42.45 港元,市值超過 1 兆 658 億港元(約 4.52 兆台幣)。






  • 2025-02-05
  • 港股

    近日,多家中國車廠陸續公佈今年首月銷量成績,呈現開門紅與月減表現並存局面,而在造車新勢力方面,小鵬 (09868-HK) (XPEV-US) 以交付 3 萬 350 輛,年增率 268.88%,反超理想 (02015-HK)(LI-US) 重新成為造車新勢力的領頭羊。






  • 2025-01-15
  • 美股雷達

    今年開年以來,中國車市持續掀起價格戰,逾 30 家車廠相繼推出限時直降等促銷政策,曾經的全球一哥特斯拉 (TSLA-US) 除去年底展開新一輪降價衝銷量外,上周五 (10 日) 還發佈新款 Model Y,今年上半年也打算推出新車款 Model Q,補貼後的定價將低於 3 萬美元(約 99.7 萬台幣)。






  • 2025-01-10
  • 大陸政經

    最新數據顯示,2024 年中國電動車銷量雖年增 41%,但仍比燃油車少賣 109 萬輛,且上月滲透率跌至 50% 之下,連 5 月突破五成趨勢意外告終。此前,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一趨勢有望從 7 月持續至年尾。中國全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分析指出,去年 12 月新能源車滲透率之所以跌至 50% 以下,主要因為新能源車廠全年銷量表現都非常喜人,臨近春節,他們對上月的批發、零售量的控制表現得較謹慎,希望集中力量在今年 1 月衝量,而主要銷售燃油車的車廠在歷經連續下滑後,在 12 月仍奮力衝刺。






  • 2025-01-07
  • A股

    中國車市價格戰持續激烈,2024 年降價規模創近三年新高,且價格戰也延續至今年,包含比亞迪 (01211-HK)(002594-CN) 在內的逾 30 家車廠過去一周集體降價,推出新的促銷政策,包括限時直降、現金紅包、國補地補政策兜底,權益加碼,幅度大多在人民幣萬元以上。






  • 2024-12-30
  • 大陸政經

    近日多家媒體及市場機構預測,繼去年以 522.1 萬輛出口量首次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後,中國今年有望蟬聯全球第一的寶座,香港《南華早報》上周二 (24 日) 更報導稱中國在 2025 年仍將是頭號汽車出口國,即便歐盟電動車關稅雖導致中國汽車出口成長走緩。






  • 2024-12-27
  • 大陸政經

    豪華車市場的爭鬥與淘汰是今年中國汽車市場的一大看點,傳統豪華汽車品牌如保時捷與賓士今年前三季在中國銷量分別年減 29% 跟至少 10%,中國國產車廠如問界 M9 則逆勢崛起,顯示中國品牌已站穩豪車市場。《36 氪》報導,售價人民幣 46.98 到 56.98 萬元 (約 214 萬到 259 萬台幣) 的 M9,今年累計訂單破 20 萬輛。






  • 消費

    多家研究機構最新預測,2025 年中國電動車銷量將首次超過燃油車,比預期提前 10 年達成這一歷史性拐點,沒有任何國家能在汽車電動化進程方面與中國相比。中國在 2020 年制訂了 2035 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過 50% 的目標。《金融時報》報導,瑞銀、滙豐、晨星和 Wood Mackenzie 最新估計,到 2025 年,包括純電和插電混合在內的中國電動車銷量將年增約 20% 至 1200 萬輛以上,超過國際預測和官方目標,較 2022 年的 590 萬輛增逾一倍,傳統動力汽車銷量將下滑逾 10% 至不到 1100 萬輛,較 2022 年的 1480 萬輛萎縮近 30%。






  • 2024-12-25
  • 歐亞股

    日本最大車廠豐田今 (25) 日說,即便美國和中國需求強勁帶動該車廠上月全球銷量連兩月走增,但全球產量仍年減 6.2% 至 86 萬 9230 輛,降幅大於 10 月的 0.8% 且連續第 10 個月下滑。生產和銷售數據不包括旗下大發工業和日野。






  • 2024-11-22
  • 歐亞股

    德國最大工會組織—德國金屬工業工會週三 (20 日) 在福斯汽車總部舉行記者會再次重申,反對福斯高層提出的降薪、裁員與關廠方案,並威脅將發起空前規模的罷工行動。福斯打算關閉至少 3 座工廠,1 萬多個職缺岌岌可危。德國《萊茵郵報》報導,福斯第三輪勞資談判陷入僵局,德國金屬工業工會首席談判代表 Thorsten Gröger 週四 (21 日) 在沃爾夫斯堡談判會後表示,12 月 1 日和平義務結束後,可能進行警告性罷工,這一做法在正在進行的談判過程中是必要的。






  • 2024-11-14
  • 科技

    最新數據顯示,全球 10 月包含純電動車跟插電式混動汽車的電動車銷量年增 35% 至 172 萬輛,連續兩個月創紀錄,其中中國地區銷量飆升 54% 至 120 萬輛,創歷史新高,帶動所有地區的銷量增長。市調機構 Rho Motion 周三 (13 日) 發佈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全球電動車市場買氣再次回暖,而每年 11 月跟 12 月往往是中國電動車市場銷售旺季,中國電動車市銷量料將維持強勁動能。






  • 2024-11-11
  • 消費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上月乘用車整體銷量年增與月增表現強勢,新能源乘用車批發滲透率更是首度突破 50%,專家認為後市將因政策利多而持續可期。中國全國乘聯會上周五 (8 日) 表示,中國上月狹義乘用車零售 226.1 萬輛,年增率 11.3%,月增率 7.2%,今年來累計零售 1783.5 萬輛,年增率 3.2%,其中 10 月一般燃油車零售銷量 106.6 萬輛,年減 16.1% 但月增 8.1%,今年前 10 月燃油車零售 950.8 萬輛,年減率 16%。






  • 2024-11-05
  • 大陸政經

    根據中國全國乘聯會最新數據,曾被譽為超跑「皇后」的瑪莎拉蒂在中國正陷入價量齊跌的窘境,9 月銷量僅 38 輛,較一年前崩跌 87%。早在 2018 年,瑪莎拉蒂在中國車市表現已經下滑。《21 世紀經濟報道》報導, 2004 年進入中國市場的瑪莎拉蒂在 2011 年迎來快速發展,中國市場在 2017 年超越美國成為瑪莎拉蒂全球最大單一市場。






  • 2024-10-29
  • 大陸政經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今年前 9 月汽車行業整體利潤率 4.6%,並低於下游工業企業平均獲利率 6.1%,且 9 月利潤總額僅人民幣 324 億元 (約 1477 億台幣),年減 28.5%,利潤率 3.4%,不僅是今年來最低的一個月,也是近 4 年以來第二低月份。






  • 2024-10-24
  • 消費

    根據知名汽車研究機構 Clean Technica 發佈今年 8 月《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World EV Sales) 報告,包括奧迪在內的歐洲品牌沒有任何一家排在前 20 名,暢銷車型中則只有福斯 ID.4 位列第 17 名,德系電動車銷售表現出現大潰敗。






  • 2024-10-23
  • 美股雷達

    全球汽車業近來掀起裁員潮,全球第四大車廠 Stellantis(STLA-US) 宣布將裁員近 2450 名工人,並停止生產 Ram 1500 Classic,並將在年底前關閉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試驗場來簡化營運,主要因為獲利與營收下滑,部分品牌陷入困境且可靠性不佳,一些車款製造品質甚至受到批評。






  • 2024-10-16
  • 消費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汽車出口持續成長,上月出口年增 21.4% 至 53.9 萬輛,今年前 9 月年增 27.3% 至 431.2 萬輛,上月乘用車出口亦年增 28% 至 363.3 萬輛,商用車年增 23.6% 至 67.9 萬輛。依類別來看,中國 9 月傳統燃油車出口 42.8 萬輛,年增 22.9%,今年前 9 月年增 32% 至 338.4 萬輛,新能源汽車 9 月出口年增 15.6% 至 92.8 萬輛。






  • 消費

    繼上月發布備受關注的《台州宣言》後,中國吉利汽車 (00175-HK) 近日在新車「星願」發表會上宣布幾何系列併入吉利銀河,再次邁出重大戰略步伐,專家認為吉利創辦人李書福近日一連串的大動作,已開始打響汽車業淘汰賽第一槍。今年 9 月 20 日,李書福代表吉利控股集團親自發佈《台州宣言》,宣告該車廠將從此前的擴張戰略,轉向更加聚焦的整合與穩健增長,戰略重心定位於戰略聚焦、深度整合、高效協同、穩健發展及人才強企五大核心領域,是吉利自 2007 年《寧波宣言》後,再度進行的重要戰略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