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地平線將成救命稻草?保時捷首季中國銷量腰斬42% 北美市場卻狂飆37%奪冠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2025-04-11 13:3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地平線將成救命稻草?保時捷首季中國銷量腰斬42% 北美市場卻狂飆37%奪冠 (圖:shutterstock)

外國豪車製造商在中國靠品牌賣車的時代正在結束,保時捷今年首季全球新車交付量年減 8% 至 7 萬 1470 輛,其中中國市場僅交付 9471 輛,但在北美地區則以 29% 市佔率成為保時捷最大單一市場,在昔日第二大市場的中國市佔率則出現 42% 的年減表現。

保時捷在美中兩地市場表現分化,不僅折射出全球豪華車市格局的深層震盪,更揭示傳統豪車品牌在智能化浪潮中的轉型陣痛,而保時捷對中國市場頹勢的質疑則將其歸因於「價值導向的銷售策略」與經濟形勢的雙重作用,但這一解釋顯然難以平息業界擔憂。


值得注意的是,保時捷在北美交付量年增 37% 至 20698 輛,其中 Macan 純電版功不可沒,該車款在北美市場佔比超過六成,展現出電動化戰略的階段性成果,在歐洲則跟北美市場形成鮮明對比,受網路安全法規影響,718 車型和燃油版 Macan 出現供應缺口,導致交付量下滑 10%。

具體來看,Macan 以 23555 輛的銷量蟬聯冠軍寶座,其純電版本 1 萬 4185 輛的交付數據尤其亮眼。這款 SUV 的強勁表現甚至掩蓋了 911 跑車 12% 的跌幅,後者因換代週期導致前代車型庫存耗盡。

至於 Taycan 和 Cayenne,兩者分別以 1% 和 28% 的降幅印證市場對傳統燃油豪車的態度轉變,但 Panamera 卻逆勢成長 27% 至 7769 輛,這款行政轎車的爆發表現有望讓保時捷產品矩陣產生結構性變化。

面對中國市場銷量腰斬的嚴峻情勢,保時捷的電動轉型步伐明顯加速。數據顯示,新能源車型佔比已達 38.5%,其中純電車型貢獻 25.9% 的銷量。

與此同時,知情人士透露保時捷正與中國智駕公司地平線推進深度合作,可能共同開發符合中國市場需求的高階智駕系統。

保時捷建立技術聯盟的時間點,恰逢小米 SU7 Ultra 等本土車型以「高性能平權」策略衝擊高端市場之際。

在智慧化領域的追趕暗流中,保時捷母公司福斯已先行試水,福斯跟地平線合資成立的酷睿程公司,憑藉超過 500 人的工程團隊,正在建構本土化智駕解決方案。這種技術儲備能否反哺保時捷品牌,將成為決定其在中國市場命運的關鍵變數。

目前,保時捷純電版 Cayenne 打算年底在美國上市,這款基於 PPE 平台打造的電動 SUV 不僅搭載四電機系統,更將直面特斯拉 Model X 等勁敵的挑戰,最終表現恐重塑高端電動 SUV 競爭格局。

但專家指出,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困境遠非單純的產品迭代所能化解。當中國本土車廠以「蔚小理」為代表的新勢力持續擴大市佔率時,保時捷引以為傲的品牌溢價正遭遇前所未有的衝擊。

面對雙重壓力,保時捷正醞釀多維度的策略調整,除加速本土化智駕合作外,還打算透過「價值優先於銷售」的策略重塑市場定位。這種策略在北美市場已初見成效,Macan 純電版透過精準的產品定位,在高階 SUV 市場建立起差異化優勢。

但在講究「面子消費」的中國市場,單純的價值策略能否奏效仍存疑問。某德系豪車品牌經銷商坦言:「中國消費者既要品牌傳承,又要科技配置,這對傳統豪華品牌的體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專家認為,保時捷的轉型抉擇頗具樣本意義。當母公司福斯堅持「價值導向」策略時,中國市場的現實卻激起更激進改革的聲音。

保時捷內部人士透露,該車廠在中國正推動組織架構調整,打算成立專門的智慧化事業部,整合全球資源加速智駕系統本土化落實。這種架構變革能否打破跨國車廠常見的「決策落後」痼疾,將成為觀察保時捷轉型成效的重要方向。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