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
美股雷達
耶魯大學教授、前摩根士丹利亞洲區主席史蒂芬.羅奇 (Stephen S. Roach) 撰文指出,在接近「熄火速度」的脆弱經濟體系中,來自中東戰爭與關稅政策的「致命組合」,恐將引爆一場新一輪的全球性衰退。羅奇於《Marketwatch》撰文指出,全球經濟一旦增速跌至 2.5% 至 3% 的熄火區間,抵禦外部衝擊的能力將大幅削弱。
美股雷達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警告,隨著全球不確定性加劇,美國對伊朗的打擊可能會產生超出能源領域的更廣泛影響。喬治艾娃 23 日接受彭博電視採訪時表示,「我們認為,在本就高度不確定的環境中,這又是一個不確定性的來源。」迄今為止,最大的衝擊是對能源價格,IMF 正密切關注這一點,但「「也可能出現二級甚至三級影響。
美股雷達
《Marketwatch》報導,以色列空襲伊朗、伊朗以無人機和飛彈展開報復後,市場再度陷入地緣政治恐慌。不過歷史經驗顯示,重大地緣政治事件過後,股市往往能在一個月內迅速恢復,投資人或許不必過度恐慌。Pepperstone 資深研究策略師 Michael Brown 表示:「金融市場總是迅速反映地緣政治恐懼,但同樣也會很快淡化這些風險溢價。
國際政經
以色列央行周日 (1 日) 宣布,全球知名經濟學家、以色列央行前總裁暨聯準會 (Fed) 前副主席費雪 (Stanley Fischer) 於當地時間上周六 (5 月 31 日) 逝世,享年 81 歲。這位橫跨學術界、國際金融機構與中央銀行的傳奇人物,以其對全球經濟政策的深遠影響和卓越的學術成就,在國際社會引發廣泛哀悼。
鏈文
地下經濟裡的比特幣,到底藏了什麼力量?Kenneth Rogoff 回應得很直接吧,這位前 IMF 首席經濟學家,最近公開警告一件事,加密貨幣,特別是比特幣,正在全球地下經濟裡扮演越來越關鍵的角色,甚至侵蝕了美元的霸權。 什麼意思?不是什麼華爾街金融論戰,而是你我可能都沒想過的角落,像逃稅市場、非法資金流,過去靠美元操作,現在正在轉向加密資產。
外匯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 (IMF) 的數據,美元在全球官方外匯儲備總額中的占比正在逐漸下降,被澳元、加元、人民幣和韓元等非傳統貨幣,甚至是黃金所取代。IMF 官方外匯儲備貨幣組成 (COFER) 最新數據顯示,美元占全球外匯儲備的比例,已從 2000 年前後的高峰期逾 70%,下降到 2024 年底的 57.8%,創下 1995 年有統計以來的最低水準。
國際政經
《巴隆周刊》周二(13 日)指出,對於像巴基斯坦這樣的市場,可能需要戰爭威脅才能引起世界關注,投資者可能會後悔沒有更早關注這個國家。過去兩年裡,這個擁有 2.55 億人口的國家,實現了某種宏觀經濟奇蹟,通膨率從接近 40% 的年增長率驟降至接近零。
美中兩國周三 (7 日) 同步宣布,本周在瑞士日內瓦舉行貿易問題會談,這是自美國總統川普上月將對中關稅提升至 145% 以來,兩國首次啟動高層對話機制,也是川普執政百日內首次與中方展開實質經濟磋商。此次會談被全球市場視為緩解關稅戰升級的關鍵訊號,國際貨幣基金 (IMF) 示警稱若談判破裂,恐導致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下降 0.5 個百分點。
國際政經
路透周一 (5 日) 報導,根據取得的聯合國內部文件,美國正尋求在即將於西班牙塞維亞召開的第四屆「發展融資國際會議」(FFD4) 中,弱化針對發展中國家的全球財政改革協議。該草案旨在協助全球南方國家應對氣候變遷、經濟危機與債務挑戰,但美國反對其中有關稅收正義、化石燃料補貼與氣候承諾的改革內容。
花旗集團分析師指出,今年國際貨幣基金 (IMF) 與世界銀行春季會議期間,「不確定性」成為市場情緒主導關鍵,而成長預期下修與對美國財政政策的質疑,正加劇全球市場的避險情緒。花旗在報告中直言,「不確定性仍是最被過度使用的流行語」,點名 IMF 此次選擇將最新預測定調為「參考性預測」而非「基線預測」,這一變動帶有明顯的下行偏向,特別是在不確定因素持續時間未明之下,對市場形成額外壓力。
國際政經
全球財金首長本周齊聚華盛頓,親身感受美國總統川普重塑全球經濟秩序的行動,正如何震盪市場並侵蝕成長。這些官員們來自近兩百個國家,明面上是為了參加國際貨幣基金 (IMF) 和世界銀行春季會議,他們通常在此討論全球經濟面臨的頂級挑戰,而華盛頓的政策動向正是本周的重中之重。
國際政經
做為本周最重要的財經事件之一,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於 4 月 23 日在國際金融協會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發表了主旨演講,並接受了提問,他提出的內容也成為近日媒體討論的焦點。
國際政經
國際貨幣基金 (IMF) 周二 (22 日) 發布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今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期從 1 月預測的 3.3% 大幅下修至 2.8%,並指中國和印度將成為拉動全球成長的核心力量,而美國因政策不確定性加劇,其對全球經濟的貢獻預期被下調,全球經濟的復甦正因貿易摩擦升溫與政策失誤面臨嚴峻考驗。
國際政經
國際貨幣基金(IMF)周三(23 日)表示,由於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經濟壓力,全球公共債務將超過新冠肺炎疫情時期的水準,到 2030 年全球公共債務佔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重將接近 100%。IMF 在最新發布的《財政監測報告》中預估,全球公共債務將在 2025 年上升 2.8 個百分點,到佔全球 GDP 95.1%,並在 2030 年進一步升至 99.6%。
美股雷達
國際貨幣基金 (IMF) 預測,雖然貿易戰加劇導致美國經濟成長和通膨前景惡化,但關稅將有助美國在 2025 年略微降低財政赤字。IMF 周三 (23 日) 發布 191 個國家的《財政監測報告》預測,美國今年整體聯邦赤字將降至占國內生產毛額 (GDP) 的 6.5%,低於 2024 年的 7.3%。
國際政經
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期,全球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中國和印度,將在推動全球經濟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IMF 發布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指出,與去年 10 月的預測相比,該組織現在預期,根據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和印度將對全球增長貢獻更大一部分;同時,美國的預期貢獻則被下調。
國際政經
國際貨幣基金 (IMF) 周二 (22 日) 發布最新《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 報告,罕見在短短 10 天內完成更新,大幅下修全球與主要經濟體成長預測,並警告美國總統川普掀起的關稅戰正在對全球經濟造成深遠衝擊,全球貿易與成長面臨下行風險。
國際政經
在國際貨幣基金(IMF)和世界銀行召開春季會議前夕,IMF 總裁喬治艾娃周四(17 日)發表演講,對川普政府關稅政策發出警告。喬治艾娃預告,IMF 下周二(4 月 22 日)將發布「世界經濟展望」,而「超出圖表範圍」的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將導致 IMF「顯著下調」全球經濟成長預測,還會上調一部分國家的通膨預估。
美股雷達
國際貨幣基金 (IMF) 總裁喬治艾娃 (Kristalina Georgieva) 表示,有關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不確定性,正在威脅拖累全球經濟成長。喬治艾娃周一 (31 日) 接受路透訪問時說:「情況愈快明朗,會愈好。我們的研究顯示,當不確定性持續時間愈久,就愈有可能對經濟成長帶來負面影響。
ETF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上周 (3/20) 一份文件轟動虛擬貨幣世界,IMF 宣布正式將比特幣寫入《國際收支與國際投資部位手冊》(BPM7),代表比特幣已成為全球經濟統計體系的「編內成員」,可說是美國川普宣布將比特幣納入戰略儲備後的第二件幣圈重要大事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