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
國際政經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周五 (23 日) 接受《福斯新聞》(Fox News) 專訪時表示,總統川普對歐盟提出 50% 關稅威脅,是希望能「給歐盟施加壓力」,促使布魯塞爾在與華府的貿易談判中拿出更具誠意與品質的提案。
國際政經
美聯社、路透報導,七大工業國 (G7) 財金首長周四 (22 日) 把對美國關稅的歧見擺在一旁,同意團結一致對抗和削減全球經濟「過度失衡」,公報中雖未提到中國,但明顯在批評中國的貿易行為,G7 也表示研擬加重對俄羅斯的制裁。在加拿大班夫的 G7 財金首長會議登場前,由於各國不滿美國對等關稅,加上美國不願指控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戰爭是非法行為,因此事先沒人看好能產生閉幕公報。
國際政經
根據《華爾街日報》(WSJ)周四 (22 日) 報導,多位歐洲高層官員透露,美國總統川普本周在與歐洲領袖的通話中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丁相信自己在烏克蘭戰爭中占有優勢,因此尚未準備結束戰爭。這場通話被形容為內容跳躍、前後矛盾,並突顯川普對俄烏衝突採取模糊立場,引發歐洲方面憂慮。
國際政經
德國財政部長克林拜爾 (Lars Klingbeil) 在加拿大班夫舉行的 G7 部長級會議間隙表示,他在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會晤後,對德美關係感到樂觀。克林拜爾也是德國新政府的副總理,他周三 (21 日) 晚間表示:「我注意到了正向的信號,並相信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上繼續發展。
國際政經
彭博報導,本周的七大工業國 (G7) 財金首長會議上,各國財金官員將針對美國關稅政策,向美國財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提出反對,但也將避免與美國公開衝突,不願 2018 年峰會上、各國與美國總統川普大翻臉的難堪事件重演。2018 年可說是史上最難堪 G7 高峰會,尤其德國總統梅克爾貼出一張照片,在身邊圍繞著各國領袖的情況下,神情嚴肅地看著雙手交叉抱胸的川普,還令人印象深刻。
美股雷達
七大工業國 (G7) 的企業領袖週五(16 日) 聯合發布聲明,呼籲 G7 關稅解除當前貿易限制,並加大對關鍵礦產的投資,以降低供應鏈脆弱性,強化經濟強度。G7 商界與貿易組織週五齊聚加拿大首都渥太華,會後發表聯合聲明,正式對外提出此倡議。聯合聲明指出,當前國際貿易格局因美國總統川普所制裁的一連串進口關稅措施而受到嚴重影響。
國際政經
印度與巴基斯坦邊境衝突再度升溫,雙方近日爆發新一輪軍事交火。巴方稱摧毀印軍關鍵防空系統並俘虜飛行員,印度則空襲巴空軍基地。衝突升級引發國際高度憂慮,美國首度介入調停,G7 與中國也紛紛表態,籲雙方克制,避免釀成區域性核彈危機。據報導,巴基斯坦於 10 日凌晨發起「銅牆鐵壁」行動,派遣 JF-17「梟龍」戰機發射高超音速導彈,稱已成功摧毀印度耗資 15 億美元打造的防禦核心、印度旁遮普邦阿達姆普爾(Adampur)部署的 S-400 防空系統。
台灣政經
根據調查,2011 年到 2023 年,女性勞動參與率逐年提升,每年為 OECD 國家增加約 0.3% 的生產力,12 年來共增加 3.59%。對 OECD 國家平均每年貢獻 45 億美元 GDP,對於七大工業國集團 (G7) 國家平均每年貢獻 152 億美元 GDP。
國際政經
針對西方國家向烏克蘭轉移俄羅斯被凍結海外資產產生的 10 億美元收益,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周三(25 日)回應稱,這筆資金是從俄羅斯竊取,俄羅斯將採取法律行動。烏克蘭戰爭爆發後,西方國家凍結了約 2,800 億美元的俄羅斯央行海外資產,其中 50 到 60 億美元在美國,其他絕大部分存放在歐盟。
國際政經
國際貨幣基金 (IMF) 和世界銀行秋季年會上周在華府召開,根據 IMF 最新預估,未來五年全球經濟成長將更依賴金磚國家來推動,其中中國將成為最大貢獻者,貢獻率將達到 21.7%,超過所有七國集團 (G7) 的總和。相較於 IMF 在 4 月公布的預測報告,金磚國家的經濟貢獻率得到進一步增加,以美國為首的 G7 貢獻則被下調。
國際政經
金磚國家領導人在 10 月 22 日至 24 日將在俄羅斯喀山舉行第十六次會晤,在峰會登場前夕,俄羅斯總統普丁上周五(18 日)出席金磚國家媒體會議,並回答記者提問。據《俄新社》、《今日俄羅斯》報導,普丁表示,俄羅斯與中國的關係,是建立在平等基礎上的獨特雙邊關係,考慮彼此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