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
台股新聞
這週到底是哪 10 大新聞熱門股票!!!! (點我←)盤勢總論:權值穩盤,中小型股輪動加劇10 月首個交易日,台股在台積電 (2330)、** 鴻海 (2317)** 等權值股領軍下開出紅盤,盤中一度大漲挑戰歷史高點,顯示多頭格局未變。然而,尾盤電子股遭遇賣壓,漲幅明顯收斂,指數終場小漲作收,量能則維持高檔。
美股雷達
高盛最新發布的《Powering the AI Era》報告指出,人工智慧 (AI) 並非單純的程式碼革命,而是一場堪比鐵路、電氣化的基礎設施革命。報告認為,當前限制 AI 進步最緊迫的瓶頸,並非演算法或數據,而是驅動這一切所需的龐大電力與天價資本。
國際政經
高盛 (GS-US) 近日發布《Powering the AI Era》2025 年 AI 產業研報,系統剖析了 AI 發展背後的基礎設施變革與全球資源挑戰,揭示這一輪技術革命正以遠超預期的深度重塑能源、資本與地緣格局。報告指出,AI 不僅是程式碼與模型的迭代,更是一場依賴資本與重資產的基礎設施革命。
美股雷達
隨著 AI 浪潮帶動數據中心建設熱潮,美國正面臨電力供應緊張與電價持續上漲的雙重壓力。數據中心因此陷入「電力稀缺」與社區反對的困境,而太陽能與儲能被視為短期內緩解這一危機的關鍵方案。美銀美林在最新報告中指出,以涵蓋美國 13 個州的 PJM 互聯電網為例,其容量價格在短短數年內大幅飆升,直接導致區域內居民電費平均增加 18% 至 25%。
美股雷達
重量級科技公司今年來斥資近 4000 億美元發展人工智慧 (AI),明年預料還會有數千億美元資金湧入,但一名華爾街老將警告,AI 交易的命運日益依賴單一的表現,如果這家公司失手,市場可能面臨痛苦的調整。這家公司就是 OpenAI。Baird 執行董事 Ted Mortonson 表示,「他們需要錢才能讓這齣戲繼續演下去」,該公司自由現金流「嚴重」為負,卻同時大舉支出,例如今年 5 月斥資 65 億美元,收購 iPhone 設計靈魂艾夫 (Jony Ive) 創辦的新創公司 io。
美股雷達
美國能源部長克里斯 · 萊特(Chris Wright)周四 (25 日) 表示,鑑於人工智慧(AI)資料中心等用電需求爆發,聯邦政府正要求多數即將退役的燃煤電廠延後關閉,以確保電力供應穩定。萊特指出,部分燃煤電廠即使已有數十年歷史,也將延緩關停;政府更已準備動用緊急權力、依據《聯邦電力法》(Federal Power Act),強制命令電廠延長運作,以維護電網彈性與供電安全。
科技
美國正掀起一場兆美元的 AI 基礎設施建設浪潮,背後卻隱藏著一項嚴峻的挑戰:美國在核心電力供應鏈上,正面臨對外國供應商的高度依賴。供應鏈人工智慧公司 Exiger 執行長布蘭登 · 丹尼爾斯(Brandon Daniels)警告,有四類關鍵設備與商品,嚴重依賴進口,恐將成為 AI 基建快速擴張的瓶頸。
美股雷達
OpenAI 執行長阿特曼 (Sam Altman) 周二 (23 日) 在其個人部落格發表題為《豐盛的智能》(Abundant Intelligence) 的文章,闡述了對人工智慧 (AI) 未來的宏大願景。他認為,隨著 AI 技術的飛速發展,獲取 AI 將成為經濟的基本驅動力,甚至最終可能被視為一項基本人權。
國際政經
隨著美中兩國在人工智慧(AI)領域展開激烈競爭,投資者的目光多集中在晶片戰爭上。然而,華爾街可能忽略了能源,尤其是核能,這個真正決定 AI 勝負的關鍵因素。《MarketWatch》報導,再先進的 AI 晶片如果沒有穩定電力支撐,也無法發揮作用。
專家觀點
就是還會再上漲昨日大漲創新高後,今日再度震盪拉回作整理,並不意外!盤前大師兄都有事先提醒大家,由於台股已累積不少的漲幅之後,加上 Fed 利率決策會議前夕,市場已事先反應 Fed 降息 1 碼的預期,因此,今日順勢拉回作整理,一切都在預期之中,並不足為奇!相信大家都有目共賭!重點是:震盪拉回的過程中,多頭震盪驚驚漲的格局是否有因此而作改變?很明顯〝並沒有〞,除了台股擁有護國神山「台積電」及強大的 AI 基本面當靠山外,加上台股兼具籌碼面上的優勢 (※至今指數漲幅達 48.3%、遠大於融資餘額增幅 18.8%),以及內外資法人力挺偏多不變下,如所言:只要近期融資餘額沒有出現異常過速增加、或是出現「爆量長黑」破線轉弱的情況發生前,就是還會再上漲,選股才是重點。
美股雷達
鈾礦股周一 (15 日) 大漲,川普政府的最高能源官員表示,美國應該考慮提高鈾礦的戰略儲備,以緩解俄羅斯供給威脅,並提高對核能發電長期前景的信心。美國能源部長 Chris Wright 周一的發言,凸顯在能源需求驟升之際,川普政府計劃提倡核能使用。
摩根士丹利近日發布專題研究《Powering AI: Assessing the Landscape》,聚焦兩大核心問題:人工智慧(AI)能創造多少長期價值,以及現有數據中心與電力供應是否足以支撐 AI 浪潮。研究測算,AI 的普及將為標普 500 公司帶來約 9,200 億美元的長期收益,對應 13–16 萬億美元的市場價值潛力。
台股新聞
電源供應廠光寶科 (2301-TW) 近期因 AI 對電力需求大增,8 月營收報喜,本週股價漲幅強勁達 25%,遭主管機關列為注意股,今 (12) 日公布 8 月自結數,稅後純益 17.3 億元,年增 56.9%,每股純益 0.76 元。證交所表示,光寶科最近六個營業日累積收盤價漲幅達 28.98%,故列為注意股;光寶科 8 月營收 156.5 億元,月增 13.3%、29.8%;稅前純益 20.7 億元,年增 43.8%;稅後純益 17.3 億元,年增 56.9%;每股純益 0.76 元。
美股
美國能源資訊署 (EIA)周二 (9 日) 發布短期能源展望報告(STEO),指出今明兩年美國電力消耗量將創下歷史新高。EIA 預測,2025 年和 2026 年的電力需求將分別增至 4.187 兆千瓦時和 4.305 兆千瓦時,高於 2024 年創紀錄的 4.097 兆千瓦時。
能源
高盛近日發布長達 26 頁的深度報告《Powering the AI Era》,直言全球正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電力危機。報告指出,AI 伺服器農場的耗電速度,遠遠超過電網擴容的步伐,電力供應恐將成為 AI 時代最大的瓶頸。高盛認為,決定誰能建成下一波資料中心的關鍵,不是更快的晶片,而是更具創意的電力融資方案。
ETF
美股 AI 概念股龍頭輝達,周一股價帶量反彈,全日成交額高達 235.95 億美元,高居美個股第一,帶動與 AI 基建相關的「NYSE FactSet 美國電力基建息收指數」同步收漲 1.33%,漲幅優於費半 (0.41%)、標普 500(-0.65%),也激勵追蹤該指數的新光美國電力基建 ETF(009805-TW) 今 (19) 日買氣勢如破竹,盤中股價一度大漲逾 3%,最高價觸及 11.75 元,再創掛牌以來歷史新高。
ETF
今年 7 月以來,美國陸續推出多項重要法案,包括大而美法案、GENIUS 法案、CLARITY 法案,甚至發布了「AI 行動計畫」,法人估計,美國一連串新政策推出,勢必改變美股產業發展與競爭力版圖,預計 8 月關稅影響告一段落後,下半年美股產業投資亮點,將重新聚焦 AI、半導體、核能 (電力) 及國防等川普新政策受惠產業上,成為 2025 年錢進美股的新藏寶圖。
大陸政經
據《Barron"s》報導,人工智慧 (AI) 產業儘管在晶片產能、數據中心融資與模型創新方面皆順利推進,然電力供應不足正成為其最大瓶頸,恐阻礙整個 AI 基礎設施的發展。若美國政府與業界不迅速解決此問題,未來幾年可能缺乏足夠電力來支撐所需數據中心,進而在與中國的 AI 軍備競賽中處於不利地位。
科技
中國 AI 產業正以驚人速度發展,為國家綜合實力提升注入強勁動能。這一趨勢引發美國川普政權高度警覺,川普周三 (23 日) 宣布一項雄心勃勃的 AI 發展藍圖,試圖透過政策調整維持美國在 AI 領域的技術優勢。這項包含約 90 項建議的計畫,標誌著美國對中科技競爭戰略出現重大轉向。
美股雷達
美國能源公司貝克休斯 (BKR-US) 、Hunt Energy 與 Argent LNG 宣布合作,將為飽受戰火摧殘的敘利亞擬定一套全面性的能源產業總體規劃。Argent LNG 執行長貝斯(Jonathan Bass)指出,雙方合作旨在重建被 14 年內戰摧毀的能源基礎設施。